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縮小鴻溝:談論信仰、維護自由

對話+宗教自由=獨特見證
迦農.迪歐普



包括俄羅斯宗教界與政界領袖的第三屆宗教與和平國際論壇的代表,十月齊集於莫斯科總統大飯店會堂開會,與會人員包括學者、政府官員,以及代表東正教、基督新教、猶太教、天主教、伊斯蘭團體的宗教領袖。全球總會公共事務及宗教自由部幹事迦農.迪歐普代表復臨教會出席會議,在圖中最左方。
  我代表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出席一些基督教普世教會合一組織(Christian ecumenical organizations)的會議。當本會弟兄姊妹知道時,問我許多問題。“復臨教會究竟如何看待基督教合一、各種信仰間的關係及普世教會合一運動(ecumenism)?”他們問。“為什麼復臨教會選擇接受並只以觀察員的身份出席,而非成為基督教普世教會合一組織中的一員?”

  我的回答很簡單:所有有好意的人聯合一起拯救生命、保護生命、肯定生命的重要與神聖性,本身並無不正當。甚至世人有迫切的需要,合成夥伴來使這個世界成為人類更美好的地方,本著尊重、自由、正義、和平與友愛的原則,為更好的健康、教育和人道主義工作貢獻自己。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所有的服務與活動都試著提升生活,使人的生命更豐盛。為了完成教會的使命,復臨教會便與其他基督教組織相交往。復臨教會在全球基督教組織中的位置,就是在會議中以觀察員的身份,在不妥協教會身份、使命及信息的範圍下願意與其他教會合作。基本的原則乃是拒絕成為任何普世教會合一體系(ecumenical body)中的成員,因這個成員身分會封殺或刪去復臨教會的特殊聲音,這聲音指的包括創造主上帝的主權、安息日及基督復臨。

  原則上,復臨教會選擇不加入與其他教會在教義上的聯盟,因為復臨教會恪守聖經要道的整體與綜合性,也因此持守著一些教義,這些教義,是復臨教會認為在教會歷史的洪流中已被排除的、被篡改的或被遺忘的。

  即便如此,“合一”本身並無不好。復臨教會重視合一,正如上帝重視一樣。合一是以父上帝、子上帝和聖靈上帝的存在為基礎的。復臨教會為了傳福音的緣故是提倡合一的,為要使各群體、各民、各族、各國都認識基督。基督徒也可以聯合起來,藉著促進健康、教育、人道主義事業以及提倡並保護人權,使世界更好。

  然而基督徒須謹記:他們若不聯合起來持守並塑造以永遠的福音為基礎的屬靈價值觀,就會喪失他們起初的呼召。信、望、愛的神學三德在基督徒的思想中是極為重要的,也是給這個世界的恩賜。當宗教自由成為現實時,這些德行才會發展到極致。

  正當大家推崇信仰共融的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大公主義(syncretistic ecumenism)時,復臨教會的宗教自由觀可以解開問題的癥結。所謂的宗教自由觀,呼召我們要本著不可剝奪的良心自由、宗教自由、信仰自由、公開表述自己信仰的自由、邀請他人來分享自己信仰的自由,或是加入一個宗教團體的自由來接受真理。

走近一點看Ecumenism一詞

  在各教會與各信仰的舞臺上,有一組相互關聯的敏感話題需做更多解釋,就是合一、可見的合一與大公主義/普世教會合一運動(ecumenism)的議題。有時一些其他詞語也會在對話中出現,好像他們的意思是相同一樣。這些詞彙如“合作”、“合夥”和“各教會間(或各信仰間)的對話”。

  Ecumenism這個詞(中文原意應為「大公主義」,後來又指「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用法。這個詞可指世界上眾基督教會間的合一,但是人們通常用它來描述一般意義上的友善的關係、對話或在某一計劃上的合作。

  歷史上頭幾次教會會議被稱為大公會議(ecumenical councils),因為那時許多教會在一起制定了正統信仰。這“大公”的意義不是今天所說的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有些教派,如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在此種情形下使用這個詞,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是正統信仰的保證人。然而把基督教間的合作當成教義性的合一就可能會顯得有些不知情、無知並牽強附會了。鑒別並評估教會間關係的真正意義也需要有屬靈的誠實。

