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保持警醒

要為凡事做好準備,即或是令人震驚的事

安東尼.肯特



  185年以來,聖經學者一直專注於馬太福音25:1-13,為要明白當耶穌忠心的子民在等候祂復臨之時,祂對他們的期望是什麼。在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整個歷史中,這段經文始終都是本會的思想與見證的中心。在此我們將帶來一篇對明白這個關鍵的聖經故事的有思想深度且實用的指引。這篇文章源於2017年3月在美國馬里蘭州斯潘塞維爾復臨教會分享的一篇講道。——編輯



  2011年4月29日,你在哪裡?

  你或許還記得……那天有一個英國皇家婚禮。我不得不告訴你——那一天,在全世界的許多地區,電視上似乎沒有別的!

  誰是新娘?凱特.米德爾頓。

  誰是新郎?威廉王子。

  但是,誰是婚禮上的明星呢?皮帕.米德爾頓!她是新娘的妹妹,是伴娘。

  耶穌曾講過一個比喻,其中的十個伴娘是這個秀場的明星。

  說實話,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比喻,不是因為它是一個“壞”比喻,而是因為其中充滿了驚訝。要為令人震驚的事而作好準備。最好要鎮靜,作好準備!在一些翻譯版本中包括這個警告:“要保持警醒!”

  聖經以很精練的話——只有13節經文,馬太福音中170個希臘原文字——就刻畫出了這個非凡的畫面。我們絕大多數人都能記住其中很難的對話和所激起的情緒——例如恐慌、焦慮之類的情緒。當我們閱讀這個比喻時,我們自己在因自己的笨拙而感到尷尬。

  青少年酷愛用“哎呀,那是怪怪的!”來形容一件特別尷尬的事。這個比喻描述了亙古以來最為怪怪的事件。

  “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太25:1)。

  “那時”

  我們想知道“那時”是什麼時候?在馬太福音24章中,有一個關於耶穌復臨前世上將要發生之事的形象的描述。

  馬太福音25章描述了耶穌復臨前教會內發生的事情——在耶穌緊密的跟隨者之間,就是那些在祂婚姻筵席上的人。這個比喻是關於二十一世紀的門徒訓練的。

  這個比喻在開篇時有一個非同尋常的與時間有關的短語:

  “天國好比(天國好像)”

  在之前的馬太福音13章中,有一系列的比喻都是以“天國好像……”為開頭的。

  麥子和稗子

  芥菜種

  地裡藏寶

  貴價的珠子

  撒網

  但是馬太福音25章中的這些比喻是獨特的。當耶穌講述這些比喻時,馬太是以將來時態記錄的。它們乃是在描述在耶穌復臨前夕,教會所要發生的事情。

  因某種理由,這個比喻被許多基督教人士大大地忽視了。事實上,一位作者論到所有的學者寫道:“顯然,有些學者不關心這個比喻,因此這個比喻常被遺漏或輕視。”1

  並且倘若我們真地誠實的話,我們中也有許多人並不關心這個比喻。



“任何事都不能使聰明的童女偏離他們唯一的目的: 點燃火把,迎接新郎!”
  這個比喻有個尖銳之處。這個比喻如此尖銳,以致它在一開頭就有一個警告的信息:

  “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第2節)。

  這個比喻看似很令人驚訝、震驚,因為它有一個總結,預備讀者能為給他們預備的驚訝做準備。2它更像某個電視或影片內容中出現的警告:“建議觀眾自行判斷”。

  耶穌所講述的這個故事中第一個令人吃驚的地方是關於新娘的,或為更精確地說,誰是新娘?故事中並沒有特殊提到新娘,但新娘是有的。

  更進一步說,這個比喻並不稱作“姍姍來遲的新郎的比喻”,或是“半夜來臨的新郎的比喻”,而是我們所熟知的“十個童女的比喻”。伴娘是關注的焦點。

  這本身也說明瞭這位偉大的講故事的人耶穌的某些特點。祂的目的從不在祂自己身上,而是在別人身上。甚或是在祂的婚禮上,祂也把重點放在了別人的身上。

  另外,也沒有提到任何賓客。確實有一個身份不明的“半夜的呼聲”在宣告新郎的到來,但整個故事的焦點卻是在伴娘身上。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這個比喻是無處可藏的。只有一個選擇:這個比喻的讀者只能是伴娘。

