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之靈
一使命中的勇氣
使命中的勇氣

讓不可能變為可能

上帝的僕人不應當因遇見困苦及反對,便輕易灰心喪志。凡傳揚第三位天使信息的人,必須勇敢的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在人的譏笑及虛言誹謗之前,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運用基督所用的武器——-“經上記著說”——來抵禦仇敵。上帝的僕人在快要經受的大危機之下,將要遇著基督及使徒們昔日所遇到的,同樣剛硬的心腸,同樣殘忍的決心,同樣不讓步的仇恨。

在使命中要勇敢

凡要在這邪惡的日子中,本著良心的指示,忠心事奉上帝的人,就需要勇氣、決心、認識上帝和熟悉《聖經》;因為凡忠於上帝的人必受逼迫,他們的動機必受指摘,他們的最好貢獻要被人誤解,他們的名字要被目為邪惡而受排斥。
撒但要用欺騙之能去感化人心,蒙蔽人性,使惡為善,使善為惡。上帝子民的信仰越是堅強純潔,越是堅決順服上帝,撒但也就越兇惡的激起那些自稱為義而又踐踏上帝律法之人,向他們大發震怒。因此我們必須有最堅固的信靠之心,最壯烈的志向,堅守那從前一度交付聖徒的真道。
十字架的使者應當用警醒及祈禱作為武器,憑著信心及勇敢向前推進,常奉耶穌的名作工。他們必須信靠他們的“首領”,因為大艱難的時候已在我們面前了。上帝的報應已在遍地施行了,災禍接踵而來,相隨極速。不久上帝要從自己的位上興起,使地大震動,追討惡人的一切罪孽。那時他要為自己的子民興起,保護照顧他們。他要伸出永久的膀臂圍抱他們,掩護他們免受一切的傷害。

放膽靠主

在一八四四年的時期過去之後,有幾位弟兄姊妹聚在一起開會。眾人都很憂愁,因為那次的失望很是慘痛。當時有一個人走進來喊著說,“弟兄們,放膽靠主!放膽靠主!”他把這話重複的說了又說,直到人人面色發赤,個個高聲讚美上帝。
今日我也向每位為主作工的人說,“放膽靠主!”自從一八四四年以來,我就傳揚這現代真理了。時至今日,這真理對於我更是空前的寶貴。
有些人常是注視不稱意的及令人灰心的情形,因此就被灰心失意所勝了。他們忘記了天庭宇宙正在等著,要借他們去造福世人;並且主耶穌就是一座永取不盡的倉庫,人可以從其中領取能力和勇氣。我們實在無須絕望憂慮。要想有一個時候撒但的陰影不致橫投在我們路前,這是絕不會有的。因為仇敵就是想要這樣掩蓋公義日頭的光輝;然而我們的信心卻應當穿透這層黑影。

不必懼怕

上帝呼召那不因反對勢力而挫折灰心,反而甘心樂意與他同工的人。上帝正在領導我們,所以盡可放膽前進,確信他必與我們同在,正如在以往的年代中,當時人們雖然軟弱無力,但仍在聖靈的能力之下勞碌作工。
天使曾服事基督,但他們的出現並沒有使主的生活舒適,或免受各種的試探。“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4:15)如果傳道人正在從事主所委派他們的工時,遇著艱難,困惑及試探,他們應否灰心呢?他們作工若不得著所極其想得的效果,應否丟棄勇敢的心呢?無論當前的工作情形是何等困難,真實的傳道人必不灰心喪志。遇難便畏避,受苦就埋怨,這會使上帝的僕人軟弱及無能。
凡站在戰場前線的人,一見到撒但特意攻擊他們,就必覺得需要從上帝而來的力量,並要靠著他的力量作工,所獲得的勝利並不使他們驕傲自大,反而使之更加依賴全能者。從他們的心中要發出深切熱誠的感恩之念,並在仇敵壓迫,苦難橫來之時,心中仍有喜樂。

信心與勇氣

現今正是我們有嚴正的特權與受神聖的委託之時。上帝的僕人若是忠心守住所付與的委託,到主說“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的時候,(路16:2)他們就必得到大賞賜了。熱誠的勞苦,無私的工作,以及忍耐恒心的努力等,都必獲得豐厚的報酬。耶穌要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乃稱你們為朋友。”(見約15:15)主所發的嘉獎並不在乎所執行之工作的偉大,乃在乎一切成就之事上所顯的忠心。上帝所重視的,乃是我們行事的動機,而不是我們行事的後果。他看良善及忠心比一切別的更寶貴。
我勸告凡傳揚基督福音的人切不可灰心,切不可看最硬心的罪人是上帝的恩典所不能感化的。那看來似乎是絕望的人,也許要愛慕真理而接受它。那能改變人心如改變河道的,可使最自私和最被罪惡硬化的人歸向基督。上帝豈有難成的事麼?他說,“我口所出的話,……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賽55:11)
那些在新地方努力建設工作的人,往往覺得極需要有更優良的設備。他們的工作似乎會因為缺少這種設備而受攔阻;然而也不應失去信心和勇氣。他們往往被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有時似乎覺得無法再前進了。但若本著信心祈禱作工,上帝就要應允他們的請求,賜與資料方法等可以推進工作。困難要發生,他們要詫異怎樣才可完成那必須作成的工。有時看到前途好像一片漆黑。但傳道人卻當求上帝紀念他所應許的,並要感謝他所已作成的。然後,他們前途的門戶就要大開,並要得到力量可以履行當時的本分了。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相信懷愛倫(1827-1915)在其70多年的公共佈道事工中運用了聖中的預言恩賜。此段文章摘錄自《傳道良助》(台北:時兆出版社,1954),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