合一的定義

  合一的概念有堅固的聖經與神學的基礎。賜福的上帝想要傳給亞伯拉罕及其子孫的,祂也一定想要傳給世上所有的家庭。上帝希望祂所有的子民都經歷教義的合一。

  然而這在上帝的選民以色列人身上卻從未實現過。例如並不是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相信死人復活。新約聖經提到撒都該人並不相信死人復活。

  今日,各基督教會間對合一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例如羅馬天主教,他們認為合一包括聖徒相通的概念,也就是說與活著的聖徒及死去的聖徒相交。

  《天主教百科全書》描述聖徒相通為“把地上信徒、煉獄中的靈魂和天上聖徒都連結在一起,在組織上與以基督為頭的奧秘身體合一的屬靈團結……這個團結的參加者因著他們的目的地‘天堂’和他們在救贖的結果中有分,都稱為聖徒。”

  想到這點,全世界教會若要實現合一,若不是要所有的基督徒都接受羅馬天主教的現實世界觀或理解,就是要所有天主教徒都放棄他們根深蒂固的信仰。   然而,有很多可以使基督徒團結的因素,以合一本身的基礎為起點。

  合一是上帝的心所看為寶貴的。人類家庭乃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而創造的,整個救贖計畫都詮釋了上帝想使這分裂又分散的家庭合一的決心。合一乃是以三一真神的存在為基礎的。三一真神乃是三位為一個整體。

  耶穌的死旨在把人都招聚在一起。耶穌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信靠祂,所以在約翰福音17章中,祂為在使命中的合一而祈求。聖靈的沛降乃作為在這一使命中合一的印記。

復臨教會與合一

  復臨教會要參與所有上帝為救贖人類在地上所作的工作。上帝佈道(加3:8),我們也就要佈道。上帝致力於讓全世界都在救主耶穌基督的掌權中合一。我們也要與上帝一同去實現高舉聖子上帝的旨意,好使世人都可得救。

  復臨教會委身於呼召所有人定睛仰望耶穌(來12:1,2)。他們提醒所有基督徒,從使徒時代以來組成一核心信仰的要素,出現在早期的基督教信仰宣告中,就是耶穌再來。

  復臨教會與其他基督徒的關係中存在的原則有兩個不可分割的層面:真理與宗教自由。復臨教會的共同創始人之一懷愛倫在《使徒行述》中強調了這點:“那在過去各世代中由福音教會的創立者與上帝的見證人所高舉的真理和宗教自由的旗幟,在這最後的鬥爭中已交在我們手中了。這偉大恩賜的責任已落在凡蒙上帝賜福明白祂聖言之人的身上了。我們應接受聖言為最高的權威。同時我們也應承認人間政府是上帝所命定的。在其合法的範圍之內,教導人服從政府乃是神聖的義務。但當政府的要求權與上帝的要求權發生衝突時,我們就必須順從上帝,而不順從人。”1

  更根本地說,復臨教會明白與其名字緊密相連的使命,就是強調耶穌復臨的真理,使之成為世人的希望,讓他們最終能擁有脫離死亡與罪惡的自由,以及由此而來的公義與和平。這些信念乃是復臨教會強調基督復臨和醫治信息的原因。復臨教會深知,耶穌稱祂的門徒為“鹽”和“光”的話(太5:13-17),也同樣適用於他們。

  復臨教會在任何方面與任何教會或政治的機構或組織的所有交往,都必須首先基於教會存在的原因上:要把希望帶給被各樣罪惡所纏累的人類。為要實現這個使命,復臨教會沿用了耶穌的方法,正如懷愛倫所明確表達的:“只有基督的方法,能真正的感動人。救主與人生活,作為人群謀利益的人。祂向人表同情,供給他們的需要,以此博得他們的信仰,然後再吩咐他們‘來跟我’。”2

