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文章
兩件呈現耶穌最經久不衰時刻的作品

兩件呈現耶穌最經久不衰時刻的作品

蘿拉.詹姆斯
耶穌平靜風浪
紐約畫家和插畫師蘿拉.詹姆斯(Laura James)說:“在你自己所選擇的宗教看到自己並非是無足輕重的事情。在我的工作中我試著為西方宗教藝術中看到的‘傳統’形象提供另一種樣式”。
或許在《耶穌平靜風浪》這幅畫最突出的元素是她對耶穌和祂門徒的刻畫。對於宗教藝術中那些習慣了將基督及其追隨者描繪成盎格魯-撒克遜風格的人來說,她的作品中把人物形象刻畫成深色皮膚的個體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不和諧,但這卻蘊含著深刻的意義。
她說:“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和我的加勒比家庭會到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個兄弟會中聚會。那裡不允許我們繪畫任何聖經形象,在牆上也沒有壁畫,然而,我們卻有兒童版聖經其中滿是奇異的圖畫!雖然周圍的人物都是淺棕色的皮膚,可能是為了反映中東的人物特點,但不可思議的是耶穌的膚色是白色,棕色的頭髮以及藍色的眼睛。黑人/非洲人總是被刻畫成帶有奇怪的棕色或灰色的陰影,而且經常畫的像猿類。這些圖畫使我認為,這個宗教對我這個黑人來說,最多也就是非必要的,或者最少會覺得不尊重黑人。”
多年以後,蘿拉偶然發現了一本書,她記得自己為封面上的黑色天使形象所震撼。這種藝術風格似乎很容易模仿,所以她就嘗試了一下。她說“那個時候,我對拍照特別的感興趣,卻不怎麼畫畫。不過因為那副畫中所有東西的輪廓都是黑色的,而且看上去像是一本塗畫書,我設法把它畫了下來。我是一個自學成才的畫家,受到了埃塞俄比亞基督教藝術及其悠久傳統的啟發。”
蘿拉熱愛繪畫,尤其是用丙烯酸顏料在帆布或木頭上畫畫,收到人們回饋說通過她的作品發現了新的屬靈意義,這便給了她進一步的啟發。她說:“他們很欣賞在我作品中所呈現的不同膚色的聖經人物”。傳統上人們從來都不會把基督和聖經人物的形象看作是有色人種,現在看到自己是聖經描述基督傳道事工的一部分,這可以改變一個人對耶穌個人對他們生活以及對他們的愛的整體看法。
對於蘿拉個人來說《耶穌平靜風浪》這幅畫具有特別的意義。她說:“我一直都喜歡耶穌在教導不信之人時保持的平靜和沉穩,甚至是在祂行神跡的時候!作為一個熱愛水和海洋的人,我特別高興把耶穌畫入了這幅場景中。”
蘿拉的作品,包括《耶穌平靜風浪》,可以在她的網站上看到:laurajamesart.com.


尼爾.薩爾古德

風平浪靜
尼爾.薩爾古德(Neil Thorogood),一名按立牧長和藝術家,他說:“有很多的藝術是源自於聖經,身為一名傳道人,我喜歡這樣每週都有機會去深思聖經經文並把它生動的呈現在會眾面前。同樣的出發點也適用於藝術。我喜歡這種把文字變成一副圖畫的機會。”
薩爾古德沒有受到過任何正規的藝術訓練,他是從同為按立牧長的父親那裡接觸到的。因為他的父親無論去哪裡都會帶著一個速寫本。尼爾說從記事起他就一直在畫畫。1992年被按立成為一名改革宗的牧師,尼爾很快就找到了一種把藝術融入佈道事工的方法。他說:“我會常常創作一些大型作品用於世代崇拜和退休會。”讀碩士使尼爾把藝術和神學的聯合達到了高潮。尼爾說:“我的研究課題是一件大型藝術作品,探索主禱文作為對使命的一個邀請。從那時候開始,我逐漸認為自己既是一名基督教牧師又是一位藝術家。我發現了在帆布上做油畫的樂趣,這成了我創作的主要媒介,常常是大幅畫作。”
尼爾補充說:“我認為,對於在我們文化裡的許多人來說,聖經常常是一本封閉的書,可以說在教會中也是如此。藝術可以以一種新的方式打破這種狀況。”
《風平浪靜》是對耶穌在祂戰兢的門徒面前平靜風浪這個故事的一個獨特視角。尼爾沒有採用傳統的視角,而是從一個出乎意料的角度描繪這個故事。他說:“早在2000年代初,我就在想,在我可以繼續創作的聖經系列作品中,我被那種從空中俯瞰的構圖所吸引。我喜歡許多攝影師在高空拍攝令人驚嘆的照片的方式。而現在,我使用的是太空的視角。我希望這個視角能讓人們停下來多看一看,這樣他們就能重新想起這個故事。”
這幅特別的作品,是尼爾最受追捧的作品之一,已經被重新創作了許多版本。尼爾說:“這幅作品還不錯,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個有力的故事。是關於受到如此多的憐憫,然後被耶穌的道和同在拯救的故事。這幅畫很有力量是因為給人一種那艘微小脆弱的船隻飄蕩在翻騰的茫茫大海中的感覺;它是一種脆弱的縮影。”
所有的宗教藝術作品都是關於信息和意義的。尼爾受到倫勃朗、卡拉瓦喬、斯坦利.斯賓塞、傑克遜.波洛克和讓.穆克的啟發。當尼爾在畫畫的時候,意義和媒介(油畫)的融合給油彩帶來了巨大的能量。《風平浪靜》體現了尼爾的兩個主要的藝術愛好:“油畫的黃油質感以及在畫布上混合色彩的機會,隨著繪畫的進展,形象就浮現了出來。但它也深入了他的心靈深處。我瞭解黑暗時刻深深的恐懼以及失去自我的感覺。這是一幅持續想要訴說“一切都不會失去,即使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上帝也在掌管”的畫面”。
觀看更多尼爾發人深省的作品請登錄:neilthorogood.com.






