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临遗产
恩典之旅

教会在理解真理上成长
格鲁德.基思佩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始终相信我们得以从罪中拯救出来,唯藉基督。

  本会是因着一场运动兴起,这场运动受到一个人的讲道所激励,就是浸信会的威廉.米勒耳(William Miller)。这人在1822年所撰写的《信经》中包含了他对“基督我们的义”这个话题的个人信仰。他这样写到:“我相信基督耶稣是公义所需要的赎罪祭,所有按手在祭牲头上承认自己过犯的人,都可以借着至圣所中大祭司耶稣基督赎罪的宝血而得蒙赦免。”

1844-1863年
基督我们的义:一个现代真理?

  由于贝约瑟(Josheph Bates)的影响,遵守安息日的复临运动起初注重的是“现代真理”这类的问题,其中包括安息日与天上圣所。不仅如此,圣所的主题也增加了复临信徒对基督在天上圣所中工作的理解,这一主题为罪人带来了希望。1847年,贝约瑟将安息日与天上圣所联系在了一起。他提出启示录书11:19中通往至圣所的门指的是十条诫命。

  当这一结论引导复临先驱专注于遵守诫命过于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时,怀雅各(James White)和约翰.安得烈(John N. Andrews)却注意到道德律法是要向我们指明耶稣的。11854年,瓦格纳(J.H. Waggoner)有关加拉太书中的律法的小册子断言,加拉太书3:24、25中的律法指的是道德律法。他以一个清晰的呼吁总结了他的书,他恳请读者接受基督的义。2

  瓦格纳的书并没有说服每个人。三年后,司提反.皮尔斯(Stephen Pierce)回应了瓦格纳的观点,他说:“我们没有证据说唯独道德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耶稣那里”。反而应该说,将我们引到耶稣那里的,是律法统治的预表和影像,其实体乃是基督。3。

1863-1888年
注重人的义

  对于许多复临信徒而言,皮尔斯的观点既强调律法凌驾于福音之上,又加强了他们对废除安息日者的反对。这种观点,在瓦格纳作品出现之后的30年里,成为了我们先驱们的观点。

  组织本会的人不想写信经。他们说:“圣经乃是我们的信经”,但是他们正式通过了一项“教会约言”,强调他们委身“遵守上帝的诫命和耶稣真道的。”4

  1872年,乌利亚.史密斯(Uriah Smith)起草了我们最初的信仰声明。其第二点说到:“有一位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立下榜样,为我们牺牲,为我们称义而复活,升到天上圣所做我们唯一的中保,在那里用祂自己的宝血为我们赎罪。这赎罪,不仅是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赎罪祭,更是祂作为祭司的最后一部分工作。"然而,史密斯的声明并没有阻止先驱们有意或无意地注重他们自己的好行为。

1888-1931年
因信称义

  1888年的全球总会会议是复临教会历史上一大转折点。在明尼阿波里斯的争论从本质上来讲是关于两个基本问题的:我们如何才能得救?行为与救恩有什么关系?

  一组是由史密斯和乔治.巴特勒(George Butler)所领导的,强调“人的努力”、“行为”、“顺从”、“律法”、“诫命”、“我们的义”和“因行为称义”。另一组是由埃尔列特.瓦格纳(Ellet Waggoner)和阿隆周.琼斯(Alonzo Jones)所领导,强调“基督”、“信心”、“因信称义”和一些与基督的义有关的术语。

  最后,怀爱伦(Ellen White)以她的证言加入到了瓦格纳和琼斯这两个青年人一组中:“正如[瓦格纳]博士曾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样,从基督的义与律法之间关系的讲论中,我看到了真理的美妙。”5 “这对我来说并不是新的亮光,因为在过去的44年里,这个真理已经从更高的权威那里显给我了。”6 在怀爱伦余下的27年里,我们看到她专注于基督和救恩的主题。从那时期起她的著作包括:《喜乐的泉源》(1892年)、《福山宝训》(1896年)、《历代愿望》(1898年)、《天路》(又名《基督比喻实训》或《隐藏的珍宝》)(1900年)等等。