  耶穌服務於人,並且無條件地醫治並供養它們。祂要讓他們知道並感受到,他們可以自由地去選擇是否要相信祂。信仰的自由對祂來說是很重要的。若無這種自由,則所有的約定就都不是真實的。因為愛是不能強迫的。

教會間的關係

  復臨教會承認凡承認基督真理的其他虔誠的基督徒都是基督身體中的肢體。然而復臨教會並不成為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組織正式架構中的一員,其主要原因乃是信仰自由。由於加入成為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組織的會員將使我們與他人分享信仰的自由會受到限制,因此便危及了復臨教會所理解的普世的末世使命。

  復臨教會並不參加必須有會員身份的那些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組織,然而他們願意在其中作客或以會議中觀察員的身份出席。與其他基督教派合作是與復臨教會對其他基督教派的教會觀相吻合的。懷愛倫在寫節制時,談到了其他教派的領袖:“有許多別教會中,有基督徒起來擁護節制的原理。我們應當和這些人接近,設法使他們與我們來並肩作戰。我們當請那些社會名流及慈善家贊助我們,盡力拯救失喪的人。”3

  關於禱告,懷愛倫說到:“本會的傳道人應當設法接近別公會(其他宗派)的傳道人。為這些人祈禱,並與他們一起禱告,基督也正在為他們代求呢。他們也有一種嚴肅的責任。我們作基督使者的人,對於這些羊群的牧者也當表現一種深切,誠懇的關心。“4

  依照以上證言,全球總會在《工作方針》(Working Policy)中寫到教會領袖“承認所有在人前高舉基督的組織為全球佈道神聖計畫的一部分,並且……高度重視其他宗教團體中參與領人歸主工作的基督徒男女。”

拒絕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儘管合一顯然是上帝所希望的,然而合一卻不是具有最高價值的。忠於上帝的真理乃處於優先地位。

  復臨教會和一些其他不加入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組織的教派反對把普世教會合一作為教義,或作為一個目標,把各基督教會融合在一起而成為一個普世教會,因為這樣會導致喪失教派的特質。同樣,復臨教會與其他教派的信徒並不擁護那些能減少真理的重要性和份量的聯盟,特別是當一些教會的信條與所啟示的聖經真理不相吻合時。

  復臨教會著重關注的是,他們在與每一個人——無論他們的宗教或哲學思想如何——分享他們的信仰時會受到限制。這就是信仰自由最根本的問題所在。世人都已接受了信仰自由這個基本的人權與價值,難道基督徒可以質疑此種權利嗎?

底線

  考慮到其他教派的基督徒也是在基督裡的弟兄姐妹,有一個原則能防止全球復臨教會信徒成為諸如普世教會協進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簡稱WCC)這類聯合教會組織的一員,那就是信仰自由。信仰自由意味著不受限制地與人分享自己宗教信仰的權利,邀請他人加入自己的基督教傳統中、而不致被指責或被說成是說客的權利。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也會支持基督徒的合一,正如他們與三一真神──那位決心將所有按祂形像而造的人召聚一起的上帝──合而為一。整個救贖計畫的宗旨就是恢復上帝的形像,並收聚那些祂所拯救的人。合一乃是以上帝為基礎的。耶穌基督來到世上的目的也是要地上的大家庭都能合一。

  除非教會喪失其獨特的教義並加入一個教會傳統,使之成為羅馬天主教、東正教、聖公宗、改革宗、福音派、五旬宗等,否則各基督教會教義上的合一是應予以避免、也是無法達成的。

  宗教或信仰的自由是上帝那無法轉讓的恩賜,應當表現為每位基督徒或每個宗教團體都有與他人分享其信仰、邀請他人加入其基督教傳統的自由。這個世界亟需要基督,顯然地,為了傳福音的緣故,基督徒可以參與見證基督的事工中。



1懷愛倫,《使徒行述》,第六章,第35段。
2懷愛倫,《健康之源》(台北:時兆出版社,1999年),第124頁。
3懷愛倫,“節制的工作”,《證言精選》第二輯,第3段。
4懷愛倫,“為一般社會人士作工”,《證言精選》第二輯,第2段。



