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文章
這一種恐懼

這一種恐懼

傑拉德.克凌貝爾

  “在我看來,恐懼是每個人所必須面對的最大的絆腳石,”曾經是美國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如此寫。他丈夫富蘭克林.羅斯福在1933年至1945年美國處於動盪的時期擔任美國總統。愛蓮娜繼續說恐懼:“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回首過往,我突然意識到,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就是一場與恐懼的長期戰鬥。”1
  恐懼不分年齡、性別、種族或經濟地位。無論是男女老少,富裕或貧窮,受過高等教育或是受教育的機會很少,恐懼總是能夠侵入到我們的生活。COVID-19使我們大家與恐懼離得更近。可能我們不會被感染,或者是我們對病毒的反應是輕微或溫和的。但是,我們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世界各地的失業率飛漲。股價暴跌。許多我們熟悉的品牌在為生存抗爭。如今有足夠的理由使我們夜不能寐。
  然而,恐懼並非是完全負面的。它使我們免於撲入大火或者是跳入懸崖。它控制著我們是戰鬥還是逃跑的反應。在危機時刻它使我們保持警惕並會觸發救生反應。2恐懼常常是基於過去的痛苦。想像一下一個沒有經歷過疼痛的人是個什麼樣子。患有先天性失痛症(CIP)的人,它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感覺不到疼痛,此類人罹患重症疾病的風險很高,因為他們感受不到疾病初期的徵兆。3痛苦和恐懼是相互聯繫的。
  撒但這位一切良善和希望的大敵,使用恐懼來使耶穌的追隨者灰心。祂會在我們耳邊低語“你不能”,或”上帝不會”,或是“已經太晚了”或者是其他的謊言以此引起恐懼和恐慌。

勇敢的耶穌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寫道:“勇氣是抵抗恐懼,駕馭恐懼,而不是沒有恐懼。”4耶穌的一生不是以沒有恐懼為特徵的。從祂出生和童年的環境開始,有很多理由能讓人感到恐懼。然而恐懼並沒有驅使祂做什麼決定或是影響到祂的選擇。
  生活在第一世紀的人,肯定認為耶穌是“無畏的”或是愚蠢的。祂觸摸麻風病人(太 8:3),祂不為食和住而擔心(20節),祂穌不擔心沒有遵從拉比的傳統而“感染”到禮儀上的不潔淨(可 7:5-13)。祂不害怕個人的拒絕和憎惡。當祂與猶太的宗教領袖打交道時,祂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約 5:16-18;7:1;8:37-41)。
  然而,在耶穌的生命中有那麼一刻充滿了恐慌和恐懼,在福音書中有清晰的描述。在逾越節的最後晚餐後,耶穌和祂的門徒前往一個名為客西馬尼園的地方。在馬太福音26:36-46,馬太記錄了這次事件。經過一天的忙碌以及預料到即將會到來的事情,耶穌筋疲力盡,祂請求彼得、雅各和約翰在祂極度痛苦的禱告中支持祂。馬太描述說耶穌“極其難過”(37節),祂向三位門徒公開的表達了祂的虛弱。“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38節)我不知道彼得、雅各和約翰是否只是目瞪口呆的盯著祂。此時那位能平靜風浪、能使數千人吃飽,能使死人復活的人竟突然請求禱告的支持。
  這是耶穌為祂的一生所準備的戰鬥。“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39節)完全的放棄我們的意願是我們能做出的最昂貴最困難的條件。這也是最不自然的事情。
  我們不知道耶穌禱告了多久。當祂回到門徒身邊時,發現門徒們已經睡著了。懷愛倫告訴我們門徒幾乎不認識祂了,因為“祂的面貌因劇烈的痛苦改變了。”5祂三次發出這樣的祈禱。有沒有別的方法能夠拯救這個星球而不需要與天父分離呢?懷愛倫寫道:“上帝兒子具有的人性,在這場考驗中戰慄不已。現在祂不是為祂的門徒祈禱,使他們不至於失去信心;乃是為自己因受試探而痛苦的心靈祈禱。可怕的時刻已經來到,——這決定世界終局的時刻。人類的命運正在天平上起伏不定。”6
  耶穌害怕與父的分離,因為罪使我們與上帝分離。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大喊,“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太 27:46)當耶穌背負著世人的罪惡痛苦不堪時,上帝在哪裡?“上帝的聖顏藏在深沉的黑暗中……那時上帝和祂的聖天使都在十字架的旁邊,有聖父與祂的聖子同在。然而,祂的聖顏並未顯露。”7

