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當時與今時的合一(第二部分)

一項在使命與信息中合一的神聖運動

馬可.芬尼



這是兩部分為一系列的有關教會合一內容的第二部分。“當時與今時的合一”的第一部分已在《復臨信徒世界》的三月刊中刊登過。——編輯



  當基督親自設立十二門徒時,祂就親自組建了教會,以便在基督離世之後得以繼續進行祂在地上的工作。 “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祂就設立了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可3:13, 14)。 1

  在他們被設立後,十二門徒就成為了早期教會的屬靈領袖。他們的按立在基督完成上天對這個世界使命的計劃上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教會的組織結構繼續擴張,並在基督教早期的幾十年間發展得更加完全。在使徒行傳一卷書中,教會組織對教會的合一來說是最重要的。沒有組織,假教師就能夠很輕而易舉地強行控制教會的信息,並轉變她的使命。基於上帝聖言的聖經真理信息就會被扭曲,並會削弱基督的使命。

職能與培養

  讓我們簡單扼要地回顧一下使徒行傳一卷書中的教會組織,並要注意她在培養信徒屬靈生命、保存教會信息、培養教會使命上的職能。

  在使徒行傳1章中,有120名信徒團結在一起在樓房上相聚,並祈求聖靈的沛降(第14, 15節)。他們在對基督的愛中合一,並委身於祂的教訓。他們的心中充滿了要與每個人分享祂愛的勢不可擋的願望。聖經記載,他們都“同心合意地”尋求上帝聖靈的沛降和向世界傳揚福音的能力(第14節)。

  在這章結尾處,一個潛在的問題出現了。由於猶大的背叛和死亡而產生的職位空缺需要補上。早期教會想到了兩個候選人。這可能會導致問題。新約的信徒們可以輕易地擁護他們認為上帝想要放在那個位置上的人選。然而,他們一致同意,要在這件事上尋求上帝的智慧(第24節)。他們選定了一個辨別上帝心意的程序,並一致放棄他們自己的確信,接受這次的結果。甚至在教會的萌芽時期,她還是為合一與使命的緣故在學習順服的功課。

  在使徒行傳2章中,在五旬節當天就有三千人受洗。他們與教會合一,並恆心持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並祈禱(第41, 42節)。那些受洗者成為了一個有組織的運動的一部分。

  根據使徒行傳6章,當教會增長時,她面臨了新的挑戰。希臘寡婦們在食物的分配上沒有得到她們應得的部分。他們再次展開了公開的討論,並一致同意瞭解決方案。他們選舉了一個執事代表團。這些執事要為有需要的希臘寡婦服務,並在危機之時維護教會的合一。他們被選舉,乃是因為他們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並被上帝的“智慧”所引領(徒6:3)。

  在早期教會發展的每一階段,教會都為了培養正在成長中的教會、維護她的教訓、培養她使命的緣故,而改善了其組織結構。

一位教會代表

  使徒行傳9章記載了使徒保羅的悔改。在他去往大馬色路上悔改之後,聖靈便立刻帶領他去到亞拿尼亞,一位教會的代表那裡。此時,聖靈沒有把他引到曠野獨處,或立即差遣他去佈道。反而,聖靈引導保羅與一位上帝教會的代表接觸。這樣做的一個原因乃是要闡明教會組織和權威的重要性。

  在《使徒行述》中,懷愛倫解釋到:“這樣,耶穌就尊重了自己所組織之教會的權威,使掃羅與祂所指定地上的代理人接觸。”2 亞拿尼亞培植了保羅的信仰,並進一步教導他上帝教會組織的計劃。

  在使徒行傳15章中,新約教會在其發展中面臨了一個關鍵時刻。一個有關接受了基督的外邦信徒應與猶太傳統,尤其是割禮之間採取怎樣關係的爭議興起了。這並不是一件小事。猶太信徒已實行割禮上千年;割禮是他們身份的一部分,並且已經深植在了他們的文化中。因此,保羅和巴拿巴與這些猶太領袖“大大地紛爭辯論”(徒15:2)。他們一致同意要把此事帶到耶路撒冷大會上。整個教會接受了大會的決定,此行動給信徒帶來了合一。

合一與降服

  當個人把自己降服於教會整體的權威之下時,就會帶來合一。關鍵點不在於所做出的決定,而在於做出此決定的過程。一個複雜的問題從地方教會被帶到一個更大的管理機構。領袖和信徒們都一致同意接受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

  懷愛倫以先知的洞見,用這些尖銳的話描述了耶路撒冷大會所有的權威: “此時此際一切的爭論均須停止,直等到全體大會作出最後的決定。那時大會的決定必定為全國各地的教會所普遍接受。”3

  由於雙方都願意接受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因此困擾著基督教的一個極為困難的問題就得以解決了。這個問題雙方都有人堅信,但為了上帝使命的緣故,大多數的人都甘願接受一個領袖代表團的決議。

