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視角
我們絕不再轉移視線學

我們絕不再轉移視線

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5周年

  1945年1月27日,烏克蘭第一戰線第60軍(紅軍的一部分)解放了奧斯維辛,那是由納粹德國在今天的波蘭建立的其中一個最為臭名昭著和慘絕人寰的集中營。175年前蘇聯士兵打開了這個見證了有系統地謀殺多達110萬人之地的大門(其中90%的遇難者是猶太人)。2他們所見到的場景超乎他們的想像。有7,000名倖存者,個個皮包骨頭,他們沉默而又充滿恐懼。他們在一台製造死亡的邪惡機器上倖存了下來,其規模之大我們無法理解。死亡使每個參與戰鬥的士兵感到麻木,但這裡卻是死亡的另一個層次。
意大利猶太裔化學家、作家普理莫.利未(Primo Levi)是其中一名倖存者,他描述了在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囚徒時士兵們的反應:“他們沒有跟我們問候,也沒有微笑;他們看上去不單單像是受到同情的巨大壓力,而且還陷入深深的困惑中,這封住了他們的嘴,使他們的眼睛緊緊盯著這悲慘的場景。那是一種我們如此熟悉的恥辱,是一種在選擇之後淹沒我們的恥辱,是每次我們不得不看或不得不屈從的恥辱,是一些令人憤怒的恥辱:這是德國人不知道一個正直的人因他人所犯的罪而感到的恥辱;這類罪行應該存在的罪惡感,這種罪惡感應該被直接輸入到現存事物的世界中,一種認為他的善意是虛弱無力的,不應該用來保衛的罪惡感。”3
紀念歷史上其中的一個最黑暗的時刻並不會產生愉快的感覺。就像許多紅軍戰士那樣,當我們看到圍繞在我們身邊的邪惡時,我們會將目光移開:如看到一些年輕的蒙著頭巾的婦女,被一群穿著拳擊夾克渾身刺青口中喊著過時口號的年輕男子搭訕騷擾;看到來自中美地區的老年夫婦對憤怒市民的辱駡難以理解;看到受到多數人迫害的少數民族;看到一個年輕人對他暴怒的父母說他選擇在這個被不同信仰所支配的社會中選擇成為耶穌的一名追隨者,等等。
轉移視線的方法有很多。如我們太忙了(甚至可能是因為忙於做上帝的工作);我們沒有資格帶頭往前沖;我們自己的問題就已經足夠多了;我們不了解事情的全部(而且常常是根本就不知道)等等。我們可能還有更多的藉口。
這個里程碑式的紀念提醒我們,我們需要看,然後去行動。只有光能夠勝過黑暗;邪惡會被憐憫和恩典擊敗。上帝的救恩計畫不是在高高的穹頂之下,不是在美麗的天堂中執行的,而是在這個我們稱之為家的昏暗、充滿罪的世界中執行的。耶穌跟父母逃到埃及,在破舊的拿撒勒長大,在荒野中多次與魔鬼肉搏,但每天他也與人們的偏見、種族的污蔑,以及滲透到上帝揀選子民中的個人優越感征戰。
紀念奧斯維辛解放75周年不但提醒我們要去看。一旦我們真正看了,我們都受呼召以天國的態度和價值觀一起向前行。我們擁抱被迫害的人;我們為受壓迫者發聲;我們同情那些受害者,而我們做這些都是奉耶穌基督的聖名。因為我們在等待一個更好的清晨;我們渴求新的開始;我們展現出像基督那樣的憐憫;我們尋找“這些中最小的” 。
這是一個做出我們永遠不再將目光移開的承諾的好時機。

1 en.wikipedia.org/wiki/Auschwitz_concentration_camp#Liberation
2 See www.britannica.com/place/Auschwitz
3 Primo Levi, If This Is a Man—The Truce (London: Little, Brown, repr. 2001), p. 188.



傑拉德.克凌貝爾(Gerald A. Klingbeil)生於德國並在德國長大。他是《復臨世界》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