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
在一個充滿挑戰之世界中的道德

在一個充滿挑戰之世界中的道德

我們的品德是以聖經為根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什麼意思?答案有很多,這要根據是誰在回應,他來自哪裡,以及是誰或是什麼決定了他們的品德。道德觀畢竟是建立在一個人的品德上的。
  在一個特定的社會中,文化在強烈的影響著人們對道德的認識。一家成功的顧問公司給出了一個定義:“道德行為是指與社會、個人和企業普遍接受的良好價值觀相一致的行為方式。”1
  在這裡和許多世俗模型中“社會、個人和企業”決定了什麼是有道德的行為。因此,根據文化規範,在某個社會中被定義為道德的行為在另外一個社會中可能會被認為也是道德的,但也可能不會。這些道德會根據文化的不同而改變。
  然而有些文化和世俗機構也贊成聖經的原則,如黃金法則──你願意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人,但在決定普遍的道德行為時,大多數人不承認這個更高的、上帝賦予的、不可改變的道德法則的權威。

跨越文化

  然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承認上帝的道德律──十誡──是永恆並跨越所有文化的。這神聖的行為規範決定了我們的道德觀。在超過200個國家和各種文化中,上帝的餘民運動尋求依照祂的道德律去運作,祂的道德律概括了對待上帝和對我們同胞的道德行為。
  聖經中是這樣來總結這永恆的、權威的道德行為準則的:“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10:27)還有“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6:8).
  這些總結並沒有取代十誡,而是提供了一個解釋上帝道德律主要目的的方法,而我們的道德和行為是建立在這個道德律上的,不論時間和文化。

完美例子

  耶穌基督是道德行為的完美例子。在著名的福山寶訓中,基督概括了天國的道德和行為。
  以八福為開始,祂指明了這些天國的道德觀,溫柔、饑渴慕義、憐憫、清心、使人和睦,並將安慰和盼望賜給那些“心靈軟弱的人”和那些受逼迫的人。
  基督繼續特別舉例說明基督徒的道德行為和對他們的倫理期望,要求基督徒要做一道光、並謹守誡命,動機純潔、對配偶忠誠、要陪人走二里路,還要愛仇敵。這裡還有禱告的一個典範,鼓勵人們把財寶放在天上而不是地上,一個不用擔心的承諾以及一個不要論斷人的忠告。耶穌用一個聰明人的比喻作為結束,聰明的人把房子建在堅固的磐石上而不是蓋在沙土上。
  這是2000年前在一個長滿青草的山丘上的講道,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有史以來關於道德行為最有力的論述。然而有人認為這些戒律是不可能做到的,特別是基督的命令:“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48)

真正的品德

  耶穌是在用一個不可能的要求來讓我們自動失敗嗎?懷愛倫寫道:“現今上帝正在世人面前培養我們作活的見證,說明一班男女靠著基督的恩典所可能有的成就。我們受命要竭力追求品格的完全。……試問,基督會囑咐我們以不可能的事,而使我們感受可望而不可及的困擾嗎?不,絕對不會!他勉勵我們在自己的範圍內要完全,正如天父在他的範圍內完全一樣,這授予我們的該是何等光榮啊!他能賦予我們力量如此行,因為他宣稱:“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28:18)我們有特權可以要求這無限的權柄。”2
  為了解釋這是怎麼發生的,她寫到:“凡切望在心思與品格方面得以變化的人,決不可仰望世人,乃要仰望那位神聖的典範。上帝賜下邀請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世人由於悔改而變化,要接受基督的心。”3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順服聖靈的引導和基督的大能。只有藉著基督的恩典我們才能得救並在順服中成長,從而通過祂的能力變得更像祂。就像保羅寫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 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2,13)住在基督裡並在基督裡成長。祂希望我們藉著祂的能力變得像祂一樣。
  這些道德律是超越時間和文化的,因為它們是上帝賜予的而且普遍適用。它們與福音密不可分。
  懷愛倫提到:“為了罪,人的全身就遭受損壞,人的心思意念就被驅入邪道,人的想像就受腐化,連人心靈的機能也因罪而堕落了。外界的引誘一來,内心就撥弦相應,人的腳步就不知不覺地轉向惡道了。”4

福音道德

  然而我們要感謝上帝,我們並沒有被遺棄於這個可憐的境地!懷愛倫寫道:“為我們所獻的祭,既是完全的,所以我們從罪的污穢中脫身,也必須是完全的。沒有惡的行爲,是上帝的律法所寬宥的。沒有不義,是能逃避刑罰的。福音在道德的標準方面只承認全聖的品格,不知有甚麽讓步。基督的人生,對於上帝的律法是條條守全的。祂說,“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約15:10)祂的一生,是我們順從和服務的榜樣,只有上帝能使人心更新。”5
  而且祂也應許會這麼做。當我們轉變並把我們的意願交給祂,基督會在我們的裡面實現奇妙的轉變:“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結36:26,27)
  這是領受基督心意,成為有道德之人的關鍵,祂呼召我們作為個人、作為祂的教會都成為有道德的人。
  “上帝的榮耀就是他的聖德。……這樣的聖德全都在基督生平中彰顯出來了……今日他仍然有旨意要清潔他的教會使她成聖,“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 基督不能向他的父要求賜予信他的人比他所顯示的品格更大福惠。”6

1 Nick Price, “Ethical Behavior for Board Members Is Culturally Driven,” BoardEffect.com, August 9, 2017, www.boardeffect.com/blog/ethical-behavior-board-members-culturally-driven/
2 Ellen G. White, “Let This Mind Be in You,” Signs of the Times, Sept. 3, 1902。
3.同上。
4 懷愛倫,《服務真詮》(台北:時兆出版社,1994),頁303。
5 同上。
6 White, “Let This Mind Be in You.”



魏泰德(Ted N. C. Wilson)是全球總會會長。更多文章和評論可以在會長辦公室的推特號Twitter @pastortedwilson與Facebook帳號Facebook @Pastor Ted Wilson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