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預言之靈
像當代讀者一樣閱讀懷著

像當代讀者一樣閱讀懷著



引語:我們應該如何向人們介紹這位重要歷史人物的作品呢?
幾年前,我和一群學生討論懷愛倫(Ellen White, 1827-1915)作品中上帝之愛的主題。一個學生回答說:“我是通過一個非常注重律法主義的團體中認識懷愛倫的,這讓我很難在那裏找到上帝的愛。”
根據我的經驗,大多數青少年和年輕人對懷著都有過粗略的瞭解,她曾被用作純粹教義的仲裁者,正確解經的法官,以及生活方式問題的準則。直到他們自己“品嘗”了她的作品,他們的看法才有所改善。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我們應該如何向人們介紹這位重要歷史人物的作品,她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並且至今仍對許多人的生活產生著影響。 從哪里開始?
有人可能會問:“懷愛倫寫了那麼多。我該從哪里開始呢?”她同時代的許多讀者都認識她,見過她,或者經常在復臨信徒的期刊上讀過她的文章。他們一般都知道她談話和寫作中的中心思想和反復出現的主題,使他們能夠在這些知識的背景下閱讀她的書。
今天,沒有人能以自己認識、見過或聽過懷愛倫而自居。沒有這種經驗,我們在理解她專門為那些有著這種背景的人所寫的東西時就處於不利的地位。有一些著作經常被誤解和誤用。
雖然我們無法像她同時代的人那樣有第一手的經驗,但我相信我們可以以一種能夠讓我們形成類似觀點的方式來閱讀她的著作。這種“方法”是基於這樣的現實,即她的一些作品是專門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讀者而寫的,而其他的作品是為廣泛的讀者而寫的,包括復臨信徒和非復臨信徒。
雖然後來的一些著作不需要瞭解懷愛倫本人或她所宣稱的神聖啟示,但為復臨信徒讀者出版的出版物至少是可以期望對這些要點有基本的瞭解。我建議從那些不需要瞭解懷愛倫背景知識的著作開始。

面向廣大讀者的著作

在這個類別中,這些著作涉及到很多主題,如救贖、耶穌、宇宙衝突、教育和健康。隨著我們的閱讀,她的中心思想變得尤為明顯,使我們看到這些中心思想是如何貫穿於她的著作的。
她最重要的思想可以從《喜樂的泉源》開始,這本書最初由福音派出版商弗萊明.H.雷維爾於1892年出版。這本書是從衛斯理-阿米尼烏斯派的角度而寫成,是一本復興主義的小書,對上帝的品格作了美妙的描述,並提供了如何成為並保持基督徒的實際步驟。這本書解釋了她整個事工中的許多關鍵主題和要點——愛、真實、靈性、承諾、成長和喜樂。
對耶穌和聖經的熱情推動了她的事工以及其與他人的互動。在她的宇宙衝突敘事中,一個強烈的焦點是耶穌是上帝無私的、以他人為中心之愛的最終表現。《歷代願望》(1898年)、《福山寶訓》(1896年)和《基督比喻實訓》(1900年)講述了耶穌的品格、生命、教訓和死亡。後兩本書,包括福山寶訓和比喻實訓,原本打算作為《歷代願望》的一部分出版,但由於那本書篇幅太大,它們就分開出版了。
她關於宇宙衝突敘事的其他書籍——《先祖與先知》(1890)、《先知與君王》(1917)、《使徒行述》(1911)和《善惡之爭》(1888、1911)——都是圍繞著上帝愛的品格展開的。她在《先祖與先知》中以“上帝就是愛”作為開頭,在《善惡之爭》中以“上帝就是愛”為結尾,將約翰一書4:16節中的那些話作為了整個敘事的框架。
在《教育論》一書中,她強調“愛是創造和救贖的基礎,也是真教育的基礎。”對上帝和他人無私的愛是無私服務和所有真發展的基礎。這是通過身體、思想、靈魂的和諧發展來實現的。因為真正無私的愛需要自由的意志,所以“真教育”旨在“把青年培養成思想家,而不僅僅是別人思想的反映者。
最後,同樣的主題再次出現在《醫藥佈道論》中,這是一本無私地為那些在身體、情感和精神上有需要的人服務的手冊。這種幫助說明了耶穌的愛,成為一種“使人活起來的力量,觸及每一個重要的部位——大腦、心臟、神經”。因此,上帝之愛的實際例證,成為了在宇宙敘事的背景下接觸人們的一個重要工具。

面向特定讀者的著作

看到她專注於上帝在基督裏的愛,以及這愛如何在我們個人的生活中發揮作用,為我們去閱讀為復臨信徒所寫的著作做好了準備。由於這些作品往往涉及特定的情況和環境,瞭解這些作品的寫作背景是有必要的。1915年出版的《生活速記》一書很好地概述了她的生活、家庭、經歷、願景、旅行等。
1845-1859年,懷愛倫的信件和手稿附注,第1卷,試圖將她的個人互動和鼓舞人心的建議放在歷史的背景下去解讀。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她的兒子W. C.懷特(1854-1937)表示需要為教會證言(1855)出版歷史背景資訊。
懷愛倫為教會中的特定群體發表了一些文章,這些人可能知道她事工的主要焦點和要點。《南方工作》(1898年、1901年)、《福音工作者》(1892年、1912年)和《給父母、教師和學生的勉言》(1913年)都屬於這一類。通過閱讀她為大眾讀者而寫的作品,從這個角度來閱讀這些特定作品將是有益的。
在探索懷愛倫的主要重點,瞭解她本人,並瞭解她的證言的一般性質之後,我們就更有準備的去閱讀她的著作彙編,如《論飲食》(1938年)、《佈道論》(1946年)、《論節制》(1949年)、《復臨信徒家庭》(1952年)等。
許多編輯剪報都是她最初為解決具體情況而發表的聲明,始終牢記她的總體目的。有時她對不同的人提出了明顯矛盾的建議,但根據不同的情況和問題,她應用了不同的聖經原則。
大多數用這種方式接近懷愛倫的學生都證明,這徹底改變了他們對她的個人、她的事工和她的作品的看法。她不僅創造了一個更平衡的視角,而且讓他們在欣賞這些作品的內容時與他們的原始意圖和目的相協調。


丹尼斯.凱澤是美國密歇根州伯柏林泉安德烈大學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神學院教會史副教授。本文先前發表於2022年10月的《聯合湖先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