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幸福心理学

幸福心理學

選擇繁榮

1997年,馬丁-塞利格曼博士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他決定將他的精力和影響力投入到一個新的心理學領域。塞利格曼博士指出,傳統上,心理學只關注消極因素: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補救功能失調的心理狀態上,而他決定研究和推廣他所說的積極心理學。
最初,積極心理學文獻的重點是幸福,幸福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獲得幸福?它有什麼好處?然而,雖然幸福是一種值得追求的東西,但積極心理學領域注意到,要想在生活中茁壯成長,需要的不僅僅是微笑和歡笑。最近,塞利格曼博士提出了一個更高的理想:繁榮。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五種全面的繁榮方式
五個領域

積極情緒。積極情緒是生活蓬勃發展的基礎。不過,積極情緒代表的不僅僅是廉價的刺激或快樂。試圖僅僅依靠快樂來獲得幸福和愉悅是有問題的。
快樂不是永恆的,歡笑也不是無限的。要想通過追求快樂來創造繁榮的生活,你就需要不斷地為追求快樂而忙碌。事實上,一些研究發現,快樂對人們整體生活滿意度的影響不如下面討論的其他因素。
參與。米哈里.斯科澤恩特米哈利(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博士是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先驅,他深入研究了一種他稱之為「流動」的體驗。「流動」是一種高度集中和享受的狀態,它出現在藝術、遊戲甚至工作等活動中。
不足為奇的是,那些在日常活動中表現出高度參與感的人,其生活滿意度和繁榮程度也會更高。鑒於"參與"對你的蓬勃發展能力具有強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找到一份能讓你投入其中的工作是最理想的,因為你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我希望你能投入到你的工作中,但如果不能,而環境又讓你無法做出改變,那麼更重要的是,你要定期去參加娛樂活動,一些純粹為了享受,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回報而去做的事情。
成就感。成就感、成績、成功或掌控感有助於人們繁榮。有時,成就感是通過約定的標準來衡量的,如競賽、獎勵或通過在特定水準上的表現來衡量。擁有成就感可以豐富你的生活,而不受積極情緒或參與的影響。
人際關係。在一起的感覺更好,而且上帝設計的我們就是要在社區中繁榮。人類是關係的物種,我們最深層次的幸福似乎是通過愛與被愛來實現的。我們尋求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有助於我們繁榮。
意義 。擁有意義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如果沒有意義,就很難、甚至不可能過上真正富足的生活。在這方面,它可以說是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個。你可以在生活中充滿樂趣,參與日常活動,取得顯著成就,擁有積極的人際關係,但在安靜的時候,你會想這一切的意義何在?
塞利格曼博士將「意義」定義為一種「歸屬於並服務於比自己更大的事物的感覺」。最近,艾米麗-埃斯法尼-史密斯在她的《意義的力量》一書中對塞利格曼的定義進行了擴展,探討了通往意義的四條途徑。

四條途徑

途徑一是歸屬感,這涉及到與他人的聯繫,並感受到我們屬於比自我更大的東西。正如我們已經討論過的,上帝對我們的設計是讓我們存在於社群中,這賦予了我們生命的意義。對我來說,堅信自己屬於比自己更大的事物或更重要的人,就會產生強烈的自我價值感和強烈的身份認同感。你也需要知道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當我中間的那個孩子--伊萊賈,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每天晚上我都會親吻他,為他蓋好被子,然後對他說:「爸爸愛你。」每天晚上,他都會問我:"為什麼?"
這成了一種遊戲,因為每天晚上我都會給他一個不同的理由:「因為你爬樹爬得很好 」或者「因為你很聰明」。一個多月後,我才恍然大悟,我的回答是多麼的不充分,我意識到我該如何回答了。那天晚上,當我吻他向他道晚安並說"爸爸愛你"時,他不出所料地又問了一句"為什麼?"我毫不猶豫地說:「因為你是我的孩子。無論你做得好壞,都無法改變這一點。」
《以賽亞書》43:1節強調了這一觀點:「‘雅各啊,創造你的耶和華說,以色列啊,塑造你的耶和華說:"不要懼怕,因為我已經救贖了你,我已經按你的名稱呼你,你是我的。’」 途徑二,目標。瞭解並承認上帝的愛,我們就有了目標。目標包括為比自己更大的事物做出貢獻並為之服務。有趣的是,擁有人生目標與長壽有關。在一項研究中,「人生目標」得分高的人死於各種死亡誘因的可能性要低近50%。
第三種途徑是超越,指的是被提升到比自己更高的境界的體驗。人們會以不同的方式去體驗超越:通過自然、藝術、音樂或宗教實踐。超越會帶來敬畏和驚奇的瞬間,它提醒我們,生活不止於平凡。
最後,通往意義的第四條途徑是講故事。自古以來,講故事就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講故事也是原著社區的特色。講故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世界和我們在其中的經歷,這也是講故事培養意義的一種方式。與他人分享的故事可能意義深遠。
你在講什麼故事?你在扮演什麼角色?無論你是否有意為之,你都在通過自己的生活方式講述一個故事。你希望自己的故事如何被講述?你希望自己的故事如何結束?書寫新的篇章永遠不會太晚。


達倫.莫頓(Darren Morton)博士是一位作家、兼職教授和阿芳戴爾大學生活方式醫學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改編自他為 "高舉項目"(The Lift Project)撰寫的課程,該項目是一個以在全球 "高舉1000萬條生命 "為使命的盈利性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