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
祂也能體會

死亡在上帝心中沒有位置

傑拉德.克凌貝爾

  歌唱者的哀號與笛子演奏者的刺耳曲調打破了一天的沉寂。當耶穌進入拿因城時,空氣中彌漫著死亡的氣息。路加醫生稱之為“城”(路7:11),但實際上,這裏只有一些加利利人簡陋的房屋,是用粗糙的石頭與木制框架建成的平房。拿因城位於迦百農西南約32公里和拿撒勒東南約10公里處。住在拿因城的人並不屬於猶太社會的精英分子。與許多生活在公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的人一樣,他們勉強維持生計,並常被無情的羅馬佔據者壓榨。拿因並不是一個能夠找到希望的地方。

  然而,就在那個特別的早晨,在最沒有希望的情形下,希望決定造訪拿因。希望在一次送葬過程中顯出來了。

一位可以觸摸的上帝

  耶穌在地上的事工以一事實為標記:活的道──那曾說要有宇宙和銀河的上帝──成為了我們中的一份子。經過三十多年的生活,耶穌明白生活在祂身邊之人每日的掙扎。當祂在拿撒勒的木匠舖中工作時,祂也體嘗了那些掙扎。

  路加告訴我們,耶穌並不是獨自進入拿因城的。祂的門徒和大批曾目睹祂醫治病人並聽到祂以他們前所未聞的方式教導上帝之道的群眾跟隨著祂。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大型的殯葬隊伍離開村莊去到拿因的墓地(路7:11,12)。公元一世紀,猶太人的葬禮儀式要求死人必須在當天下葬。通常要膏抹屍體並用裹屍布纏裹,然後用一塊厚木板抬到位於城外的墓地。一般家人會為死人哀哭30天。

  但是死亡並不是件正常的事。死亡是撒但聲稱掌管地球的方式。我們每次面對死亡之時,我們都會再次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犯罪墮落、需要救贖的世界中。當我們不得不看所愛之人最後一眼時,我們的眼淚反應了我們體會到的痛苦和損失。

  耶穌進入拿因城之前,祂一定已體會過由死亡而導致的毀壞與悲痛。從福音書的記載可以看出,耶穌從埃及回來後,祂的父親約瑟就早早去世,耶穌便失去了父親。1耶穌甚至很可能認識死者和他的家人,因為拿因離拿撒勒很近。然而,耶穌對死亡與損失的熟悉並沒有讓祂對那些正體會這損失之人的痛苦漠不關心。創造主絕不會漠視受造者的痛苦。

  當耶穌遇到送殯的隊伍在去往死者最後的安葬之地時,路加記載了三個步驟的反應。耶穌看到,祂動了慈心,然後祂開口說話(13節)。當耶穌對那個傷心的寡婦說“不要哭”時,我們怎麼看?人們常說,說話是不值錢的,所以人們或許會對耶穌的話感到驚訝。在面對死亡時,我們都會哭泣(包括耶穌,參閱約 11:35),但是耶穌不只是說話,祂也行動。

行動的上帝

  當耶穌靠近抬著死屍的木板時,眾人都屏住呼吸。當祂摸那個年輕人,“他母親獨生的兒子”(路7:12)之時,所有的活動都停下了。摩西律法禁止觸摸死屍,摸死屍會導致禮儀上的污穢(民19:11,16)。摸了死屍的人不能來到上帝的面前。

  但是耶穌不僅摸了,祂還帶著權威與確信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路7:14)。那時似乎沒有人敢呼吸或出任何聲音。我想像到耶穌發出命令後的沉默。然後事情就發生了,先是不知不覺的,後是更加清晰的。耶穌那音樂般的聲音能賜死人以生命。那曾說“要有光”的聲音,給送葬隊伍徹底的黑暗帶來了光明。那位少年人坐起來並開始說話。耶穌幫助他從葬禮的厚板上下來,並把他帶到了哀哭的母親身邊。我們並沒有讀到快樂的擁抱與大聲的讚美。路加簡短的記錄並沒有給我們所有的細節,然而當絕對不可能的事成為了明確的事實之時,我們卻能夠感受到神性。

  當上帝看到死亡時,死亡通常只能退避。當上帝看到損失與痛苦時,祂對我們的心低語說:“不要哭”。當人群看到這個神蹟時,他們震驚了。驚奇和恐懼充滿了圍觀者的心。這種驚奇促使他們歸榮耀與上帝。人們普遍認為在他們中間興起了一位大先知,並且上帝眷顧了祂的百姓(第16節)。前者指向了兩位舊約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他們也曾使兩位愛子回到了他們母親身邊(王上17:21-23;王下4:31-35)。後者則更接近真理——儘管還沒有人能明白這個事實:上帝不只是已經來到短暫地眷顧百姓,還已經承諾眷顧到永永遠遠。

體會人痛苦的上帝

  耶穌在地上短暫的事工中,不止使一個人從死裏復活。這些神蹟切實表明了祂戰勝黑暗權勢的能力。這些神蹟在講述這位創造主的話就是生命。在作出重要神學聲明的同時,它們也向我們顯明了得勝的上帝也能體會人的痛苦。

  我很喜歡懷愛倫在對這個故事的看法:“在拿因城門口,站在那悲傷的母親身邊的耶穌,現今依然停在每個守靈哀哭的人旁邊。對我們的悲傷,祂極表同情。祂那愛人憐憫人的心,是一顆永不改變的仁慈之人。祂叫死人復活的話,先知不比祂對拿因少年說話時少一分效力。祂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28:18)。這權柄絕不會隨歲月而消逝,也不因祂豐滿盈溢的恩典不住地沛降而耗盡。對一切信靠祂的人,今日祂依然是活的救主。”2

  上帝與每位悲傷的父母一同悲傷,與每位哭泣的丈夫或妻子一同哭泣。上帝曉得每位弟兄、姐妹、叔叔、阿姨、祖父或祖母因死亡而經歷喪亡的傷痛之心。上帝知道,於是祂便為不可能的事做好準備。永生與在復活的清晨醒起對祂來說不是件大事。你可以去問在拿因城入口處高喊讚美的那位母親;可以去傾聽當馬大和馬利亞擁抱拉撒路之時的喜悅。復活的那日已臨近,就在眼前了。你能想像:當“不再有死亡”(啟21:4)時,眼淚和悲傷將只是模糊的記憶嗎?

1 我承認約瑟不是耶穌肉身的父親。但是當耶穌來到此世時,約瑟卻蒙天父上帝的呼召來保護並照顧這位神人耶穌。
2 懷愛倫,《歷代願望》,第三十二章,第17段。

傑拉德.克凌貝爾是《復臨信徒世界》副編輯,他期盼復活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