1931-1957年
我们的称义与基督的义

  1931年发表了一份新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本信仰”的声明。第三条写到:“在保留祂神性的同时,基督披上了人性,在地上成为一个人,以祂的生活作为我们义之原则的榜样,借着许多大能的神跡证明了祂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祂永远活着,为我们代求。”7

  六年后,安德烈亚森(M.L. Andreasen)的书《圣所中的崇祀》(The Sanctuary Service)出版了。它导致了复临教会的分裂。多年以来,安德烈亚森所建立的强烈的完美主义的解释为他赢得了众多的追随者。在“最后一代”一章中,他强有力地证明了最后一代完全的圣徒8要最终为上帝的品格辩护。如果大家没有好好去理解那从安德烈亚森而起、并因那在1957年出版的《对教义的问题》(Questions on Doctrine)一书而加强的争论,就无法理解现今的复临运动。

1957-1980年
完美主义与基督的义

  正如1888年一样,那相对、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方已经到达了一个危机点。安德烈亚森的完美主义论受到了注重基督的义的勒罗伊.弗鲁姆(LeRoy E. Froom)和弗朗西斯.尼科尔(Francis D. Nichols)的反对。1975年发行的《完美不可能》(Perfection: The Impossible Possibility)一书,显示赫伯特.道格拉斯(Herbert E. Douglass)和默文.麦克斯韦(C. Mervyn Maxwell)相信基督是带着堕落的人性来到世界的,而爱德华.赫彭斯托尔(Edward Heppenstall)和汉斯.拉任戴勒(Hans K. LaRondello)则支持祂未堕落的人性。9

1980-2015年
注重基督我们的义

  在1980年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全球总会会议上,通过了一份新的“基督复临安息日基本信仰”正式声明。在接下来属灵和神学成熟的那些年间,对基督我们的义之主题更深入的圣经研究一直持续。全球总会也已为各条基本信仰出版书籍。也有个别的学者出版了有关这个主题的书,例如诺曼.格利(Norman Gulley)于1982年出版的《基督我们的替代者》(Christ Our Substitute)和拉乌尔.戴德仁(Raoul Dederen)于1984年编辑的《基督论》(Christology)。作为一个教派,我们还出版了一本《基督复临安息日神学手册》(Handbook of Seventh-day Adventist Theology),其中包括相关的这两章──“基督:祂的位格和工作”和“救恩”。

  今天,因上帝使基督这位“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全体复临信徒和个别教友都要在那因无限的爱和怜悯而有的喜悦中欢欣。



1 [怀雅各], “因律法称义”,《评阅宣报》,1952年6月10日,第24页;John N. Andrews, Thoughts on the Sabbath, and the Perpetuity of the Law of God (Paris, Maine: James White, 1851), p. 22。
2 J. H. Waggoner, The Law of God: An Examination of the Testimony of Both Testaments (Rochester, N.Y.: Review and Herald, 1854), p. 120.
3 Stephen Pierce, “Answer to Bro. Merriam’s Question Respecting the Law of Gal. III,” Review and Herald, Oct. 8, 1857, pp. 180, 181
4 “Doings of the Battle Creek Conference, Oct. 5 & 6, 1861,” Review and Herald, Oct 8, 1861, p. 148.
5怀爱伦,“呼吁更深入研究上帝的话”,1888年第15号手稿,《怀爱伦1888材料》(华盛顿:怀爱伦著作托管委员会,1987年版), 第164页。
6怀爱伦,《信息选粹》卷三,原文第 168页。
7“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本信仰”,《1931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年鉴》(华盛顿特区:评阅宣报,1931年版),第377页。
8 M. L. Andreasen, The Sanctuary Service (Washington, D.C.: Review and Herald, 1937), pp. 279-297.
9 Herbert E. Douglass et al., Perfection: The Impossible Possibility (Nashville: Southern Pub. Assn., 1975).



格鲁德.基思佩是秘鲁联合大学神学院院长。他和妻子西尔瓦娜育有两个孩子──耶凌和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