特别新闻
被围困

被圍困

与情绪和认知困扰作斗争
《希伯來書》第11章列舉了《聖經》中受到上帝稱讚的英雄—那些有信心的人。有信心的人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他們完美無瑕?無所畏懼?他們是否“因信”而避免了所有身體上的逆境、情緒上的波動和認知上的困擾?只要回顧一下他們的生活就會發現,答案是否定的。
然而,上帝卻在“信心篇章”中讚美他們,說他們有一顆像祂一樣的心。與他們合作,頌揚他們的忠誠,而與此同時,他們卻每天面對著無休止的、無法緩解的情緒波動、認知困擾和不適應的行為。同樣,耶穌指出,那些悲慘事故中死去的人並不比其他人罪孽深重(路13:4),雨水(既是物質的,也是隱喻的)既降在義人身上,也降在不義之人身上。在這個因善惡之爭而捲入混亂的世界裏,時間和風險會給每個人帶來苦難(傳9:11)。而在天國這邊,也沒有任何承諾說信徒會免於遭受身體上的逆境、情感上的動盪以及認知上的痛苦。
誘因

那麼,造成心理健康困擾的原因是什麼呢?生活在一個與上帝最初創造的完美秩序相差數百代的世界裏,我們所有人都處在一個戰場上,心理健康困擾的背後有三大因素:長期因素、觸發誘因,維持因素。
長期存在的因素可能是遺傳的、與生俱來的,也可能是在生命早期出現的。雖然這些因素可能會直接導致痛苦,但它們往往只是有可能使人患上心理問題。舉例來說,身高7英尺並不會導致腦震盪,但在一個門通常只有6英尺8英寸高的社會中,它卻有著使人患上腦震盪的風險。
觸發誘因是指在痛苦開始之前發生的事件。對於具有反應性情的人來說,一個心理觸發誘因可能是親密朋友的意外去世,這可能會引起廣泛的情緒困擾,導致人們為其他親人的死亡、潛在的疾病或潛在的財務危機擔心。
維持因素是使痛苦持續下去的事件。一個心理上的維持因素可能是:當一個人擔心可能會被人評頭論足、不合群或在工作中出現社交失誤時,他就會逃避工作,通過逃避工作,減少了眼前的痛苦,但這種痛苦的減輕是逃避工作的結果;因此,當一個人在痛苦時就會越來越多地逃避工作,這樣做導致焦慮仍在繼續。
上帝創造情緒,是為了強烈地提醒我們未獲滿足的需要。情緒不會告訴我們如何解決問題,但它們確實是問題的信號,並提供能量。忽視信號,痛苦就會加劇。

尋找解決方案

當一個有信仰的人遇到認知上的困擾和情緒上的波動時,上帝有時會奇跡般地解決問題,但這種快速解決並不是承諾。相反,上帝宣佈獨處不好,祂提供了一個由個體組成的支持性團體,他們用智慧、知識以及洞察力照顧他人,以醫治受苦的人(弗4:11-12;林前12:7-11)。
這些幫助者通常採用的解決方式包括:內部改變,如學習新東西或轉向不同的技能;外部改變,如通過藥物、運動和飲食,來幫助自己的身體和化學物質恢復到理想的功能狀態;管理,包括發展長期心理情緒管理技能,如發展與挑戰相關的幽默、調整期望或定期與支持自己的人探討困境等。
地球是善惡之爭的戰場。即使有信仰的人是站在勝利的一方,我們也會經歷痛苦,直到上帝將這場爭戰最終結束。在此之前,請為你自己和那些處於情緒動盪和認知痛苦包圍中的人們提供一個安全港灣。







罗恩-科芬(Ron Coffen)是一名持证心理学家,安德烈大學(Andrews University)教授,也是社区咨询中心(Community Counseling Center)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