  再一次,倘若我們誠實的話,看似性別並不是這裡的議題。這裡所描述的特徵並不僅限於年輕女性。這十個人的特徵顯明在全人類、所有國籍和所有文化中。

  在十個童女中,有五個是聰明的,或如一些解經家對她們的描述“深思的”3或“明智的”4。

  其餘的五個則被形容為愚拙、不明智、粗心的,甚至有許多解經家說他們是愚蠢的。

  如果當我們讀到這個比喻時,我們試圖認為“哦,沒什麼大不了的”,要思想懷愛倫所寫的話:“這個比喻已經並將要一字一句地應驗。”5

  於是,真實的比喻開始了:“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第3節)。

  那些燈是什麼?

  據最權威之一的解釋是:“這裡的燈不是小型、手提式的希律時代的、只能發出微光的燈,而是火把。”“在較貧困的村莊中,這些火把可能是由帶油的布條纏在木棍上而製成。”6 “一些學者認為,這些火把在被重新纏上更多帶油的布條前,只能燃燒15分鐘。”7

  關鍵是這些燈很亮,但卻不持久。這個亮光的作用不在於給新郎在黑暗中照亮,好讓他能找到正確的路。“這個亮光是為一個隆重到來的場面而設置的:新郎將被照亮,成為關注的焦點;這是他榮耀的時刻,他要上路去迎娶他的新娘。”8

  許多人用壯觀的煙花來迎接新年的到來,與此類似,伴娘也要用她們所能聚集的最亮的光來迎接新郎。“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裡”(第4節)。

  一些學者確信:火把是配有盛油的器皿的。比喻中沒有清晰地講明那些愚拙的童女是沒有帶器皿,或是更可能的是,她們帶上了器皿,卻沒有事先盛滿油。9

  故此,倘若她們帶了器皿,她們器皿裡面裝的也只是之前使用過後所剩下的少許油。他們沒有作準備。

  這些配備的盛油器皿或罐子是經過設計的,好讓這些燈或火把能實際蘸到盛油的器皿或罐子裡,使火把上能有充足的油。這些布料將吸收油,像海綿被浸泡一樣,或許比餅乾泡在牛奶裡更好。

  “新郎遲延的時候,她們都打盹、睡著了”(第5節)。

  在我們所分享的那麼多有關伴娘的信息後,我們得到了第一個有關新郎的細節。因此,我們要問:“這位新郎是誰?”

  新郎的身份是很明顯的。所有的事都指向了耶穌。這個比喻的內容是無可質疑的:很明顯,新郎是耶穌。

  我們也被所描述的遲延的事所吸引了。它抓住了我們的注意力,因為我們不禁會把自己帶進這個故事中。我們在等候這位新郎,不是嗎?我們在等候耶穌復臨。我們就在其中!你我都在這十個人之中。

  “倘若新郎能按她們所預期的來到,那麼所有的童女就都能為新郎的到來作好準備,但是新郎的遲延是很正常的,她們應該預料到;這便給了我們一個清楚的警告,即耶穌應許的復臨也許會遲延——或許對那些期望天國會立刻降臨的耶穌的第一批門徒是這樣,當然也有那些對耶穌沒有在西元70年聖殿被毀時復臨而感到失望的人。”10

  雖然降臨或許會遲延,但還是必然要發生的。耶穌應許祂必帶著能力和極大的榮耀回來!

