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动荡世界的希望

马可.芬尼

  不管我们面临何种挑战,总有一样东西可以激励人心,并激励我们不断向前:它的名字叫做希望。希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战胜生活中所有的挑战,只为得到更美好的明天。它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方向,因为我们知道新的一天即将来临。即使我们处在生活中的最低谷,我们仍然有最好的盼望。它似乎超越了现在和将来。它使我们在现今所处的黑暗中仍拥有信念、信心、希望和盼望,让我们相信明天的阳光会更加耀眼夺目。

  撒母耳.斯迈尔斯是这样说的:“希望如同太阳,当我们向它奔跑的时候,它使我们摆脱重担下的阴影,将其抛在身后。"罗马政治家普林尼曾说过:“希望是支撑全世界的支柱。”他说的没错。没有希望,这个世界将面临大灾难;没有希望,社会的根基就会动摇;没有希望,我们就会生活在无声的绝望之中。

  现今社会似乎处于希望严重短缺状态。世界亟需希望,每年的景况也是每况愈下。1999年美国国际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有85%的美国人对未来抱有希望。十年之后,也就是到2009年12月,对本人未来抱有希望的资料降至69%,而对世界未来抱有希望的只有51%。到2013年,据统计只有40%的人对于我们的星球怀有希望。尽管这些调查只是局限于美国,但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同样也会有类似的调查结果。

当希望消失时

  其实不难理解我们社会为什么会失去希望。在2003年至2012年间,平均每年会发生338起毁灭性的特大自然灾害。这造成了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数千万人死亡。像龙卷风,旋风,地震,飓风和海啸这些灾难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损失成本高达一千五百六十七亿美元。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境内的战争也造成了无数的伤亡,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不得不逃离战区。这些流离失所的人们拼命地想要抵达欧洲。然而,可悲的是,有太多的男人,妇人和孩子在抵达他们日思夜想的目的地前就失去了生命。

  无情的恐怖袭击事件使世界各地人心惶惶。在中东、非洲、欧洲、亚洲和美洲的恐怖袭击已经让人们形成一种焦虑感和不安感,尤其是在面对如此令人难以想象的残忍的行为之下。而让事情变得更加不确定的是,世界经济正悬于一线。许多经济学家预言经济灾难即将到来。俄罗斯哲学家兼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不错,他说:“生活没有希望就等于没有了生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思很简单,当一个人失去了希望,生活的乐趣就会像夕阳一样消失了。

重拾希望

  在这个似乎失控了的世界,我们如何才能重新找到希望呢?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怎样才能重获希望呢?是否有什么事情是确定的,可以让我们把希望寄托于此呢?

  数百万人通过个人的寻求和研读上帝的话语找到了希望、确据和平安。他们发现有一位上帝爱他们超过他们所想,坚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能有坚定的信念面对今天的困难和明天的审判。祂是使人有盼望的上帝。

  在绝望中,诗人大卫曾向上帝呼求:“主耶和华阿,你是我所盼望的,从我年幼你是我所倚靠的。”(诗71:5)。从大卫而出的盼望就是我们现今全人类的盼望。这盼望出自一种确实的信念,即相信在天上有一位上帝,大大远胜过自己的一切问题、困苦和挑战。倘若我们不认识这位看顾我们的上帝,这位体贴我们的忧伤、医治我们的痛苦,并终有一日会胜过一切黑暗权势,开创新天新地的上帝,我们就会在独自面临生活的挑战中失去希望。

  乔治.萧伯纳对所有宗教信仰都抱有极大的怀疑态度。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把基督教看作是一种无用的精神支柱。他可能是以一名自由思想家和自由主义哲学家而为众人所知。在他最后的几篇论述中,有一篇这样写到:“我所坚定相信的科学破产了。那本应可以建立和平千禧的科学意念,怎料却直接导致了欧洲的自我毁灭。我曾经相信过。我以他们的名义帮助摧毁了无数殿宇里有着千年教条之信徒的信仰。现在他们看着我,见证着一个失去信仰的无神论者所遭遇的巨大悲剧。”

  可悲的是,乔治.萧伯纳失去的不仅仅是他的信仰,更是他的希望。他感觉不到上帝的存在,他不知道自己并非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而是上帝照他自己的形像所造的人,是蒙上帝所爱的,时时刻刻蒙上帝看顾和保守的人。正是因为感受到上帝的同在,感受到他无条件的大爱和不变的看顾和保守,让我们的心中充满希望。

圣经:给人带来盼望的书

  圣经是一本充满盼望的书。圣经中的故事讲述的是像你我这样的人。有时,他们靠上帝刚强壮胆,可以战胜一切苦难。有时,他们又会软弱无助,遭受失败的痛苦。但无论在何种境况之下上帝都与他们同在,带给他们希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明天。

  圣经中“盼望”一词出现不下125次。使徒保罗在面对各种环境和挑战时,就用了超过40次。他被鞭打,被石头打,遭遇海难,被下在监里,然而他仍旧充满盼望。他写信给罗马的朋友,说:“但愿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罗15:13)当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上帝的身上,寄托在这位胜过我们所面临的一切苦难的上帝身上,那么你的心就会充满“信心的喜乐和平安”。相信有一位上帝,祂爱我们远超过我们的所想,我们心中就会充满希望。上帝会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一项有趣的实验

