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之聲
人生教訓

人生教訓


新年快樂!現在正是世界各地的人們立志的時候。我的立志很簡單,我決定做一個快樂的人。我選擇擁抱主的喜樂來作為我生命的力量。
  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
  可惜,悲傷卻有很多種。例如我的朋友米迦勒,常常像一個老練的音樂家那樣唱著悲情的歌曲。如果悲傷是一種藝術,那他一定是文藝復興時期描繪悲傷人生的大藝術家。
  在米迦勒還是孩童的時候,他的媽媽就過世了。他的親戚告訴他說,他是那種只有與某人相處融洽才能得到安慰的孩子。不像其他人,他的媽媽可以安慰他。
  她的死不是偶然。她的身體慢慢的衰竭了,一周比一周虛弱。她的免疫系統不能夠抵抗那像猛虎一樣攻擊她的疾病,但她的孩子需要她。她知道自己挺不住了,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她的悲傷與痛苦。想到她的掙扎也能為米迦勒帶來痛苦。
  米迦勒的媽媽留下了米迦勒給自己的父母,因為他的爸爸在很久以前就拋棄了他們。他的外祖父母像對待自己孩子那樣養育了他。
  生活給與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打擊。米迦勒的打擊就是他從來沒有舒適區的體驗,因為他一再的被從愛和家庭的舒適區中拉出來。她的外婆像媽媽一樣照顧他養育他:她的生命因為中風而終結。
  米迦勒在一個詭異的車禍中失去了一個親密的朋友,這個車禍導致他朋友的死亡卻拯救了其他13個人的生命。他不得不在深夜把另外一個要好的朋友送到停屍間,因為他的朋友有精神疾病,放棄了生命。
  儘管如此,米迦勒還是學會了怎樣去生存。他從賜給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的主那裡得到了勇氣。1
  米迦勒也學會了渴望。他渴望有一個地方在那裡“豺狼必與羊羔同食”(賽65:25)而且那裡是一個“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的地方(啟21:4).保羅說:“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6,17)
  米迦勒學會了唱歌。籠中之鳥只有被關在籠子裡的時候才能學會歌唱,強迫它聽和學一首歌意味著它要去唱。如果有白天的紛擾和聽到其它的音樂,籠中鳥將不會唱它的主人嘗試教它的歌曲。的確,米迦勒的悲傷教導他上帝“有一曲詩歌要教我們唱;我們在苦難的幽暗中學會了以後,就可以永久在光榮裡高唱。”*
  米迦勒也認識到了生命中的一個根基:上帝沒有孤兒,他真的是每一個“孤兒的父親”(詩 68:5)
  當我們都在努力讓2020年成為一個刻意快樂的新年時,米迦勒的經歷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提醒,那就是在悲傷中我們依然能找到快樂。

*懷愛倫,《服務真詮》(台北:時兆出版社,1994),頁319。



弗雷德里克.肯馬尼(Frederick Kimani)是肯尼亞(肯亞)內羅畢(奈洛比)的一名顧問醫師,他熱衷於以音樂建立起上帝與年輕人之間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