  “她們都打盹、睡著了。”那些聰明的,預備好的人不是超人,或超級英雄。創造主在設計人體時就是在疲乏時要睡覺。要謹記:賜給人類安息日供人休息的正是這同一位新郎。

  這節經文在此很坦率。她們睡著,並不是因為她們已放棄了他們的信心或信心變得冷淡了。童女的睡著——全部十個人——是人類正常生活的節奏。我們不能因她們在半夜睡著就給她們定罪。這些正直的人還能在什麼時候睡覺呢?在半夜睡著並不是罪。

  “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 ”(第6節)。

  我們大多數人都暗自想知道:“什麼事件是從半夜開始的?”

  感謝現代科技,一些體育迷會觀看在半夜開始的體育項目,但只因為這個體育項目是在世界的另一邊、在主辦地是合理且“期待”的時間進行。

  活動約在半夜結束,或我們如此假設。婚禮和派對常常在半夜時結束。我們中也有些人會熬到半夜來迎接新年,但明智的人會在此之後馬上去睡覺。

  有任何人曾參加過在半夜才開始的婚禮嗎?你會在半夜去參加教會董事會議嗎?其他宗派可能會有半夜崇拜,但不是復臨信徒,因為我們是相信健康改革的信徒!

  被譯為“半夜”的這個詞實際上在希臘原文中是不太精確的:這個詞更像是“在夜晚的中間時段”或“進入晚上很久”11。

  但無論是在幾點——在一個瞬間的宣告下——呼籲十個童女要行動起來,即或是在半夜。她們之前可能會很困倦,但不是現在!

  但正如我們所說的那樣:“時光的流逝看似在這個故事中並沒有起到重要的作用; 火把的熄滅從愚拙的童女沒有帶油時就已經註定了。”12

  像我一樣,你可能會想到在一個多世紀前,在一次巨大災難中沉沒的偉大的遠洋客輪“鐵達尼號”……除了鉚釘之外,船上大部分的建築材料都是最高質量的。建築工人只能得到質量低劣的鉚釘。因此,要把各部分固定在一起的鉚釘,並沒有把各部分固定在一起。在那種情形下,問題不是鐵達尼號會不會沉沒,而是何時會沉沒。

  現在來到了故事的決定性時刻:呼聲響起了!

  對於復臨信徒來說,這個短語充滿了深奧有力的寓意。作為一個盼望耶穌在1844年復臨的餘民來說,“半夜呼聲”的概念一直是我們歷史的中心,甚至我們給雜誌命名為《半夜的呼聲》。

  “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愚拙的對聰明的說:‘請分點油給我們,因為我們的燈要滅了’”(第7, 8節)。

  幾年前,我在斯洛文尼亞舉辦佈道會。我抵達後,感受到了時差對我的影響。我在白天努力地工作,站在人前講道確實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在睡覺的過程中,我知道我會睡得很香。就在我上床睡覺前,我得到了一個奇怪的提示:給你的手機充電。我看了看我的手機,看到手機還有一半的電,心想那些電就足夠了。我明天晚上再充電吧!於是,我上床睡覺了,並睡得很香。次日早晨,在佈道會上講了幾個小時道之後,我的手機突然響了,並且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的父親——在澳大利亞,遠在千里之外——去世了。

  我很快就發現只有一半電的電池沒電得是那麼快。正當我要說話,要被安慰且要安慰家人時,我的手機沒電了。我必須要制定緊急的旅行計劃,但我的手機卻一點電都沒有了。

  讓我們再多說一些這個比喻的關鍵人物:

  “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

  那五個被我們稱為“愚拙的”都認識新郎。他們不只是知道他而已,他們認識他。他們在等候他,支持他。更進一步說,他們與那些被我們稱為“聰明的”有關係。他們不是好爭辯的或帶有破壞性的。他們並沒有攜帶滅火器或水或防火沙桶。他們無意要阻止或妨礙。事實上,所有該有的裝備他們都有;他們有燈!但是他們卻缺少了那個重要的成分:油。用一個更為熟悉的比喻來說就是:他們有車,卻沒有汽油。

