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問答
毫無所懼


聖經問答


毫無所懼

安吉爾.羅德里格斯

為什麼在聖經中“敬畏耶和華”出現的如此頻繁?
  畏懼是人類面對真實或想像之威脅的基本反應。如果這個威脅被理解是超自然的,超過了人類的控制,畏懼則表現為絕望,它預示著一個人的死亡。

1.對上帝的自然畏懼
  在犯罪之後,畏懼是人類對上帝同在的自然反應和動作。當上帝降在西奈山(西乃山)的時候,人們為他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而畏懼,並認為它是一次威脅生命的體驗(出 20:18-20;19:21)。即使是在夢中看到了祂也足以使人心聲膽怯(創28:17)。事實上,任何超自然的東西都被認為可能會危及生命並引起畏懼(伯 4:12-16)。意識到自己在上帝面前就會產生對死亡的畏懼(士 6:2-23)。
  甚至歷史中上帝的行為也使人們感到恐怖(耶 32:21;申 26:8)。當人類害怕上帝的同在時,他們就戰戰兢兢(出 20:18;賽 19:16)、顫抖、懼怕(賽 33:14,徒 7:32)。這是畏懼自身表達的方式,是對人性的整體理解,基於這種理解,內在情感在身體的反應上得以表達。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通常的反應是出於畏懼而逃離上帝,同時呢還會意識到祂是那唯一的一位能夠保存生命的存在。

2. 學習對上帝的畏懼
  解決的方案是不要消除畏懼,因為有罪的人類自然而然會害怕上帝。而是要控制畏懼所引起的反應。因此,上帝決定教導人們怎樣通過建立與祂的交流和友誼來表達對祂的畏懼。因此在整本聖經中出現了這樣一個積極的短語:“敬畏耶和華”是敬虔之人的特徵。它是建立在對榮耀的主是一個慈愛憐憫的上帝這個積極的理解上的(出 34:6-7)祂是賜生命的主,而不是奪生命的主,而且祂是其子民的救贖主(賽 43:1-5)。這種新的理解不是天生的,因此必須去學習(詩 34:11)。
  這需要通過忠誠於上帝的律例(申 14:23 , 4:10;17:19)和謙恭敬拜上帝(申 6:13,14)才能學到。當面對上帝的時候,畏懼的表現為順服(利 19:14,32;尼 5:9,15)和對祂的忠誠(詩 119:63),從而替代了畏懼戰兢以及躲避祂。都是因著耶和華的恩惠才能從罪惡中轉離(箴 3:7;16:6 ;比較徒 10:35)。敬畏祂就是愛祂(申 6:2-5)。
  因此,那些敬畏上帝的人不是預表著死亡而是被祂的慈愛所激勵(詩 147:11)。對上帝的敬畏不是說它不表現出恐懼戰兢,而是盼望/等待上帝的信實與憐憫。它不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生命的源泉”(箴 14:27)以及“得著生命”(箴 19:23)。上帝不再被視為是試圖毀壞生命的敵人,而是保存生命的那一位(詩 33:18,19)。

 


安吉爾.曼紐爾.羅德里格斯(Angel Manuel Rodríguez)曾以傳道人、教授和神學家的身分服務教會,現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