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之聲
印象

印象

  Aao kahani sunte hai,“來,我們聽個故事。”那是每一個安息日的下午都會發出的邀請,給住在各大建築工地旁邊臨時房屋裡的孩子們。當我們逐家逐戶呼喊他們的時候,孩子們認出了我們的聲音,就會擺脫他們母親的懷抱或者是離開他們的玩具與玩伴加入我們的安息日學分校。

  就像小流浪者一樣,這些孩子們跟隨他們的父母從一個建築工程遷移到另一個工程。安息日學分校可能是他們唯一能接觸到的教育形式。他們興奮地唱歌、分享,並學習福音信息。孩子們熱愛唱歌和音樂的活動。他們被圖片吸引。但是大多數人是在等待我們一併準備的甜點和食物。

  看到他們聆聽聖經故事時放光的眼神真的太棒了。其中一個最受喜愛的是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還有伴隨著的印地語歌曲。他們的目光聚焦在喬裝的角色身上一邊看著一邊咯咯的笑著。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篇作者寫道(詩篇127:3)。這些小傢伙是珍寶!當我在瑪格麗特.拿但業(Margaret Nathaniel)奶奶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霍蘇爾鎮不同的地方組織的安息日學分校和前鋒會幫忙的時候,我認識到了這一點。她在教養孩子方面的熱情和奉獻富有感染力。在一周內她會為各樣的活動做準備:收集講課用的資料和獎章、準備活動所需的物品,並且分發給各分校的老師。即便我只是簡短訪問霍素爾,她也從來沒有不讓我參加她的事工。我稱她為瑪格麗特奶奶,不單單是我,還有很多人都很尊敬她。她教會了我呵護這些小傢伙敏感心靈的重要性。

  教導的恩賜是無價的。我之所以能夠看顧並愛護那些住在霍素爾許多建築工地旁邊貧民窟中的孩子們,是因為我在幫助瑪格麗特奶奶的時候逐漸建立起來的價值觀。我也學會了如何去組織和執行對孩子和父母都有益的計畫。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她為了周圍的人們奉獻出的上帝之愛。她教導了我做世界上的光和鹽。這將是我永遠珍惜並擁有的東西。

  受到瑪格麗特奶奶的鼓舞,我加入了EYES,那是位於霍素爾英文教會中的一個青年組織,致力於接觸教會周邊的社區。我們經常的去看望仁愛孤兒院,這在孤兒院中的孩子們與教會中的青年人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聯繫。我們組織了一次去班加羅爾科學博物館的郊遊,那是離霍素爾最近的城市。這些孩子們喜氣洋洋的,他們將臉貼在車子的窗戶上,沉浸於城市中的風景和聲音當中。他們也享受於在博物館中去探索新事物。那些孤兒在這一天體會到了時間和愛的禮物。這些之所以能夠成為可能是因為大人們默默的在支持著EYES,他們在幫助著培養教會青年人的責任感和愛心。

  每一個提摩太都需要一個保羅。當我們把服侍主的熱情一代代的傳下去的時候,就有了我們的遺產。






別是巴.梅瓦爾德(Beersheba Maywald)來自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在菲律賓甲米地西朗市的復臨國際進修研究院修讀宗教文學碩士,主修新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