  他們在這整個的計劃中只有一個工作,就是短暫的職任。就如打擊樂器在整個管弦樂隊中一樣——三角鐵或鼓只能在正確的時刻敲打一下——演奏者必須與鼓和鼓槌這兩個要素相協調。但是現在我們有鼓槌,卻沒有鼓!每個人都在等著那果斷的一擊——管弦樂隊的其他演奏者在等著它;指揮者在期待它;就連觀眾也在期望它。然而卻無聲無息。

  兩週前,我在聆聽我們教會的風琴演奏者彈一首我熟悉的優美樂曲,來結束那次的崇拜聚會。我知道他要演奏的那個低音譜子,因此,我邊坐便等著,於是他演奏了那個曲子。在那個時刻,你會感到那首樂曲不只是入了你的耳,而是進入了全身。

  但是我們都知道事情沒有如期而至的希望破滅的沮喪。我們因那些沒能達到我們合理要求之人所說的沒有價值的解釋而感到局促不安。你也知道太多未準備好的學生企圖嘗試的路子,他們會說:“我的作業被狗吃了!”

  正如一位作家所說:“這不只是缺乏計劃,而是純粹地疏忽。”13

  借用舊約先知以賽亞的話說: “(他們)都是啞巴狗,不能叫喚”(賽56:10)。

  眾所周知的復臨教會佈道家馬可.芬尼論到這個時刻,他寫道:“所有的童女都活在上帝國度的邊緣;是的,他們在半夜都睡著了,但是那些愚拙的似乎在事情發生之前的白天也在睡覺。”14“愚拙的童女相信他們過去的經驗,以為他們已擁有了所有他們屬靈生活的必需品。基督徒愚蠢的頂點乃是忽略個人心靈的培養,並相信一切都還好。愚拙的童女忽視了培養他們的心靈。”15

  懷愛倫寫道:“愚拙童女所代表的一等人並不是假冒為善的人。他們重視真理,他們曾經擁護過真理,他們也曾與相信真理的人親近,可是他們自己卻未曾順從聖靈的運行。他們還沒有掉在那磐石──基督耶穌上,”16

  他們處在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時間。他們是有關聯的;他們擁有所有正確的裝備。但他們缺少了什麼。

  “‘不’,他們回答說:‘恐怕不夠你我用的,不如你們自己到賣油的那裡去買吧!’”(太25:9)。

  或許令我們有點震驚的是,那些聰明的童女沒有分油給他們。他們似乎都沒有檢查一下他們是否有多餘的油。或許他們不用看也知道他們油的狀況。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我們的車裡還有多少油。我們知道我們的房貸或銀行賬戶的狀況。

  但是,我,我們是否知道我們屬靈的油表,正如我們知道我們車子的燃油表數值一般呢?

  我還記得我曾帶領過一組青少年查經。我渴望聽到他們對這個比喻的觀點,因此,我們一起誦讀了這個比喻並共同討論。

  我問他們有關聰明的童女沒有分油這件事。一個十五歲少年的回答強調說:“既然愚拙的童女有足夠的機會獲得充足的油,那麼聰明的童女為什麼需要分給他們油來危及到自己去參加筵席呢?聰明的童女為什麼就應該為他們而冒險失去天國呢?”

  這點說得很好!這個賭注太大了!

  更確切地說,童女所使用的那種燈或火把,使他們實際上無法分油。把一個輪胎裡的氣分給另一個輪胎也是極為困難,甚至是不可能的。正如在考試期間借別人筆一樣,那是不可能的。

  一位作者做出了這樣有助益的觀察:“考慮周全的人並沒有責備那些疏忽的人,也沒有定他們的罪。”17他們沒有花時間這樣做。任何事都不能使聰明的童女偏離他們唯一的目的: 點燃火把,迎接新郎!

  “他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第10節)。

  因此,愚拙的童女半夜出去要買油。我們可以想像他們到了各種地方。比喻的內容使人很難想像有什麼店鋪會在半夜開門賣油。或許他們會去尋求幫助,瘋狂地去拜訪熟人,設法、甚或是懇求要借些油!

