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与大鱼的故事

约拿和大鱼的故事是一个老少咸宜、脍炙人口的故事。那条大鱼吞下了约拿,三天以后又把约拿吐到了海岸上。这个故事说明了上帝的力量以及祂照料受造物的能力,但其中也有很多关于上帝对失落之人类的使命的教导。本文将采用叙事的方式寻求对上帝余民及其使命的问题获得一定的认识。

约拿是以色列的一位真先知,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人是为了向万国宣扬福音而蒙上帝拣选的一个民族(创12:1-3)。身为上帝的宣教士,以色列要做祭司的国度,也要做圣洁的国度(出19:6),以色列要扮演一个属灵领袖的角色,带领列国观察、了解并参与到在耶路撒冷对耶和华的敬拜当中,而以色列所处亚、非、欧三大洲交通枢纽的位置则使这一切都成为了可能。

“余民”这个词并没有出现在约拿书当中,不过,“余民”这个概念其实是隐含在整部旧约圣经当中的,在约拿书当中也有所体现。余民指的是一群被上帝的恩典所拣选,在上帝的指引下完成祂的使命的人。*如此一来,约拿就成了上帝派往尼尼微的一位余民宣教士。

约拿的故事是三一上帝救赎人类的宏大叙事中的一页篇章。父上帝在人类堕落(创3:15)以后提出了救赎人类的伟大使命;子上帝在自己身上体现了上帝的使命,并完成了赎罪,使救赎成为了可能(罗3:25);而圣灵上帝则赋予人类能力,并指导救赎工作的开展(徒1:7)。上帝必将按照自己的时间(徒1:7)大有荣耀地完成祂的使命。历世历代上帝的余民都是祂救赎人类伟大使命的代理人,而约拿就是其中一员。

上帝在约拿身上的作为

故事一开始,上帝委派约拿向尼尼微宣布审判的信息(拿1:2),尼尼微的位置就在现在的伊拉克摩苏尔。(然而)不论约拿对上帝的委身是如何的坚定,他都不愿意去执行这一任务。以色列到尼尼微的路程又漫长又艰辛,而且无疑的,孤身一人面对一个异教城市,想想就觉得可怕。尼尼微是亚述的一个首府城市,而亚述又是以色列的死敌。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约拿知道上帝的仁慈、同情与宽容,他并不觉得异教的尼尼微人应该得到上帝的宽恕。(4:1-3)

故事的第二部分,约拿坐船逃亡他施,上帝用风暴阻止了他的逃亡,又藉着一条大鱼救了他的性命,把他带回了正路上(1:4-3:10)。约拿在鱼腹中的祈祷是一篇属灵的杰作。

第三部分,上帝第二次呼召约拿,而这一次,这位先知顺服了(3:1-3)。约拿不知怎么从地中海的某个地方一路长途跋涉来到尼尼微。一到尼尼微,他就宣告了上帝即将施行的审判,大家相信了上帝,并且求告祂的名,而上帝也没有毁灭他们(3:4-10)。

故事的第四部分,约拿本应该赞美上帝,然而,我们却发现约拿并不高兴,因为上帝向尼尼微彰显了祂的恩典和怜悯。他求上帝取走自己的性命(4:1-3),约拿实际上是在说:“你看,我从家里出来之前就知道你肯定会赦免尼尼微,因为你是有恩典的上帝,所以我才要跑到他施去。”

下一幕我们看到约拿坐在尼尼微城外的一个有利位置,等着要看这座城市到底会发生什么(4:5-11)。他之所以会等,可能是因为他明白,一个人的悔改并不会在一个罪恶横行的社会里产生持久的影响。也许他仍旧认为这座城市应该被毁灭。在他等待和观察的时候,仁慈的上帝赐给了他一株植物,使他免受灼热的日光的炙烤。但是之后上帝又派了一只虫子咬死了这株植物。(因此,)约拿又一次暴怒并向上帝求死。

最后一幕当中,上帝直接对约拿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4:11)

上帝创造了约拿、遮蔽约拿的植物、尼尼微城中无知而被误导的百姓和许多的生物。上帝向尼尼微人所怀的愤怒,约拿也有,这种愤怒是正当的,但上帝的本性是满有恩慈和怜悯的,是上帝所愿意的。约拿也好,以色列国也罢,都没有权利要求上帝的恩典只属于他们,而向尼尼微人彰显上帝的恩典也不会削弱以色列的地位。

余民的教训

上帝的余民宣教士是一群满有上帝的知识,并受上帝的驱使去完成上帝的使命的人,他们绝对不能忘记,上帝的救赎乃是出于祂的恩典。不论是约拿还是他那个时代最虔诚的以色列人,都不会比尼尼微人更配得上帝的恩典和救赎。如果每个人得到的都恰好是他所该得的,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被上帝对罪恶的圣怒所吞噬了。上帝的余民对信仰、对行为、对生活都十分关注,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弗2:8)

余民有时候会显得排外,并且以自我为中心。约拿表现出了他同胞,就是以色列人身上的一种专注于自身的排他主义倾向,耶稣也谈到了相同的排他主义思想,祂对法利赛人说,不要自夸说“我们有亚伯拉罕做我们的父”(太3:9)。以色列应该向列国传达上帝的信息,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才应该是上帝恩慈与怜悯的唯一承受者。

余民需要铭记,上帝的使命,就是上帝的使命。上帝的使命比约拿的意见大得多得多,也永远比教会的想法大得多得多。即便是约拿成功地向尼尼微宣讲了审判的信息之后,他也并没有把自己完完全全地降服于上帝的使命之下。

故事结束时,约拿与上帝的关系以及上帝的使命等等,都没有给我们交代清楚。我们可以希望,为约拿自己的缘故,也为了他的使命的缘故,他的内心能够被改变,最终能够对上帝说:“是的,主啊,你有权向任何人表达你的仁慈和怜悯之心。我是你卑微的仆人,求你派我到任何你想派的地方去,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来使用我。”



*Tarsee Li, “The Remnant in the Old Testament,” in Toward a Theology of the Remnant, ed. Angel Manuel Rodriguez (Silver Spring, MD: Biblical Research Institute, 2009), pp. 25-32.

戈登.R.多斯博士是安得烈大学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神学院全球宣教教授,现居美国密芝根州(密西根州)贝林泉。






凯尔西.贝尔科特是护士,曾在南美和非洲生活。她将于2018年6月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取得家庭护理专业的科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