迦農.迪歐普於2015年全球總會大會上當選成為全球總會公共事務及宗教自由部幹事。2011年,他成為該部門的助理幹事、復臨教會與其他教派交流的代表,以及總會與聯合國的聯絡員。

 


如何與他人接觸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創始人之一懷愛倫,為我們提供了許多有關如何接觸其他宗派人士的實際建議。下面有三段建議。

  “當一些缺乏上帝的聖靈和能力的人進入新的園地時,他們開始公開指責其它宗派,以為自己能藉著擺列一般教會的矛盾重重來說服人們信從真理。在某些場合說這些事或許似乎有必要,但一般來說,這只會引起人們對我們工作的偏見,塞住許多原會聽從真理之人的耳朵。這些教師若是與基督密切聯絡,原會有神聖的智慧,知道如何接近人。”1

  “在進到一個地方的時候,我們不應在自己與別公會(其他教派)的人,尤其是天主教的人之間,建起不必要的障礙,以致他們以為我們是其公然的仇敵。我們不應該藉著侵犯他們而在他們心中不必要地製造成見。有許多天主教徒照其所得到的亮光過生活,遠好過許多自稱是信仰現代真理的人;而且上帝也一定要試驗並考驗他們,猶如祂曾試驗並考驗我們一樣。”2

  “我們自稱有比別公會(其他教派)更多的真理;但如果這不使我們過更獻身、更純潔,及更神聖的生活,那對我們還有什麼益處呢?倒不如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真理之光,那會比較口稱接受真光而又不被其成聖更好得多了。”3



1懷愛倫,《教會證言》卷4,原文第536頁。
2懷愛倫,《佈道論》,第六章,第96段。
3懷愛倫,“教會的興旺”,《證言精選》第二輯,第21段。

 


復臨教會鼓勵合一的十種方式


1、以基督徒的視角看一位關懷的三一真神;
2、以按耶穌基督形像新造而樂於分享的新人性,以基督的心為心;
3、明白我們每個人蒙召為要盡心盡力愛上帝並愛鄰如己;
4、認清善惡之間、基督和撒但之間真實存在的屬靈戰爭;
5、支持非暴力、和平與締造和平,尊重每個人的尊嚴及人身完整;
6、致力於減輕人們的痛苦,尤其是那些在經濟、身體、社交或其他方面上需要幫助的人;
7、推廣一種節制的、健康的和富有創造精神的生活方式;
8、促進自由、平等、友愛及睦鄰關係;
9、傳揚耶穌教導的好消息(包括福音和山邊寶訓等);
10、在世人面前高舉耶穌基督。

 


與穆斯林領袖打交道

威廉.約翰遜

  當我離開《復臨信徒世界》編輯一職退休後,我的人生展開了自己沒有期待過的一頁。全球總會前會長楊.寶生當時要求我成為他的助理,發展與世界宗教領袖的關係,目的是使他們認識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認識我們是誰、我們的使命和我們的價值觀。

  新的任務沒有列出職務,使得我頻頻出訪中東,尤其是約旦哈希姆王國。在多次的到訪期間,我與主要的政府和宗教領袖對話,當中有些領袖成為我的密友。

  與這些穆斯林領袖交流,帶給我很深刻的印象。我有很多事情要學,也要放下很多錯的觀念。我發覺他們是平易近人的,不過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頗為忽視。他們未聽過我們,他們對有基督徒不吃豬肉和不喝酒感到驚奇。而他們對耶穌再來的信仰帶來很有趣的討論機會。

  這些高層對話很成功。最終我們組織了一次座談會“尊重不同宗教的教導",在安曼的一所大學舉行,由伊斯蘭教和基督宗教雙方代表講論,國家領導的人物都出席了。

  這些經驗使我將跨宗教對話置於崇高的價值上。在宗教偏執、仇恨、誤解的時代,對話十分重要。主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太5:9)

威廉.約翰遜是《復臨信徒世界》創刊編輯,在2007-2011年間參與過多次誇宗教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