  许多年前,实验研究者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为的是要看看希望在那些处于苦难中的人能发挥多大的功效。他们准备了两组实验鼠,把它们分别放到两个独立的鱼缸中。研究员将一组实验鼠放置不管,发现一个小时之内,这些实验鼠全都淹死了。另一组实验鼠被放入同样的水缸之中,但是有一点不同。研究员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它们从水里提出来,然后又把它们放回到水缸中去,这样情况就会很明了。第二组实验鼠一直在游泳,它们常被从水里提出来又放回到水中去。就这样,它们坚持了24个多小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并非因为研究员给了它们休息的时间,而是因为它们突然间就有了希望。那些小动物相信只要他们再坚持久一点,就会有人下来救它们。

  如果希望在这些不会思考的啮齿动物身上就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那么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力啊?*我们无需为活下来而在绝望的海洋中拼命挣扎。当我们快要沉下去的时候,耶稣就在我们中间。使徒彼得发现耶稣可以将他从湍急的河流中救拔出来。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门徒驶着小船行在加利利海上,他们惊奇地看到耶稣在海面上行走。而当耶稣邀请彼得走出小船,到祂那里的时候,使徒彼得感到更加惊奇。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后来风浪甚大,让彼得对耶稣的信心摇动了,他身体立刻就开始下沉,要沉入到河水中去了,于是他大声呼求:“主啊,救我”(太14:30)耶稣毫不犹豫的向他伸出了手,救他脱离绝望的景况。

  在基督里就有盼望。我们会发现无论我们遭遇何种苦难,我们都能在基督里找到希望。一首古老的赞美诗这样写道:“我正需要主,主在身旁……我真最需要主。”(《赞美诗》296、《颂赞诗歌》554)

再次属于祂

  创造我们并看顾我们的耶稣基督,已将我们的生命赎回。我们再次属于祂。当祂所创造的人类在伊甸园中违背了祂的心意,祂用爱为人提供了赎罪的方法。为亚当的后裔留下了希望。耶稣是“被杀的羔羊”(启13:8)。天国的救赎计划在全宇宙回响。上帝独生的儿子——耶稣基督离开天堂,来到悖逆的世界,向全宇宙彰显上帝的爱,成全上帝的公义。

  亚当失败的地方,耶稣成功了。祂的生与死都彰显了上帝的慈爱。祂成全了律法,并胜过撒但最邪恶的试探。祂的生与死都是完美的,祂是我们应当效法的榜样。尽管“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6:23)祂的恩典、宽容、怜悯从祂无尽的大爱中流淌出来。葛培理这样说:“上帝的怜悯和慈爱给予我希望——不仅对我而言,也是对全世界而言。”就像一首赞美诗中写道:“我心所望别无根基,惟主宝血并主公义。”(《赞美诗》288,另在《颂赞诗歌》586的歌词是“我罪极重刑罚难逃,故靠主血和主功劳")

  在基督里有盼望:盼望我们罪得赦免;盼望我们克服一切的引诱试探;盼望我们战胜一切的困难和挑战,盼望明天会越来越好。一位大受欢迎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将人生的道理总结成下面这句话:“我们一直怀有希望、信心和信念,我们相信在超乎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的背后,将会有一个更好的生活,一个更好的世界。

超越明天的希望

  圣经不断地向我们指出将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圣经也承诺有一天耶稣会复临。邪恶将被摧毁。公义将会永存。不再有罪恶、疾病和痛苦。疾病、灾难和死亡终会胜过。邪恶、战争和担忧终将消失。使徒保罗将这一荣美的事称作“有福的盼望”(提2:13)。他这样描述:“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4:16,17)

  这是怎样的一种盼望!耶稣基督会复临。死亡不再是终结;耶稣才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所爱的,相信耶稣并为主而活的那些肢体将会从死里复活,与主面对面。不久的将来,各个时代人类的希望都会得以实现。耶稣会复临,而我们这些仍旧活着,且经历上帝的奇妙和荣美的人将会被接到空中与主相遇。我们会与祂一同行在空中,去往宇宙中最美的地方,与祂一起活在永恒。

  这份盼望并非是为吸引人的空谈,也不是幻梦一场。它是建立在上帝不更改的话语和基督永恒的承诺之上的。耶稣与祂忧愁的门徒分享永恒的真理;“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14:1-3)

  我们不必担心未来。我们不要让恐惧烦扰我们的心,夺走我们的快乐。基督创造了我们,基督拯救了我们,基督看顾我们,基督保守我们,基督必复临,带我们归回天家。那才是我们所当盼望的。



*取自Today in the Word, May 1990, p.34



马可.芬尼于2010年退休,时任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全球总会副会长,此前曾做了近40年的传道人、布道家和媒体事工领袖。现在他是《复临信徒评论》和《复临信徒世界》杂志的特约编辑,同时也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会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