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祷告周06
今日的因信称义

神学与日常生活相交

汉斯.海因茨

  每当基督徒提醒自己唯独因信称义的《圣经》教义时,人们都会经历一种觉醒、复兴与改革。这就是马丁路德越过教会一千多年的传统,回到使徒保罗的教训(《保罗,我的保罗》)时的情形,并在这个“至高论点”1的支持下,发动了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

  1738年5月24日,伦敦阿尔德斯门街的约翰.卫斯理听到路德那《罗马书的序言》后,他在英国也开始了一个复兴运动,成为了“英国史上的主导时代。”2

  这也是1888年在明尼阿波利斯的全球总会代表大会上的情形,默想基督的义开启了一个以基督为中心的复临教会史的新篇章。那个转折点产生了若干怀爱伦以基督为中心的书籍:《喜乐的泉源》、《福山宝训》、《基督比喻实训》和《历代愿望》。

  换言之,当基督徒强调他们自己的成就和功劳时,也常是他们灵性下降的时段。早在公元二世纪时,保罗所强调的唯独因信称义就没有得到正确地理解。在中世纪期间,他的跟随者是少数的,在宗教改革前夕,“如果一个人靠着自己的力量行事,那么上帝就会加添祂恩典”这个观点占了上风。这句话使路德胆寒,并驱使他在他罗马的演讲中高呼道:“噢,你们这些愚蠢的人!”3

罪人的称义抑或是上帝的称义?

  倘若以现今宗教情形的背景来思考这些情况的话,那么它们似乎对今天依旧很重要。

  在现代神学中,称义的教义仅起了次要的作用。在使徒时代,它被视为一个反对犹太教律法主义的短期争论。它毕竟只在保罗的书信中出现过两次,因此,它对基督教救恩的教义只是“次要”的。它是一个消失了的教义,因为据说制定这个教义的历史情形与现今毫无关系。

  对于当今缺乏兴趣的现象,有一个例外,只在普世教会合一主义的教会政策中记录,那就是天主教会宗座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与世界信义宗联会之间在1999年发表的“联合声明”,声称了在称义/成义教义上“原则上的共识”,教宗本笃十六世将之看为“通向基督教合一之路的里程碑”4。但从那时起,对这份文件相当沉默,因为正如很多评论员的意见所指一样,这文件只用了相似的字眼,但大家继续有不同的理解。

  最后,大多数人,通常是属世的人,已不再像路德那样寻求一位“有恩典的上帝”,而是询问上帝是否真实存在。若果真如此,那么上帝就应该因这世上所有的困难和罪恶而为自己辩护了!

  当然,大多数有属世想法的人并不是有攻击性的无神论者。他们当中很盛行的态度乃是“实用型无神论”,其观点是人不与上帝对抗,而是单纯地忽视祂,因为人没有祂也可以过得很好。

我们的挑战

  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如何才能接触这样的人,并提高他们对福音的意识呢?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何为罪,更不知道罪在根本上是与上帝对抗的(参阅诗51:5~11)。他们也不知道罪如何能得赦免(参阅约壹2:2),以及愉快人生的部分乃是存在于在此世上找不到的平安(参阅罗5:1)与希望(参阅多2:11~14)中。

  虽然人们看似并没有为上帝留有空间,但他们仍然会受到罪的影响:人际关系间的冲突、社会和政治的不公平、各国间的战争和我们赖以为生的基础—大自然的毁坏。

  复临信徒的教导能够从下列几方面与这种人们的自我意识沟通:

  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与环境的疏离乃在于我们疏远了生命的赋予者和创造主。使徒的结论是很清晰的:“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上帝的; 都是偏离正路”(罗3:11~12)

  我们的经验证明了《圣经》断言的真实性: “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 若能,你们这习惯行恶的便能行善了。”(耶13: 23)

  问题不在于环境,而是在人类本身上,是由于人类无法自控,也无法为这个世界找到出路。正如耶稣所说和保罗所断言的:“恶念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参阅太15:19),并且我们已经是“卖给罪了”(参阅罗7:14)。罪(作为一种条件)使我们最终离开上帝,并转向受造物:我们认为我们能掌管我们的人生。这种态度导致罪(罪行)。

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此种困境的唯一解决方式只能在“完全人” 拿撒勒人耶稣里找到。祂的生、死和复活保证了我们现今与将来的救恩。祂在“世上”,住在我们中间,但却“不属这个世界”。祂是回归上帝的道路,因为作为上帝的儿子,祂本身便是“上帝的启示”(参阅约14:6,9)。

  倘若我们诚实,我们就会承认:人类渴望达到“美好的新世界”,实际上却是个空想。无论科技有多进步―想想核动力、太空探索、位与字节的数码领域(字节的数字领域)―这个“完美的世界”仍是难以捉摸的。罪人无法创造出无罪的事物!唯有上帝能应许并赐给人一个“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后3:13),然后基督的信徒才能盼望并期待它。对于我们这些无能力与无可救药的人类,这一切把基督教救恩的教义转变为一个永恒且不可或缺的选择。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蒙召要对我们身处的时代并世界传扬这个信息:唯有“在基督里”,我们才能与上帝、与人和好;唯有祂的爱能给予我们生活意义,并盼望一个有义在其中掌权的世界!正如怀爱伦所写的:“在所有自称为基督徒的人中,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应当最先在世人面前高举基督。”5




注:

1、马丁路德 著,《路德全集》:魏玛版(斯图加特:梅茨勒,2004年版),第21卷,原文第219页。
2、威廉.莱基 著,摘自朱丽叶斯.如业索,《韦斯利约翰》第二次编辑,(吉森:布鲁嫩,1954年版),原文第24页。
3、马丁路德 著,《路德全集》:魏玛版(斯图加特:梅茨勒,2007年版),第56卷,原文第274页。
4、deaSpektrum 46 (2005年11月): 12。
5、怀爱伦 著,《布道论》(华盛顿特区:评论与通讯协会出版社出版,1946年版),原文第188页。



响应与分享

1、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少有人欣赏罪人称义的教义?
2、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需要经历怎样的复兴?我们在此时的使命是什么?
3、在一个相信能自救、却发现自己已处于无底坑边缘的世界中,还有什么能给予你信心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