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祷告周03
我们得救的根据

汉斯.海因茨

  惟独因信称义的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圣所”。1当马丁路德明白了罪人借着相信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位而带来奇妙的因信称义的应许时,这位改革家就如同已经进入了天国一般。

心灵的挣扎

  作为修士、神父与神学教授,路德为理解保罗的话:“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罗1:17),而挣扎了多年。他的思想夜以继日地围绕着那句话。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恨“上帝的义”的这种表达方式,因为他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它的,教父和学者把它理解为上帝所要求的公正,而这正是罪人无法达到的,故因此要落在上帝的审判之下。

圣灵在这座城堡中向我揭示了《圣经》

  1545年,就是他临终的前一年,这位昔日的奥古斯丁修士和日后的改革家重新回顾了他的人生、信仰和做法的转折点。这个转变是突破性地意识到“上帝的义”不是一个要求,而是一份礼物;是被动的义,是上帝给予每个信靠基督之人的。据他所说,在威丁堡(威登堡)的布莱克修道院的城堡里,他已意识到了这点:“圣灵在这座城堡中向我揭示了《圣经》。”2

《圣经》中的义

  “凭你的公义搭救我”(诗31:1)。在旧约《圣经》中已显明,上帝的义是拯救罪人的义。当亚伯拉罕接受他未来后裔的应许时(参阅创15:5),他并不是一位“超人”,而是个罪人,并且我们也都是。然而,因为他信靠上帝的应许,上帝就算为他的义(参阅第6节)。这意味着因为他的信心,上帝便视亚伯拉罕为“义”。因为在《圣经》中,“恶人”不代表现代意义上的无神论者,而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罪人”(参阅诗1:1;箴11:31),因此“义”也不是“无罪的人”,而是“相信的人”(参阅哈2:4)。这就使得使徒保罗确定,甚至在旧约的日子,人也不是因行为称义,而是因信称义(参阅罗4:6~8)。故此,那“称义的”、“称人为义的”,或“算某人为义的”惟有上帝:“耶和华(是)我们的义。”(耶23:6)

  因此,公义在《圣经》中是一个宗教术语,而非道德或政治上的术语。在这个世界上遵守国家或政府法律的人,以及遵守法律规定的人也不例外。但是,一个在上帝面前自称为义的人正是陷入了严重的错误中,因为就连旧约《圣经》中的诗人也知道:在上帝面前,“凡活着的人没有一个是义的。”(诗143:2)

  故此,人若想在上帝面前成为义,他们就需要上帝的公义。因此诗人说:“凭你的公义搭救我。”(诗31:1;71:2)。这个义从根本上来说是救赎的义、救恩,而不是惩罚性的公正。

  在新约《圣经》的光照下,这意味着定罪并审判罪恶世界的上帝(参阅约1:29),已经在审判中偿还了那罪债,这审判在十字架上取去了祂公义、无罪的儿子的生命。因为这同等的牺牲,祂才能赦免不义的人,并接纳他们,在他们里面造成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生命,并赐给他们一个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的世界(参阅彼后3:13)。惟有那些拒绝这恩赐的人,才会因自己的罪而被定罪(参阅来10:29~30)。

他们不知道

  “因为他们不知道上帝的义”(罗10:3)。旧约先知清楚地讲述:人类需要救恩,是不能被人的美德所代替的(参阅赛64:6)。人类的得救需要上帝的义—需借着祂的赦免和恩慈的接纳。这项真理在旧约结束后的几世纪中是模糊不清的。

  在那段时间中,试图解释《圣经》经文的口述教导被视为与上帝的圣言同等。因此,《圣经》与口述的传统一起成为了信仰的根据。律法,也就是摩西五经,加上了许多如何执行律法的指引的补充,有些甚至被代替(参阅太15:1~6)并改变了(参阅罗9:31~32)。“生活的指导”变成了“得救的途径”。这种误解就造成宗教的形式主义(参阅太23:23),甚至造成耶稣时代法利赛人信仰的自高自大(参阅路18:9~14)。

  然而,根据旧约外传的阐述,人们并没有完全丧失对上帝恩典必要性的认识。3但却愈来愈强调人自己行为的价值,认为藉此能赎罪4,并在上帝面前自称有功。5

  自此人生成为了“ 奴役的轭” , 并且法利赛人力争“彰显他们的敬虔”,“荣耀他们自己”,相信他们的义能成为“通向天国的护照”。6

失丧的人与我们慈爱的上帝

  耶稣对这种得救的教义说了一个清楚的“不”。祂维护并教导了一个从根本上不同的上帝与人类的形像。祂比祂同时代的人更深入地探究了人类的本质。从心里发出“恶念”(参阅太15:19)的人,绝不可能在上帝面前行善。它需要一个彻底的改变与对福音的信靠(参阅可1:15)。然而,即或一个人成为了门徒,他也必须完全倚赖上帝,因为我们在上帝面前通常是“虚心的”(参阅太5:3),并且我们跟从耶稣也不是我们的功劳,而是祂住在我们里面产生的自然结果(参阅路17:10)。

  我们慈爱的天父上帝不断地爱着祂失丧的孩子;祂永远赦免内心痛悔的人,并乐意接纳他们回来(参阅路15:20~24)。 作为祂门徒的我们已蒙召作工。但是我们因所作的工而得到的赏赐不是应得的,或是应记在祂的账上,因为祂所给我们的总是超过我们所配得的(参阅太20:15)。上帝给我们的赏赐不是祂欠我们的,而只是祂良善的另一个恩赐。

  使马丁路德超越他对手的是基于一个事实:他不仅获得了这种知识,而且他还体验到了。在他经过与自己、同时代的神学和对手的许多争斗之后,他已明白了什么应成为一个基督徒的根本经验:“义意味着承认基督。”7




注:

1、威廉.但丁 著,Die Gerechtmachung des Gottlosen(慕尼黑:基督教西泽出版社,1959年版),第248页。
2、马丁路德,Tischreden,3, 3232c。
3、《圣经》〈巴鲁书〉第2章19及27节。
4、〈托比特书〉(《旧约圣经》中《外典》之一卷,译者注)第12章9节。
5、H. L. 斯特拉克和 P. 彼勒贝克,Kommentar zum Neuen Testament aus Talmud und Midrasch(慕尼黑:贝克出版社,1961年),Vol. IV/1,第491页。
6、怀爱伦 著,《历代愿望》(山景,加利福尼亚:太平洋协会出版社出版,1898年版),原文第204,612,409,309页。
7、马丁路德 著,《路德全集》:魏玛版(斯图加特:梅茨勒出版社,2005年版),第31卷/II,第439页。



响应与分享

1、普遍对“义”的理解与《圣经》中所说的“上帝的义”有何不同?
2、上帝的义怎能比世界的义更重要呢?我们应如何向我们同时代的人,无论老幼,去解释这个问题?
3、耶稣对上帝和人类的理解与祂那时代和我们现代的理解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