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祷告周07
永不会结束的夏季

盼望基督复临

汉斯.海因茨

  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之一。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它是分割中世纪与现代的划时代分界线。然而,对于有信仰的改正教徒(包括复临信徒)来说,它代表了上帝的干预。基督教使自己在教训和习惯上符合《圣经》话语的标准、而非人的遗传。这是结束“黑暗时代”宗教巨变的根本。正如怀爱伦写道:“(新教)奠定了一个原则,就是人的一切教训都必须次于上帝的圣言。”1

“来吧,亲爱的末日”2

  马丁路德所制定的这个重要原则,不但与一位改革家对人如何在上帝面前称义这一问题有关,而且还涉及了基督徒对末日态度的更新。3

  中世纪的基督徒相信基督复临,然而这个应许从根本上来说是惧怕与恐惧。没有得救的保证,末日便是一个“复仇与恐怖的日子”,中世纪的方济各会修士切拉诺的托马斯写道,那时“审判会严厉地给予公正。”然而基于路德的《圣经》研究,他把早期基督徒的喜乐重新带进了对末日的期待上,因为他意识到,基督徒的希望是一个“更美的指望”(参阅来7:19),一个“活泼的盼望”(参阅彼前1:3),因此也是“有福的盼望”(参阅多2:13)。

  人能够很轻易地理解这位改革家在他的信仰历程中所体验到的、在基督里对自由的热情向往。路德年龄愈大,这种盼望就愈强烈。基督复临的应许对他来说是“一篇甜美而愉快的讲章”。如果那天不会来,这位改革家就不想生在这个世上了。因此,在他挣扎与忧愁的人生过后,我们能够理解他对上帝唯一的盼望乃是: “祂应许了那一天,要把我们从所有的罪恶中拯救出来。因此,如果可以的话,愿这个时辰来到,并结束我们所有的苦恼。”4

一个“拥有”和一个“尚未拥有”

  路德解释道,基督徒在此世的生活乃是充满了张力的。信徒的情形是一个“拥有”,而与此同时和一个“尚未拥有”,一个“成为”和一个“尚未成为”。基督徒已经因着信拥有了救恩, 然而他们还没有实际拥有它;他们在上帝面前已经是义的了,然而他们仍活在这个与上帝疏远且支离破碎的世界上。就“已经”和“还没有”的《圣经》原则而论,我们能理解路德盼望基督复临大日的热情与渴望。因为我们这些基于信靠上帝、而拥有救恩恩赐之保证的人—只要我们仍住在上帝里面—怀着炙热的盼望和深深的喜乐盼望那一天,那时个人的得救将要变为所有受造之物的得救。正如路德所写:“亲爱的主上帝, 请帮助我,愿祢那圣洁未来的有福之日能早日到来。”5

时代的征兆“一篇甜美愉快的讲章”

  基督复临的盼望随着这位宗教改革家年龄的渐长而逐渐增强,因为他在面对人类与这个世界时通常感到很无奈。他很清楚:王公贵族与教皇都无法解决人类的问题:“这个世界是魔鬼的产物,人无法帮助或指教它。”并且:“讲道、吶喊、劝诫、恐吓或恳求都无济于事。它是‘魔鬼的客栈’,‘颠倒十条诫命’是它的标志,因此,它就是、并且依然是‘贼窝’。”

  唯有基督的再来能救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基督徒被“众多的魔鬼所环绕”。教皇和皇帝把他们的希望置于政治中,并且人们视他们为他们的“救主”。然而,路德警告我们要等候那位“真实的救主”,就是赐下祂复临确实应许的那位。

  祂为要坚固在此种指望中的教会,基督就指明了“时代的征兆”,包括自然灾害和战争。对路德来说,最明显的征兆乃是他那时代主要的危险,今日也依然重要,即是:基督教界内信仰的衰退和穆斯林与基督教之间的矛盾。路德以极大的关心观察到教皇的教会渐渐偏离了福音,并且伊斯兰扩张的浪潮已在东南欧泛滥,甚至于1529 年涌进了维也纳的大门。然而,他也在这些忘恩负义的宗教改革追随者所得到的亮光中,看到了一个明显将到的审判征兆。“我想对德国说预言,不是根据天象,而是根据神学,我声明上帝的愤怒反对它……让我们祈求,使上帝和祂的圣言不致被轻看!”6

  据路德所说,所有征兆的发生都是为了鼓励信徒和审判非信徒。不必担心后者,因为他们依然还有“恩典”,但前者或许会在他们里面看到“上帝的愤怒”,这愤怒不会伤害他们,因为上帝能保守祂的子民。

  这位改革家并不想争论这些征兆已经应验了多少,但他确信“大多数的(征兆)都已发生了”,无论有多少灾难和不幸,这便是基督徒欢呼的理由了。这种喜乐是真实解释《圣经》之人的特征,因为“观星的和占卜的”—路德可能想到了占星家和行神秘仪式的人—只讲灾难。唯有基督徒明白那“快乐而甜美的话:‘你们得赎’(路21:28)。”因此,必须要通过基督徒的希望之眼去看基督复临,而非通过属世的理性之眼去看。

  路德认为,基督徒必须要“咬紧牙关”, 并要喝“苦杯”,但之后“甜蜜”必然会来到。因此,基督现在呼召祂的大家庭要兴起,并要欢呼。尽管多数人尚未完完全全接受所传扬的福音,但那“小群人”必会理解,并会以基督的复临为念,作工并祈祷,因为正如路德所写:“冬季已经够长了,现在盼望一个美丽夏季的到来, 并且这样的夏季将永不会结束。”7




注:

1、怀爱伦 著,《善恶之争》(山景,加利福尼亚:太平洋协会出版社出版,1911年版),原文第204页。
2、马丁路德 著,《路德全集》:魏玛版(斯图加特:梅茨勒,2002年版),第9卷,原文第175页。
3、保罗.奥尔索斯 著,《马丁路德的神学》,第四版,(居特斯落:居特斯落出版社,1975年版),原文第351页。
4、马丁路德 著,《路德全集》:魏玛版(斯图加特:梅茨勒,2005年版),第34/II卷,原文第466页。
5、马丁路德 著,《路德全集》:魏玛版(斯图加特:梅茨勒,2001年版),第5卷,第5777号。
6、同上,第3卷,第3711号。
7、马丁路德 著,《路德全集》:魏玛版(斯图加特:梅茨勒,2005年版,第34/II卷,原文第481页。



响应与分享

1、马丁路德如何评估在拯救自己的事上人们所展示的努力?请把他的分享与现代对救恩的观点做对比。
2、基督复临的盼望在路德的信仰中产生了什么作用?
3、路德与中世纪的人对末后事件的期望,在何种范围内有所不同?
4、基督复临的盼望对你现今的生活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