  這個從不同教會而來的代表所組成的信徒大會,給基督的身體帶來了合一。他們再度把中心放到了對上帝來說最重要的事上:拯救失喪的人。

  試想一下,倘若使徒行傳餘剩的部分都花在討論歸向基督的外邦人受割禮一事的不同爭論上,情形將如何呢?想像一下給教會增長所帶來的悲劇性影響及在這件事上所要有的無休止的爭論。然而,新約教會很明智地接受了更大團體的決議——教會的總會——並激昂地帶著使命前進。

  在使徒行傳20:17-32中,使徒保羅教導教會的長老既要建造,又要守護上帝的羊群。他勸勉他們,教會組織和按手牧者的職能之一,乃是要保護教會遠離假教師,並要保守教會集中在她的使命上。

教會組織:一個合一的必要因素

  新約教會在他們對基督和祂的現代真理、預言信息、對世界的使命和靠上帝的能力而建立起來的教會組織的獻身中合一。倘若個人的見解或喜好被置於基督有組織的教會權威之上的話,我們就會處於一種非常災難性的急劇下滑的狀態中。

  懷愛倫清楚地說道:“若是撒但的努力真能成功,在最需要完密組織時,混入我們中間從事破壞,那麼他將如何洋洋自得啊!我們要保持陣線的完整,使那經過精謹努力所建設之組織的制度與規律不致有破壞之虞。”4

  基於聖經原則之上的教會組織及其所有的方針,在使基督的教會合一的事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是要藉著有權威的領袖進行專制的裁決,教會的方針乃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共同協議。它們要藉著廣大領袖代表的基礎而得以發展起來。

  教會的政策不是絕無錯誤的。它們是可以改變的——有時也確實改變了——然而,它們代表了在一定時間內代表團的最佳判斷。它們是受聖靈所引導的協定,決定了教會向前發展的最佳方式。不應把它們與救恩或永恆的聖經真理等同起來,它們乃是把教會凝聚在一起的內聚要素之一。

政策:彼此間的一致建立在信任上

  聖經在十分之一的教訓上是很清楚的,但是它並沒有記載從地方教會到區會、聯合會和分會的什一百分比。這些決定都是由委員會來制定的。倘若每個教會或地方區分都自己決定要保留多少並要上繳多少什一的話,情況將會怎樣呢? 教會就必遭受財政上的災難。教會作為世界型團體的運作能力就會被嚴重地削弱。

  在此有另一個基於信任的共同協議的例子。基督復臨安息日教會有基本信仰28條。為什麼不是25條或30條呢?事實上,基本信仰第28條只是在近期才加入到教會的基本信仰列表中的。倘若每個區域都自行決定他們認為適合於當地文化和區域的基本信仰,而省去其他條,結果將會如何呢?在此,問題不在於基本信仰是否是聖經真理,而是決定什麼是基本信仰,並且要包含多少條?這是負責的教會領袖在全球總會大會上一致同意的決定。

當我們有分歧時

  聖經是上帝永恆不變、有權威的真理的啟示。在政策原則的發展上,聖經要引導教會。教會領袖的角色乃是要忠於這種神聖的託付。誠實的人看問題也會有所不同。在這些例子中,福音邀請我們要彼此尊重。但是有一件事是很明顯的:福音也同時要求我們要把教會合一放在首位,並尊重團體的決議。教會的合一是接近上帝心意的,教會組織是新約聖經中的一個核心真理。

  沒有教會組織,我們就會出現堂會自主體系的神學的多元化、削弱的使命與組織的混亂。懷愛倫響應了這個關鍵性的想法:“上帝已命定從各地教會派遣出席總會大會的代表具有權柄。”5

  教會合一是一項清楚明確的合乎聖經的教義。忽視或輕視全球總會全體代表的決議,會製造不合一,並會傷上帝的心。

合一與獻身於基督

  當自我降服於基督之時,當我們藉著聖靈的引導、在聖經真理中合一之時,當我們把使命放在首位並被感動上帝之心的事物所感動之時,當共同協議或教會政策起到了教會管理和權威體系根基的作用之時,教會的合一才能得到維護。忽視合一的四個方面中的任何一個都是在邀請不團結、瓦解聖經真理並曲解使命。貶低教會組織或權威乃是要使教會混亂,並從根本上腐蝕教會的使命。

  當我們在宣揚基督的信息、完成基督的使命、維護基督的教會之時,惟願我們能被基督的靈所充滿。那時,唯有那時,教會才能興起完成她的使命,並向一個等候的世界和正在觀望的宇宙彰顯上帝的榮耀。


1 懷愛倫,《使徒行述》,第二章,第3段。
2 同上,第十二章,第30段。
3 同上,第十九章,第7段。
4 懷愛倫,“論獨斷之誤",《教會精選》(第三輯),第5段。
5 同上,第14段。



馬可.芬尼於2010年退休前擔任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全球總會副會長。在之前的近四十年中,他曾是傳道人、佈道家和媒體事工領袖。他現在擔任全球總會會長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