試煉中得拯救

抒情詩歌“主啊,暴風雨正在肆虐”的作者美國人瑪麗.安.貝克爾(Mary Ann Baker),在早年經歷了很多的試探。她的父母死于肺結核。不久後,她的哥哥也患了相同的疾病。她和她的姐姐(妹妹)拿出了一部分錢把哥哥送到了佛羅里達州,這樣他可以在一個比他們的家鄉伊利諾斯州的芝加哥更暖和的地方恢復健康。剛開始,她的哥哥看上去有所好轉,但突然間就急劇惡化,很快就去世了。這兩個姐妹沒有足夠的錢去佛羅里達參加葬禮或者是把哥哥的軀體帶回芝加哥。
雖然貝克爾是在一個堅定的基督徒家庭中長大的,但是在哥哥死後她很難保持信心。她說“對於上天的這個允許我極其的叛逆,我心裡說上帝不關心我或我的一切。”
過了幾周後,上帝開始平靜試煉貝克爾的巨大風浪。她引用了馬可福音四章中的話說:“主自己的聲音平靜了我那不聖潔之心中的暴風雨,使它進入一種更深的信心以及更完全信任的一種平靜”。
她本人的見證都寫在了整篇詩歌中,特別是副歌部分。
“無論驚濤駭浪是魔鬼或人為,還是其它原因,都無法淹沒天地海之主所躺臥的小船。”
耶穌斥責狂風並平靜海浪的畫面平復了她動盪的心靈。貝克爾非但恢復了信心,還更加的豐盛。
她的話被用到了H.R.帕爾默(H. R. Palmer)的音樂中,他請求貝克爾準備幾個主題的歌曲,包括基督平靜風浪這首歌。
想要聽此讚美詩的多個版本,包括斯卡瓦裡語版本,請掃描二維碼。
麗莎.弗勒裡西(Lisa Froelich)是幼稚園及預備幼稚園音樂教師,也是馬里蘭州銀泉市斯潘塞維爾復臨學院6年級至12年級的樂隊教練。





我靈镇靜

By Lisa Froelich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讚美詩第461首“我靈镇靜”(707版,第549首)是由不同世紀來自三個國家的三個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它是由18世紀50年代一個名為凱薩琳娜.方.斯勒格爾(Katharina von Schlegel)的女士寫成的。只知道她1697年10月22日出生於德國。她寫了很多詩歌,不過“我靈镇靜”是唯一倖存下來的一首。
原始版本的歌詞是德文,題目為“Stille, mein Wille, dein Jesus hilft siegen.(安靜,我的意志,你的耶穌幫你取得勝利)”100年後,在蘇格蘭,歌詞被簡L.波斯維奇(Jane L. Borthwick)翻譯成英文。正是由於這次翻譯才保存下了這首詩歌。據說方.斯勒格爾共寫了六段,而波斯維奇只翻譯了五段,現在有三段是今天經常唱的。
雖然對方.斯勒格爾知之甚少,但顯然她對舊約和新約經文非常的熟悉。在整個讚美詩中,她把一系列的聖經主題編織在了一起並提及了不同的聖經事件,包括在第二段結尾處提到了耶穌平靜風暴。
這首讚美詩的曲子來自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創作的管弦樂曲《芬蘭頌》的中心旋律。西貝柳斯出生于芬蘭而這首音樂影射了芬蘭的一段歷史。《芬蘭頌》完成於1899年至1900年,直到三個世紀以後這曲才配上凱薩琳娜的詞。
這 篇曲子大部分內容在性質上都是激蕩的感覺,反映了芬蘭人民的民族戰鬥。最後,這首充滿活力的音樂演變成了希望和決心的聲音,創造出了我們熟知的名為“我靈寧靜”的安靜旋律。時至今日它依然被認為是芬蘭人的最愛。


麗莎.弗勒裡西(Lisa Froelich)是幼稚園及預備幼稚園音樂教師,也是馬里蘭州銀泉市斯潘塞維爾復臨學院6年級至12年級的樂隊教練。

想要聽此讚美詩的多個版本,包括斯卡瓦裡語版本,請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