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问答
客旅与寄居者

我很少听到有人称信徒为在世寄居的人。难道那不是一个很好的圣经比喻/形象吗?

  它曾经一直是一个宝贵的圣经形象,来称呼上帝的子民。现今的趋势却使用那些不太宗教化的旅行概念。我认为这与世俗主义和政治正确性有关。因此,我们会谈到“我的人生之旅”——一件私人的事情。让我来探索上帝子民有寄居者形象的一些主要组成部分。

  1. 移动的子民:寄居者的形象浮现在圣经中,乃是在人犯罪堕落的背景下。因为人类背叛,上帝“打发(驱逐)他出伊甸园去”,离开了生命树(创3:23)。圣经甚至说上帝“把他赶出去了”(第24节)。这个动词garash(驱逐),与上帝把罪恶的迦南人从他们的地撵出去时使用的是同一个动词(例如出33:2;书24:18;诗78:55)。在人类堕落后,人便失去了他们的地,并朝向一个有敌意且几乎不毛之地(创3:17-19)前进。两个基路伯“把守生命树的道路”(第24节)。从那时起,人类就像寄居者一样,在本不是他们的地上生活。这一形象特别是适用在先祖(创15:13;35:27;47:9)和离开埃及的以色列人身上。甚至在上帝的子民已经居住在迦南地时,祂仍说他们在祂所赐给他们的地上是寄居的(利25:23)。大卫也重申了这个事实(代上29:15;诗39:12)。上帝想给他们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即以赛亚所说的“新天新地”(赛65:17)。

  2. 寄居者与身份:外地人是很难隐瞒他们的身份的。他们与当地人在服饰、说话方式、及饮食上,都有所不同。当应用到信徒身上时,这个形象传递了一个理念:上帝的百姓在地上的万国中是奇特的。因为基督,他们是寄居的。基督付上祂牺牲的死为代价,呼召他们成为寄居的;呼召他们虽在这个世界上,却不属于这个世界;呼召他们要成为圣洁(来11:8;彼前1:17,18;约17:14-17)。祂是最出色的寄居者,并且成了寄居者人生的“道路”(约14:6)。基督徒作为天上圣城的公民,蒙召要藉着他们的言行举止来表现出他们天家的价值观。作为外国人和寄居者,他们不应被罪恶本性的欲望所控制(彼前2:11),而“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彼前2:12)。他们在罪恶与受苦之地寄居时经历试炼,然而上帝却鼓励他们要坚持到底(彼前1:6,7)。

  3. 寄居者与希望:上帝的子民有寄居者的形象,也含有末日的成分。寄居者的行程不是一段随意的旅程;它是有特定目标的。亚伯兰出去“朝向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来11:10)。寄居者的终极目的地是上帝的居所——能引到所有地方之处。寄居者盼望自己能在宇宙敬拜的中心,以崇拜和感恩之心在他们的创造主和救赎主面前下拜。这将在基督复临时发生,祂必实现祂对门徒的应许,带他们回祂父的家(约14:1-3)。现在,寄居者朝着天上的圣城、更美的家乡(来11:16)旅行,藉着对上帝应许的信心而拥有那个特定的目标。至于之前世代的客旅,经上说:他们“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第13节)。寄居者以绝对的信心仰望上帝的应许。同时,他们也告诉别人他们是寄居的,并邀请别人也加入他们的旅行,到上帝所居住的宇宙中心去。



安吉尔.曼纽尔.罗德里格斯曾是传道人、教授兼神学家,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