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耶穌是我生命至寶

  1904年,美國作曲家威廉.拉馬丁.湯普森在他寫的聖詩“耶穌是我生命至寶”(讚美詩215)中表達了他對耶穌的愛。他在創作中,以歌詞和音樂訴說了千百萬基督徒兩千年來所分享的寶貴和個人的感受,因為基督復活後開始祂中保身份的調解工作,將祂無可衡量的功德歸與我們,這樣我們便能在世界巨大的挑戰中過屬天的生活。(來7:25)

  在本月來自世界各地復臨信徒的見證中,最引人注目之處,是他們表現其基督徒樣式的方式——在多變的環境中堅持日常準則,過基督的生活。這邊是一位愛耶穌的高中少年的真誠之言,那邊還有兩個故事,講述妻子如何在喪親之痛中更深地領悟到認識基督的公義是真實而特有的是何等寶貴。這些見證幫助我們從更深的精神、情感和道德層面領受三天使信息所傳揚的真理(見懷愛倫《末時大事記》原文199-200頁)。


唯有耶穌才能真正滿足

西瑟理西勒.恩德洛武

    儘管我的父母從不去教會,但他們卻鼓勵我們這些孩子每安息日去教會。

身在教會裡,心裡卻沒有耶穌

  我15歲時受洗了。我希望當我全身浸入水中後,我的生命中會發生一些神奇的改變。我認為洗禮可以自然地把我從一個罪人改變成為一位聖徒。然而並不是這樣。

  在我生命的頭20年裡我去教會,然而卻與教會的上帝沒有聯絡。我在上帝的家中侍奉,卻從不認識我所侍奉的上帝。悔改和罪得赦免與我基督徒的經驗毫無關係。

  當我讀大學時,我基督徒的經驗還沒有固定下來。我開始沉迷於時尚和各種派對。我對我的外表很癡迷,我花很多錢來修飾我的外表。我知道這不是敬虔的表現,然而我卻無法抗拒這種試探。

  外表上,我看起來很活潑、快樂,然而內心深處,我卻被罪疚感所困,我感到空虛、淒涼。

  我開始忙碌於教會的事工,想藉此給自己帶來平安與義的感覺。我迫切需要平安,然而我越發努力要得到它,我卻越感到空虛。我的善行無法彌補我的罪疚感。它們無法賺取義。

改變

  2008年10月,我們教會裡來了一位客人,講到了基督的義。我才第一次真正的理解,基督竟然會不顧我的過去而算我為義。當我知道作為一個悔改的罪人,我現今可以站在上帝面前,就好像我從未犯過任何罪一樣時,我感到非常興奮。我與罪疚感的鬥爭到此結束了。這是我第一次從教會回家後感到快樂並與上帝和好的感覺。不久以後,我就開始閱讀《喜樂的泉源》。這本書把我指向了聖經。

  我還記得當我讀到使徒保羅那確定的話之後心中的喜悅。羅馬書8:1說:“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

  我最深的盼望乃是住在基督耶穌裡。學習《喜樂的泉源》後我明白了,基督不僅可以赦免我過去的罪,祂還能賜我一顆清潔的心,並賜我力量度順從的生活。

  現今我感謝上帝,因祂救我脫離了時尚與派對的捆綁,而那些是永遠無法真正滿足我的。我現在仍在學習度一種每天獻身於祂的生活。

  當我的信心被生活的憂慮所考驗時,有時是很艱難。當我跌倒時,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並且我也可以時常回到祂那裡去。祂的恩典是夠用的。祂賜我力量去做所有的事,並會賜我出人意外的平安。

西瑟理西勒.恩德洛武是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一家純素食店的老闆。她喜愛烹飪及彈鋼琴。

 


耶穌有我的檔案

阿拉瑞斯.科利

  在戲劇“善行表”(The Good-O-Meter) *中,人們站成一排,挨個走到我認為是天使的角色面前。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他們畢生行為記錄的檔案。很多檔案中都有代表惡行的紅紙。天使會迅速看一下,然後讓那個人站在一個標有從“惡”到“善”的秤上。無論我們自稱有多少善行,每個秤上都會顯示“惡”,上稱的那個人就會被拒絕。一個不幸者甚至企圖用信用卡來買通他的路。最後有一個人遞交了一份滿含紅紙的檔案。