戰勝恐懼

  對比一下我們的恐懼和耶穌所感到的恐懼。當我們為生命、健康和關係擔憂時,我們忘記了那位擔當我們的罪並戰勝了所有恐懼的主,祂所給予我們的要比我們需要的還要多。我們大概看到的耶穌在十字架上與之抗爭的恐懼是與上帝的分離。聖經不斷的在提醒我們“敬畏上帝”可能是在藉著耶穌提醒我們,守護與賜生命的主之間唯一聯繫的重要性?當我們“敬畏”上帝時,我們就會認識到我們對救主恩典的依靠。我們會明白,只能在祂那裡找到平安。
這裡是戰勝生命中恐懼的三個步驟。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我們的恐懼並認清它們是什麼。有一些恐懼是真實的;有一些則可能只是想像。所有的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們整個生命。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並在十字架上大喊“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這是在鼓勵我們去說出我們的恐懼,去相信我們身邊的人並相信上帝。感到恐懼不是懦弱或缺少信心的標誌。
  第二,一旦我們意識到我們的恐懼,我們要去尋求幫助。這需要勇氣,因為它意味著我們認識到憑著自己的能力不能夠應付恐懼的根源。南非後種族主義的首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在1995年寫道:“我學到了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擊敗了恐懼。勇敢的人不是不感到害怕的人,而是征服恐懼的人。”8
  征服恐懼並不容易。在我們認識到自己無力征服後,會撲入天父那永遠張開的臂膀中。祂賜予我們一切以至於我們能夠活的豐盛且沒有恐懼。思考一下這些應許。“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我還懼誰呢?”(詩 27:1)“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我們也不害怕。”(詩 46:1, 2)上帝在我們這邊就改變了一切。
  最後,上帝創造的我們是群居的人。COVID-19大流行表明了我們是多麼的需要身邊的人。我們需要他們的觸摸,他們的擁抱,他們的鼓勵,甚至有時候也需要他們的批評。群居意味著在我們的恐懼中我們並不孤單。別人已經走過了我正走的路。別人已經克服了我正在掙紮的困難。上帝子民的群體是一個得勝者的群體。

我和你一起跳

  自殺峽谷是南非西開普地區風景優美的博蘭山脈中的一項特別的徒步冒險旅行地。這個徒步旅行長達17公里,需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這是一個充滿刺激的戶外冒險“濕式”徒步項目,而且要從高處跳入黑暗冰冷的水池中。一旦徒步者進入到了峽谷,他就無路可退。峽谷的岩壁非常陡峭,沒有登山設備是無法攀登的。只能夠往前走。
  我在南非的西薩摩賽特生活了六年,那裡離自殺峽谷約一小時的車程。在那些年裡我和朋友們至少徒步了三次,因為從來沒有人獨自嘗試過這樣去做。
  我記得一次難忘的時刻,我和朋友們很早就出發,已經走走跳跳好幾個小時了。我們剛剛到達當天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跳崖至高點,那裡至少有12米高。當然,也有比這更高的跳躍的地方,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是可以爬下來,從而降低跳躍的高度的。但是,在這裡,你別無選擇。
  我早早就跳了下去,在水中等待,看著我身後其他組員的跳躍。突然,在跳臺頂上有了動靜,令我驚奇的是,我看到了我的妹夫吉安和我高中學校裡的另外一組人。我不知道他們在這個星期日也要來走這條路。我所有的朋友們都跳了下來,除了一位。他的眼睛中滿是驚惶,明顯很害怕。他不敢跳。每個人都在池子裡等著去繼續此次徒步旅行,但是吉安和我的那位朋友還沒有跳下來。我們用盡了一切辦法。我們哄騙,我們鼓勵,我們大聲嚷嚷,我們歡呼。但都沒用。我的妹夫一直在和我的那位朋友交談。我知道他曾經走過這條線路。突然,聽到了一聲尖叫,他們兩個手拉著手跳進了池子中。吉安明白沒有辦法說服我的那位朋友跳下來。所以最後,他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跳了下來。
  當恐懼使我們麻木,我們需要有人和我們同跳並幫助我們戰勝我們的恐懼。耶穌,祂自己藉著緊緊的抓住祂的父而勝過了恐懼,祂也已準備好拉起我們的手和我們同跳。無論是最糟糕的醫學診斷,最黑暗的財務困境還是厲害的人際關係危機,耶穌都已經準備好加入我們,並使我們也成為得勝者,因為“愛裡沒有懼怕。”(約1 4:18)

1 Eleanor Roosevelt, You Learn by Living: Eleven Keys for a More Fulfilling Life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1983), p. 25.
2 Ruben Castaneda, “The Upside of Fear,”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18), https://health.usnews.com/wellness/mind/slideshows/the-upside-of-fear.
3 參閱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genital_insensitivity_to_pain。
4 Mark Twain, Pudd’nhead Wilson, in The Century Magazine 47, no. 5 (1894): 772.
5. 懷愛倫,《歷代願望》(台北:時兆出版社,1956),頁699。
6. 同上,頁701。
7. 同上,頁769,
8 Nelson Mandela, Long Walk to Freedom (1995), https://en,wikiquote.org/wiki/Fear.







傑拉德.克凌貝爾是《復臨世界》的助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