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之灵
一使命中的勇气
使命中的勇气

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上帝的仆人不应当因遇见困苦及反对,便轻易灰心丧志。凡传扬第三位天使信息的人,必须勇敢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在人的讥笑及虚言诽谤之前,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运用基督所用的武器——-“经上记着说”——来抵御仇敌。上帝的仆人在快要经受的大危机之下,将要遇着基督及使徒们昔日所遇到的,同样刚硬的心肠,同样残忍的决心,同样不让步的仇恨。

在使命中要勇敢

凡要在这邪恶的日子中,本着良心的指示,忠心事奉上帝的人,就需要勇气、决心、认识上帝和熟悉《圣经》;因为凡忠于上帝的人必受逼迫,他们的动机必受指摘,他们的最好贡献要被人误解,他们的名字要被目为邪恶而受排斥。
撒但要用欺骗之能去感化人心,蒙蔽人性,使恶为善,使善为恶。上帝子民的信仰越是坚强纯洁,越是坚决顺服上帝,撒但也就越凶恶的激起那些自称为义而又践踏上帝律法之人,向他们大发震怒。因此我们必须有最坚固的信靠之心,最壮烈的志向,坚守那从前一度交付圣徒的真道。
十字架的使者应当用警醒及祈祷作为武器,凭着信心及勇敢向前推进,常奉耶稣的名作工。他们必须信靠他们的“首领”,因为大艰难的时候已在我们面前了。上帝的报应已在遍地施行了,灾祸接踵而来,相随极速。不久上帝要从自己的位上兴起,使地大震动,追讨恶人的一切罪孽。那时他要为自己的子民兴起,保护照顾他们。他要伸出永久的膀臂围抱他们,掩护他们免受一切的伤害。

放胆靠主

在一八四四年的时期过去之后,有几位弟兄姊妹聚在一起开会。众人都很忧愁,因为那次的失望很是惨痛。当时有一个人走进来喊着说,“弟兄们,放胆靠主!放胆靠主!”他把这话重复的说了又说,直到人人面色发赤,个个高声赞美上帝。
今日我也向每位为主作工的人说,“放胆靠主!”自从一八四四年以来,我就传扬这现代真理了。时至今日,这真理对于我更是空前的宝贵。
有些人常是注视不称意的及令人灰心的情形,因此就被灰心失意所胜了。他们忘记了天庭宇宙正在等着,要借他们去造福世人;并且主耶稣就是一座永取不尽的仓库,人可以从其中领取能力和勇气。我们实在无须绝望忧虑。要想有一个时候撒但的阴影不致横投在我们路前,这是绝不会有的。因为仇敌就是想要这样掩盖公义日头的光辉;然而我们的信心却应当穿透这层黑影。

不必惧怕

上帝呼召那不因反对势力而挫折灰心,反而甘心乐意与他同工的人。上帝正在领导我们,所以尽可放胆前进,确信他必与我们同在,正如在以往的年代中,当时人们虽然软弱无力,但仍在圣灵的能力之下劳碌作工。
天使曾服事基督,但他们的出现并没有使主的生活舒适,或免受各种的试探。“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来4:15)如果传道人正在从事主所委派他们的工时,遇着艰难,困惑及试探,他们应否灰心呢?他们作工若不得着所极其想得的效果,应否丢弃勇敢的心呢?无论当前的工作情形是何等困难,真实的传道人必不灰心丧志。遇难便畏避,受苦就埋怨,这会使上帝的仆人软弱及无能。
凡站在战场前线的人,一见到撒但特意攻击他们,就必觉得需要从上帝而来的力量,并要靠着他的力量作工,所获得的胜利并不使他们骄傲自大,反而使之更加依赖全能者。从他们的心中要发出深切热诚的感恩之念,并在仇敌压迫,苦难横来之时,心中仍有喜乐。

信心与勇气

现今正是我们有严正的特权与受神圣的委托之时。上帝的仆人若是忠心守住所付与的委托,到主说“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的时候,(路16:2)他们就必得到大赏赐了。热诚的劳苦,无私的工作,以及忍耐恒心的努力等,都必获得丰厚的报酬。耶稣要说,“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乃称你们为朋友。”(见约15:15)主所发的嘉奖并不在乎所执行之工作的伟大,乃在乎一切成就之事上所显的忠心。上帝所重视的,乃是我们行事的动机,而不是我们行事的后果。他看良善及忠心比一切别的更宝贵。
我劝告凡传扬基督福音的人切不可灰心,切不可看最硬心的罪人是上帝的恩典所不能感化的。那看来似乎是绝望的人,也许要爱慕真理而接受它。那能改变人心如改变河道的,可使最自私和最被罪恶硬化的人归向基督。上帝岂有难成的事么?他说,“我口所出的话,……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赛55:11)
那些在新地方努力建设工作的人,往往觉得极需要有更优良的设备。他们的工作似乎会因为缺少这种设备而受拦阻;然而也不应失去信心和勇气。他们往往被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有时似乎觉得无法再前进了。但若本着信心祈祷作工,上帝就要应允他们的请求,赐与数据方法等可以推进工作。困难要发生,他们要诧异怎样才可完成那必须作成的工。有时看到前途好像一片漆黑。但传道人却当求上帝纪念他所应许的,并要感谢他所已作成的。然后,他们前途的门户就要大开,并要得到力量可以履行当时的本分了。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相信怀爱伦(1827-1915)在其70多年的公共布道事工中运用了圣中的预言恩赐。此段文章摘录自《传道良助》(台北:时兆出版社,1954),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