  正在那時,新郎來了。

  與長時間的遲延相比,筵席開始得卻非常迅速。不但筵席開始了,而且更重要的是,門還關上了!

  這使你想到了什麼?

  前一章,耶穌在另一個故事中提到了關上的門——挪亞時代(太24:37-39)。

  這是顯然是極為重要的。

  “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說:‘主啊,主啊,給我們開門!’”(太 25:11).

  聖經沒有說明愚拙的人是否買到了油,因為它已不再重要。他們可能來時帶了許多東西,但一切都太遲了。火把的所有目的都已結束。那個盛大、勝利到來的場面已經結束了。

  正如體育教練有時所說的:“你可以回到一個地方,卻無法讓時間倒流。”

  “他卻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認識你們’”(第12節)。

  在第11節中,愚拙的童女請求——或許是懇求——開門。但是卻沒有人給他們開門。甚至新郎都沒有出來和“其餘的童女”說話,但很明顯,他是隔著關閉的門跟他們說的話。   一位作者提醒我們:伴娘角色的主要資格之一乃是他們必須是新娘或新郎的未婚朋友或親屬:“沒有配備油這個相對微不足道的失誤乃用來代表一種在根本上錯誤的關係;他們不是耶穌真實大家庭的一份子。”18

  新郎卻回答說:“我不認識你們。”

  這是最令我們不安的時刻,但卻是我們最應該仔細聆聽的時刻。

  “有些屬靈的決定只能被形容為愚蠢。成為基督徒這項決定將被一些人——但不會是太多人(接近這個比喻的意義)——形容為一個愚蠢的決定,”19

  “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第13節)。

  因此,我們來到了耶穌比喻中我們應汲取的實際教訓。

  換句話說:“要保持你的信心。保護、維持並培養你的信心。”

  我們藉著保持警醒而盼望。當我們盼望時,我們就活在喜樂的期望中。在懷疑者看到我們警醒時,這點會遮蓋住我們可能會感到的尷尬。

  當我們警醒時,我們渴望耶穌的復臨;當我們警醒時,我們向耶穌禱告,也藉著祂禱告;我們默想耶穌。我們沉浸在祂裡面。

  當我們警醒時,我們查考聖經,並渴望聆聽耶穌的話語。當我們警醒時,耶穌便自然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在每個十字路口和我們人生的彎路上陪伴我們、注意我們、引導並保守我們。

  當我們警醒時,我們的觀點、價值觀和異象就更接近耶穌的觀點、價值觀和異象。

  故此,我要引用耶穌自己的話作為結束:“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太25:13)。



1 Klyne R. Snodgrass, Stories With Intent: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Parables of Jesu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8) p. 505.
2 比喻的重要內容和實際故事的開頭都從第3節開始(John Nolland, The Gospel of Matthew Commentary on the Greek Text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5, p. 1005)。
3 Frederick D. Bruner, Matthew: A Commentary, vol. 2: The Churchbook Matthew 13-28,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4), p. 544.
4 R. T. France, The Gospel of Matthew, NIC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7), p. 948.
5 《復臨評閱與安息日宣報》,1890年8月19日。
6 Craig S. Keener, A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Matthew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9), p. 596.
7同上,第596頁。
8 Nolland, Matthew, p.1004.
9同上,第1006頁。
10 Keener: Matthew, p.597。
11 Nolland, Matthew, p.1007。
12同上,第1006頁。
13同上,第1005頁。
14 Mark A. Finley, Revive Us Again (Nampa: Pacific Press, 2010), p. 49.
15同上,第53頁。
16懷愛倫,《天路》(又名《基督比喻實訓》或《隱藏的珍寶》),原文第411頁(第二十九章,第9段)。
17 Bruner Matthew, p.548.
18 France Matthew, p.950.
19 Brune Matthew, p.544.



安東尼.肯特是全球總會傳道協會副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