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
獲得真正的光照

照聖經所讀的內容來接受

  那位男子有著最好的心願,在他77年一生中的建樹超過尋常人,但是他仍渴望完成一個專案。他小心地拿起自己想要的東西:一把鋒利的剃鬚刀、一瓶膠水,和“以英語、法語、拉丁語和希臘語印刷的新約聖經福音書六冊。”①

  他把這些東西放在一個平面上,從福音書中選擇重要的部分小心翼翼地切剪下來,然後把它們都粘起來,成為了“一本經過編輯的耶穌生平故事編年史、比喻及有關道德的教導。把諸如神蹟與復活等不能用理性來支持的,或是他認為是後期添加的部分內容剔除。”②他把那些稱作“迷信、盲信和虛構,是不可能發生的事。”③

傑弗遜的聖經

  這位84歲的男子於1820年完成了這本手工書,原名為《從希臘語、拉丁語、法語及英語福音書中選取的拿撒勒人耶穌生平與道》(The Life and Morals of Jesus of Nazareth Extracted Textually From the Gospels in Greek, Latin, French, and English),編輯者為多馬.傑弗遜,人們後來稱之為“傑弗遜聖經”。

  傑弗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擅長眾多領域,是美國《獨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

  他也是一位自然神論者:他“堅持宗教的真理應該服從人類理性的權威,而不是神的啟示。”④自然神論者否認聖經是上所默示的話語,否認聖經是宗教教義之源。傑弗遜以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來看待聖經的,採用了自然主義的視角,只接受可以通過自然主義或者科學世界觀解釋的內容。⑤

  傑弗遜把耶穌的生命與品格部分粘貼起來,他覺得自己是保護了耶穌純正的教導,而把那些後來加上去的虛構部分除去。

  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運用今天仍然非常普遍。這是一種歷史評鑑法,把人類的理性置於上帝對聖經的啟示之上,排除超自然力量的干預,試圖通過人類的假設與理解找到意義。儘管現在這種歷史批評法的應用不再與傑弗遜使用刀片和膠水來製作自己版本的聖經相同,結果卻並無二致:人類對上帝啟示這本書有著自己差強人意的理解版本。

新教釋經學

  與上述成為對比的是歷史聖經法,⑥馬丁.路德及其他新教改革家們使用了新教的聖經解釋法,也被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在復臨運動之始所運用。這似乎同樣也是聖經的作者們所使用的方法:用經文與經文相比較。

  歷史聖經法(也可以稱作歷史文法法)不像歷史批評法,它認為有一位創造主上帝,祂的作為貫穿於人類歷史之中,接受“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3:16),意識到“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因此人類的理性不能以審判者自居而超過上帝的話語

  當上帝創造人類時,祂賜給他們理性,賦予他們能力去觀察、分析並得出結論。⑦因此在聖靈的引導下,通過禱告,將聖化的理性順服於上帝和祂的旨意,我們就能清晰地理解上帝的話語。

首要且最高的任務

  上帝的啟示告訴我們:“每一個有理性的人首要和最高的任務乃是在《聖經》中查明什麼是真理,然後行在光中,並鼓勵別人去效法他的榜樣。我們應當每天殷勤研究《聖經》,仔細揣摩其中的每一個思想,以經文對照經文。”⑧

  預言之靈也教導我們怎樣理解聖經:“《聖經》中的話,除了一些明顯是採用表號或比喻之外,都應當按照其明白的意思解釋。……人們若能按照《聖經》字面上的教訓去行,同時,也沒有假師傅在旁引誘並混亂他們的思想,那就必能完成一番足以使眾天使歡樂的工作,而現今那些還在謬論之黑暗中流浪的人,也必成千成萬地歸入基督的羊圈了。”⑨

  最後,在我們學習聖經的時候,我們要運用自己的頭腦,但是總要擁有一個謙卑、受教的精神,向上帝祈求智慧。懷愛倫寫到:“我們應當盡一切的智力去研究《聖經》,並在人的悟性所能及的範圍之內竭力明白上帝深奧的事。同時也不要忘記,我們必須有孩童般的溫良和順服的心,這就是學者的真精神。《聖經》的難題斷不能用解決哲學問題的方法去解釋。我們不應當以自恃的心去研究《聖經》,如同很多人研究科學的態度一樣,卻當存祈禱和依靠上帝的心,並要誠心願意明白祂的旨意。我們應當存一種虛心領教的精神,向那偉大的“自有永有”者求得知識。否則,惡使者就要蒙蔽我們的思想,並使我們的心地剛硬,以至不能領受真理的感應。”⑩

  我最喜歡的一節經文是約翰福音1:1:“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上帝的話是大有能力的。聖經是一本橫跨1500年書寫彙集而成的神聖著作,上帝的借此書與人類說話,從未改變。通過上帝所默示的話語,即聖經,上帝永不改變的真理得以向不同時代、不同語言、不同地方及不同文化的人們傳揚。我們不把聖經當做宗教遺物來崇拜,我們敬拜的乃是聖經所啟示的上帝,對於一切願意聆聽的人來說,借著聖經祂的聲音今天依然聽得非常清晰。



① “Thomas Jefferson’s Bible,” American Histo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 4, americanhistory.si.edu/JeffersonBible/history/page-4.cfm.
② 同上。
③ 多馬.傑弗遜致威廉.肖特的信,1820年8月4日, www.let.rug.nl/usa/presidents/thomas-jefferson/letters-of-thomas-jefferson/jefl261.php.
④ Darren Staloff, “Deism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 nationalhumanitiescenter.org/tserve/eighteen/ekeyinfo/deism.htm.
⑤ “Thomas Jefferson’s Bible,” p. 3, americanhistory.si.edu/JeffersonBible/history/page-3.cfm.
⑥ Richard M. Davidson, “Interpreting Scripture According to the Scriptures: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Seventh-day Adventist Hermeneutics,” May 20-21, 2003, p. 10, thestairview.com/wp-content/ uploads/2017/07/interp-scripture-davidson.pdf
⑦ 參見ngel Manuel Rodríguez, “Human Reason and Biblical Hermeneutics: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the Adventist Theological Society 27, no. 1-2 (2016): 85-97.。
⑧ 懷愛倫,《善惡之爭》,原文第598頁(第三十七章,第16段)。
⑨ 同上(第17段)。
⑩ 同上,原文第599頁(第18段)。



魏泰德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全球總會會長。更多文章和評論可從會長辦公室獲得。
推特twitter:@PastorTedWilson
臉書facebook:@PastorTed Wi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