  然而耶穌出現了,並遞交了一份檔案,上面寫著:“上帝的孩子”。出乎意料,天使對那位男士說:“對不起,我不知道祂跟你是一起的。”耶穌代替那個人站在了秤上,並且那個“善行表”最終顯示“善”。 然後耶穌和這個“上帝的孩子”快樂地走到一邊,坐在了房間裡被稱為“義”的那一邊的座位上。

義的闡述

  這部戲劇簡明地描述了義的概念。有時一些概念或經文只是單純地存在,卻從沒有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義是一種關係,並且這種關係影響著我的日常生活。一段重要的經文(林後5:17)裡寫道:“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她)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然而“在基督裡”是什麼意思呢?第14和15節提供了更多的亮光。經上記著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並且祂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換句話說:基督死的時候,我們也都死了。也可以說,我們若因是“在祂裡面”而象徵性的死去,當祂復活之時,我們也必一同復活。這就是新造的人。祂為我們所做的不是一件身外的事,而是我們與祂關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住在基督裡”能使我們安心地大出一口氣,因為我們行再多的善事也不夠。新造的人並不是以我們的善行來考察我們的義,而是取決於我們與那位善者之間的關係。二十一世紀的人都認為自己更成功,因為自己做得更多。但對我而言,我願意站在一旁、讓耶穌基督為我遞交祂的檔案並代我站在秤上,我願意享受這份成功。祂以祂的義充滿了我,為此我很興奮!

阿拉瑞斯.科利愛耶穌並願一直為祂做工。她來自巴哈馬群島的拿索。



*中心電影,“善行表”,Youtube網站。線上視訊短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LzYw6ULYw(2015年10月6日訪問)

 


祂的義是我寧靜的海岸

拉威恩.塔法雷茲

  在安提瓜島長大的我,喜歡在沙灘上觀看環繞海島海岸的玻璃般的海。然而當颶風季節來到時,海就變成了一個足能吞吃任何一個敢於離開安全的高地之人的怪獸,我們也因此學會了懼怕這些沙灘。

被恐懼淹沒

  兒時,很多次我感到我被捲進波濤洶湧的水中,並無望地溺死在硫磺火海中。從聖公會的傳統中我們學到:如果我們的生活很糟糕,地獄就在等待著我們。我知道基督是上帝,祂在天上,然而祂也會刑罰人,這觀念卻使我非常懼怕。

  每週日我都感到牧師在對我說話,讓我相信我的不義,就好像祂知道我所有的罪一般。我不想進到火湖裡去。但我總是感到地獄在等著我。

  我在天主教學校中並沒有找到半點慰藉。我死後會永遠被燒的教訓使我非常恐懼。我不記得我學過任何一節聖經經文,只有教條、我們重覆的禮拜儀式和一些聖經故事。

  莫名其妙地,我總是記得我們的生活應該以基督為中心,然而波浪環繞著我,使我無法找到我所迫切需要的平安。

奇妙的改變

  我搬到了紐約並遇到了一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他把我帶到了他的教會。我學到了因信稱義成義。

  當我知道我被騙了、誤解了上帝的品格時,我感到很震驚;當我知道我活在一個基於恐懼的制度中時,我甚至很是氣憤。我決心接受這個因信稱義成義的真理。雖然我並未準備好,但與此同時,我卻無法形容我內心難以抑制的喜樂;沒有言語能夠描述感受到耶穌的義時所有的心情。然而另一方面,我遇到了一些復臨信徒,他們的生活使我一時感到困惑,但這種困惑並不長久。

  我完全接受了耶穌的義,但是我卻不得不戰勝一種失望,就是在我期望看到基督的義在某些人身上造成的改變時所有的失望。當我決志受洗時,我知道這是正確的;這是在公開承認接受耶穌基督的救贖。我必須不顧我周圍人對我的影響而做出這個決定。我必須做出我自己的決定:“至於我,我必要跟從耶穌。”

  那時我感到:倘若我死了,我在基督裡是安全的,會得享永生。祂的義是那麼完全!我覺得我正坐在沙灘上,看著祥和的夕陽:那光和熱能給我帶來平安與新天新地中玻璃海的應許。

拉威恩.塔法雷茲是一名專業會計師,她丈夫是一名飛行員,2012年在一場意外中不幸逝世,之後她便與她的兩個女兒住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

 


