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蜕变

变成我们被造时的形像

杰拉德.克凌贝尔

  去年,全世界有两千三百余万人认为他们需要戏剧化的改变。事实上,他们的这一感觉非常强烈,以致他们决心去做外科整形手术,从祛皱到割双眼皮手术,从抽脂术到腹部去脂术,通过手术让腹部变瘦①。上述数字是生活在如台湾或喀麦隆这些地方的所有人数。仅在美国,美容和化妆市场预期超过620亿美元,②相当于人均每年191美元;考虑到191美元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可以买到多少东西时,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啊!全球范围内,预计到2020年美容和化妆市场将达到6750亿美元。③

  这并不是一种新兴的现象。自从堕落以来,人类就一直渴望改变。或许这是对所失去之伊甸园的渴望,抑或是意识到我们被造不只是为了工作、吃饭和睡觉。纵观历史,曾有许多次改变社会的尝试。创世记11章向我们讲述了一群不知名的建塔者的故事;他们试图把他们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11:4)。一座城,一座塔,塔顶通天,传扬我们自己的名——这些都是改变的要素。后来,有势力的领袖藉着征服邻国和建立帝国而改变了他们当时的世界。统治和权势就成为了实现改革的通用手段。无论是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成吉思汗,拿破仑.波拿巴,斯大林还是希特勒——他们都试图藉着征服并毁坏旧的从而来建立一些全新的事物,希望能够存到千秋万代。

  他们都失败了。























另一个途径

  我们的世界仍在遭受竞相改变我们轨迹的各种“主义”的不良影响。然而,来自拿撒勒的木匠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进行改革。耶稣从未尝试过权力游戏。祂不渴望控制。事实上,祂藉着成为人类并经历我们的命运,自愿使自己成为无有(腓2:6-8)。祂那条通向改革的道路使祂稳步地走向了那个被狠狠地插入耶路撒冷城外地里的粗糙的十字架。在祂的路上,他曾抚摸麻风病人并拥抱罪人。祂医治身体的疾病与心灵的伤痛。祂在人们所在的地方遇见他们——在一天中最热时候的井旁,在一个人们蜂拥去渴求得医治的池边,在巴勒斯坦大街小巷的十字路口,在法利赛人的家中。耶稣那相对短促的服侍永远改变了世界。当祂谈论到上帝的国时,那些倾听者就被创造主所吸引。当祂指向天上的父时,祂的听众感到他们的心因他们甚至无法想象的未来而无比激动。当耶稣聆听他们的心声时,他们感到有人在倾听,感到被理解。

  大多数人不理解祂言行的全部意义。故此他们呼喊:“高高在上和散那”,以及引自众所周知的有关弥赛亚的诗篇中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诗118:26;也参阅太21:1-10)。他们以为只有王才能使耶稣的憧憬梦想成真——所以当耶稣最后进入耶路撒冷时,他们以皇家的欢迎仪式来迎接祂。

  他们没有意识到为这个国度而要进行的主要战争将在十字架上打响,然后不断地在人心灵的战场上持续。

  不久,他们的兴奋就变为了失望。在耶稣被犹大出卖、被虚伪的没有遵守自己规矩的犹太公会非法定罪后,许多曾高呼“高高在上和散那”的人,当彼拉多把被严刑拷打过的耶稣给他们看时,他们却在吼叫着“钉祂十字架”。他们的王必须看起来不是如此。他们那充满活力的喜悦变成了残忍的狂怒。

  耶稣门徒的表现也没有好多少。在三年多时常与耶稣同在,亲自密切地注视祂之后,一个把祂卖给了祂的敌人,另一个即或认识祂却三次不认祂,而其他大部分人则都逃跑了,他们太害怕,以致忘记了祂曾经告诉他们所要发生的一切。

在十字架上

  一个陌生人――古利奈人西门――背着耶稣的十字架(太27:32)。士兵把耶稣钉在了粗糙的梁木上;耶稣的痛苦连接着天与地。这并非一档精心制作的节目。这位背负我们的罪孽、被罪恶的毁灭性所折磨的神人,听到撒但阴森的低语说,这就是结局。“撒但用猛烈的试探袭击耶稣,”怀爱伦写道,“救主此刻不能透过坟墓的门看到未来。希望没能让祂看见自己以胜利者的姿态从坟墓里出来,也没能告诉祂,天父会悦纳祂的牺牲。祂只怕罪恶在上帝眼中极为可憎,甚至祂必须与上帝永远分离了。”④

  黑暗遮蔽了太阳和那些聚集在十字架脚前听见那痛苦的喊叫“‘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的人。沉默。上帝在哪里?公义在哪里?恩典在哪里?

  上帝正挂在十字架上。耶稣最后那句“成了”(约19:30)提醒我们创世以前就已制定的计划。 “早在大地的根基立定之前,祂把我们放在心中,选定我们作为祂爱的中心,要藉着祂的爱,使我们成为完全与圣洁,”尤金.彼得森在《信息》(The Message)中这样意译以弗所书1:4,5,“亘古之先,祂已决定要藉着耶稣基督接纳我们进入祂的家中。”⑤

  圣经告诉我们,在地上历史看似最黑暗的时刻,却有两个人立志支持耶稣,尽管这意味着要把他们对耶稣的爱公之于世。亚利马太的约瑟――犹太社会的一名富人和耶稣秘密的门徒,提供了他自己的坟墓。他还有之前曾在夜里去求见耶稣的尼哥底母(约19:38-42)为伴。在一个安息日之前的预备日那天,当他们抬着耶稣的尸体时,他们并不害怕沾染仪式上的不洁。他们都献上了他们最好的——一个坟墓和100磅贵重的为王安葬时用的没药与沉香。

新事物的开端

  那个安息日,耶稣的门徒们一定得到了些许的休息或精力的恢复。他们所有的希望业已破灭;所有的期望都已化为灰烬;所有的梦想都已被抑制住。耶稣死了,被放在一个由罗马士兵把守的冰冷的坟墓中。

  安息日的时光慢慢地过去了。极度悲伤的耶稣门徒没有意识到世界将要永远地改变了。一位天使下来滚开堵在坟墓门口的石头时引发了一场猛烈地震。当耶稣在星期日的清晨复活时,惊恐的士兵在尘埃中畏缩。当上帝复活时,自然界都向祂下拜并发出吼叫。那些发现坟墓空了并听见天使肯定地说“不要害怕”(太28:5)的妇女,就去告诉了其他沮丧地坐在那间楼上的门徒。主已经复活了!渐渐地,几乎不知不觉地,希望复燃,战胜了沮丧与恐惧。

  我因耶稣的十字架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而感到惊奇。十字架的黑暗变为了复活的亮光。灰心而怕死的门徒变成了主复活与救恩的勇敢宣扬者。使徒行传成为了那些为耶稣大发热心之男女的历代志。罪疚感被赦免所替代,死亡失去了其毒钩(林前15:54, 55)。空虚的心变为了火热的心(路24:32)。

  在中间,我们看到了耶稣——突然站在躲藏在紧锁的门内门徒所在的房间里。“愿你们平安,”祂以音乐般的声音说;然后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约20:27)。要相信,只要信!

153 条大鱼

  然后,在复活后还有关于鱼的故事(约21)。彼得、多马、拿但业、雅各、约翰和其他两个门徒都回到加利利去打鱼。这就是我们遇到大麻烦时通常的做法。我们会回归我们所知道的,回到我们熟悉的地方。

  在湖上度过了一长夜之后,他们毫无收获。

  突然,他们看到岸上有一个人在向他们挥手。“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谁会把这么可爱的词“小子”用在陌生人身上呢?他们摇了摇头。“你们把网撒在船的右边,就必得着”(约21:5, 6)。约翰凭直觉意识到是主。彼得立即跳进水里,游到岸边。

  其余的门徒则努力把网拉上岸。约翰告诉我们,他们那天捕到了153条大鱼(第11节)。一定是有人数过。耶稣邀请他们共进丰盛的早餐。祂拿出饼和鱼,并分给他们。然后,祂看了看彼得的眼睛,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约拿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第15节)。这是怎样的一个问题啊!我怎能用我对耶稣的爱与我周围的人对耶稣的爱进行比较呢?三次耶稣都问了同样的问题。三次,祂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最喜欢第三个:“主啊,祢是无所不知的;祢知道我爱祢”(第17节)。上帝啊,我无法在祢面前表演;祢知道我的心;祢知道我的过去;祢知道一切。

蜕变的运动

  在这次与耶稣邂逅之后,彼得在早期的基督教运动中起到了带头作用,而他们也确实行动了起来。在圣灵沛降的激励下,这小群(大部分)没有学问的领袖大胆公然地传扬耶稣。他们的人数增多了,在恩典中有了长进,也更加团结合一了(参阅徒2:42-47;4:32, 33)。这种转变性的增长也包括新神学。彼得和早期的犹太信徒仍不得不跨越一道巨大的神学深渊。可不可能上帝不仅邀请祂的选民以色列人成为这道的一部分(徒9:2; 19:9, 23; 22:4等),同时也呼召外邦人成为祂的门徒呢?

  彼得在哥尼流家中的经验乃是思维模式转变的开始(徒10)。上帝的恩典是无所不包的。救主来是要拯救罪人——不受其种族或宗教的影响。圣灵的工作是没有界限的——即使有时我们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些界限,并认为是上帝命令的。

  复活的早晨仅标志着这项重视改变而非停滞不前之运动的开始。改变仍要继续下去。两千年后,上帝仍在呼召我们成为这项运动的一部分;我们不但证实祂的复活,还要宣扬祂必快来接我们回家。我们要警醒等候,并在等候期间改变。我们的脱变有时是缓慢的,有时又是很引人注目的。这是一项内心的工作。“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林后 5:17)。

  藉着上帝改变的大能,我们能脱变成我们被造时的形像——成为我们身边那些仍在寻觅、徘徊之人的祝福。



①这些数字基于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可以在以下网址看到残酷的详情: https://www.isaps.org/wp-content/uploads/2017/10/GlobalStatistics.WorldWide.Summary2016s-1.pdf
②参阅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marketresearchcom-the-us-beauty-and-cosmetics-market-expected-to-exceed-62-billion-in-2016-300209081.html
③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50727005524/en/Research-Markets-Global-Cosmetics-Market-2015-2020-Market
④怀爱伦,《历代愿望》,原文第753页(第七十八章,第39段)。
⑤译自The Message, Copyright 1993, 1994, 1995, 1996, 2000, 2001, 2002。蒙 NavPress Publishing Group允许使用。



杰拉德A.克凌贝尔是《复临信徒世界》的副编辑,并渴望更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