拯救我和我的婚姻

克雷格.巴多

  我加入了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時,是一個經歷了一系列失敗與失望的成年人。一位兒時的朋友把聖經介紹給我,我意識到倘若聖經是信仰的基礎的話,那麼復臨信仰是合理的。

沒有那麼快

  然而我的新信仰並沒有終止我的失敗和失望。我盼望安息日,但卻無法使我的思想和行為與我的信仰保持一致。我想知道,倘若基督教是一個為更像基督而奮鬥的宗教的話,為什麼我的努力總得不到回報?為什麼我總與我的妻子爭執,並與孩子們爭吵呢?這整個基督教的信仰對我來說並不奏效,而且很明顯,對我的家庭也無濟於事。我的妻子準備要和我離婚了。

  之後,我教會的教牧領導小組開始帶領我們研究羅馬書第5章。當我聽道並讀經時,我看到保羅是在描述我:沒有力量、不敬虔、一個罪人和上帝的仇敵(第6、8、10節)。然而所有的事都臨到了基督的身上!實際上保羅在宣稱,就算沒有認罪、悔改,甚至根本不用來到上帝面前,我就已經因祂兒子的死與上帝和好了,耶穌的生命會拯救我(第10節)。

令人震驚的改變

  經上的話使我震驚。我開始以新的眼光來思考聖經。但還有更好的。保羅詳細地說明我們在亞當裡都被定罪(第18節),然而耶穌改變了局面(第19節),使每個人得以稱義。這也就是說,繼保羅在羅馬書3:24所開始的討論之後,所有的人都可以白白地稱義。

  我感到重擔從我肩上卸下來了。耶穌並沒有等待我去靠近祂,而是祂一路來就近我!

  當我做更多的研究時,一個聖經的模式便更加清晰了。在我們認罪、悔改,甚或相信之前,上帝就已經賜下救恩,拯救所有人脫離罪的刑罰,以此當作一份禮物,送給我們了。當我們相信並認罪(羅5:19;約一1:9)時,祂就必把我們從罪惡的捆綁中釋放出來。因著保羅所寫的“基督的心”(腓2:5)以及藉著我們對耶穌的信(加2:20),祂就會把我們從罪惡的統治及奴役下解救出來。所有的債務和聖經所說的刑罰都歸到了耶穌的身上,而只要我們相信,祂受刑罰所帶來的利益就會歸於我們了。

  我不再因我的思想和行為與我所自稱之信仰的一致性而緊張了。在恩典裡成長不是要因個人的不足而感到有壓力。 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上帝”(林後3:5)。我的安息日充滿了對上帝的敬拜與對他人的服侍。上天使我充滿了愛妻子和孩子的心。我祈求使我所做的能榮耀上帝。不是我的生活,而是耶穌的生活拯救了我。我在此確信中得到了安息。

克雷格.巴多是一家以紐約為基地的投資公司的資深總監。他也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支援事工“福音網全球事工”(GospelNet Global Ministries)的董事會成員。

 


我站在此

莎倫.柏格森

  我的丈夫威廉.柏格森二世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佈道士,他於2015年8月27日在一次墜機事故中喪生。

  這次事故發生的兩周前,我和我的兩個十幾歲的孩子有幸在西印度群島的多巴哥島聽到了他最後一系列關於基督的公義的演講。每一段短講都使我們一家人為不久後所發生的事情做準備。我記得我當時在想:哇,他的演講是如此有力,如此清晰而又有緊迫感。

為明天而預備自己

  毋庸置疑,上帝曾對我們說話並極有力地向我們傳達了祂的心意,也給我們一劑安慰心靈的良藥:出於信心的公義。上帝知道我們要承受這場意外事故並持守對祂的信心所需的良藥。

  自從我丈夫死後,他在他的短講中所強調的一點對我個人來說越發重要,就是基督與我們每個人都非常親近。希伯來書7:26說:“像這樣……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耶穌基督與我們的關係要比我們與祂的關係更親近,祂知道成為我們中的一員要比連體嬰兒更加親近。我和我的孩子們都喜歡箴言18:24:“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

  基督成為我們的朋友並給我們機會得到屬祂的一切,包括祂的公義,因此以賽亞書54:17中說到“這是耶和華僕人的產業,是他們從我所得的義。這是耶和華說的。”

祂分擔我的痛苦

  上帝是何等仁愛!我無法不愛這位朋友,祂在我陷入心碎痛苦的深淵之時屈尊陪伴我。我被這位偉大的兄長吸引,祂能感受到我的失落,因那也同是祂的損失。我珍視這位自有永有(自稱“我是”)的上帝,祂曾與我丈夫同在,在那架小飛機裡作他從不失信的幫助者,緊緊抓住他並在他於密芝根州(密西根州)巴特溪(Battle Creek)機場起飛後不久環繞機場以尋求迫降之時使他想起祂的愛。

  我不知道為什麼飛機突然跌落地面並立刻奪去了獨自在機上的威廉的生命,但很快上帝就會在喚醒我丈夫時闡明一切。

  我從天父那裡蒙恩,我看到祂幫助我喪父的孩子們,使他們達觀、喜樂,並立志為榮耀上帝而生活。我完全委身於這位藉著仰望祂心靈得豐富從而充實了我們生活的救贖主上帝。

撒但知道

  撒但厭惡基督公義之信息。他已讀過懷愛倫的話:“惟有這一點:──基督的義歸與你”(《上帝的兒女》,12月5日,第3段)。他注意到使徒保羅在羅馬書9:28寫到:“因為主要在世上施行祂的話,叫祂的話都成全,速速的完結。”他知道,只要基督將祂完全的義啟示,我們由衷地接受這義,這就會破壞他在上帝兒女身上的捆綁。他非常明瞭這一信息將使我們信仰成熟,好在末後的日子毫無畏懼地站立,哪怕面對逼迫和死亡。

  我不能代表其他人,但我已選擇以愛、感激、悔改、信心、謙卑和降服回應基督及祂的義。我心全然向祂敞開。我完全屬於祂並服侍祂。就像保羅和我的丈夫,我也要這樣說:“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2:2)。我站在基督堅固的磐石之上。

莎倫.柏格森和她的兩個孩子住在密芝根州貝林泉。

 


誰是基督?

喬治.門多薩.阿爾維爾

  上帝藉困境顯明祂是誰。當人們認為除了自己的想法之外別無答案時,上帝便彰顯祂的大能使他們明白祂是誰以及我們人類到底是誰。

  人們常問:如果有上帝,為什麼祂不向我們顯明祂自己?如果有上帝,為什麼世上有這麼多罪惡?但人們最常問的問題是:為什麼祂不回應我的祈禱?我曾認為如果我禱告,我便需要一個回應以使我知道上帝與我同在,這個誤解也是我個人與耶穌基督建立關係的開始。

上帝是我的朋友

  與基督的一種個人關係就是做祂的朋友,並且知道無論順境或是逆境,祂都是你的朋友。透過整本《聖經》,我們看到那些信心遭受試驗的人正是在經歷磨難後得到上帝賜福的人。

  人往往是在失去舒適安逸時才會尋求上帝。我也是這樣的。我曾認為我與主的關係很好,然而當我回顧我生命中上帝所幫我度過的,我發現我並不曾完全明白一點——我必須了解上帝,以使我能與祂建立最好的關係。

  但在那段時期,耶穌與我同在,幫助我學習愛祂更深並在祂裡面成長。我過去通常醒來便禱告五分鐘,吃飯的時候再次禱告,睡覺之前再禱告一次。那時我認為這就是我個人與上帝建立親近的關係。但有一次,上帝用苦難使我清醒,我便明白我遠遠沒有真正認識上帝。

  通過我所經歷的,我告訴你,個人與主的關係並不只是每天三次地禱告五分鐘而已。如果我們想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禱告是一極重要的事情。與上帝交流並就著祂為我們生命所做的事向祂感恩;明白一切祂所說和所做的都是為使我得益處,這就是上帝想讓我明白的我與主應有的關係。

  直到付諸實踐我才理解這些。我開始更用心學習和研究上帝的話語;我越來越明白以前不明白的事;我學習去聽祂的聲音,儘管起初我難以承受禱告而不得回應的情況,但我學會了——那就像人際關係的建立也需要時間一樣,我們若要使自己與上帝的關係達到能切實聽到祂聲音的程度,也需要衷心和時間。

  現在,我領會到在我只為自己而求時,上帝不會回應,而如果我為他人而求並求照祂所願的成就,祂就必回應。

自從我理解了什麼是個人與主的關係,我便學會了對上帝給予的關懷獻上感恩。我已學會讓祂在我的生命中居首位,而祂也使我豐富。

喬治.門多薩.阿爾維爾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市一名12年級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