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臨信徒傳統
到處都是先鋒

復臨教會前往非洲的第一個美國黑人家庭
迪維特.威廉斯

  約瑟.布斯是個具有獨立思想的英格蘭人。他對本會國外宣教委員會秘書斯拜首表達了一個想法。斯拜首聽的時候,內心確信了這個建議會為中非的聖工帶來巨大福惠。布斯堅持認為,這個區域若能有“有色人種”去做工就必能獲大益。斯拜首後來寫道,這些黑人能夠“提供特別的服務,是那些白人所無法提供的。”1 此外,布斯可支配的固定資產有兩千英畝土地,還有其上的建築物,可以作為教會綜合辦公樓或其他用途。擁有這兩萬五千美元房產的安息日浸信會已同意以四千元代價來轉讓給復臨教會,只是必須有人來使用這個宣教基地,管理產業,並使其發揮相應的潛力。

多馬及亨莉埃塔.布蘭奇夫婦



先鋒家庭:亨莉埃塔和多馬.布蘭奇(坐),後排:梅波爾(中)、羅伯特(最左)、保羅(最右)。(照片提供:全球總會檔案室)
  科羅拉多區會推薦了一個“有色人種”家庭。科羅拉多區會表示,全球總會如果願意給這個家庭出路費,區會就願意支付他們在非洲期間的工資。多馬.布蘭奇於1856年12月24日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傑佛遜縣。亨莉埃塔.派特森則於1858年3月12日出生在密蘇里州的羅諾克,是一個大家庭中最小的孩子。他倆在堪薩斯州坎薩斯城相識並於1876年12月7日結婚。1878年,他們的長女梅波爾出生。他們在1892年加入了復臨教會。當時,梅波爾已有兩個弟弟:多馬(1887年6月生)和保羅(1891年3月生)。後來還有最小的弟弟羅伯特(1896年1月生)。

科羅拉多的先鋒

  當科羅拉多區會選中布蘭奇一家的時候,夫婦二人早已是先鋒。亨莉埃塔曾經接受護士培訓,並且還將接受進一步的訓練,以便成為一名宣教醫生。多馬是科羅拉多州普埃布羅市一名大有口才的演說者,也是一位殷勤的聖經學生和火熱的平信徒工人。如今,他們一世紀前撒下的福音種子,已經在普埃布羅和丹佛的四個大型的非洲裔美國人教會中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布蘭奇夫婦比教會派出的大部分宣教士年長:多馬受委派時已46歲,亨莉埃塔44歲,他們的未婚女兒梅波爾剛滿24歲,三個兒子分別為15歲、11歲和6歲,都對新體驗充滿期待。然而我們找不到證據說兒子中最長的多馬陪同了父母和家人踏上了冒險的遠征。

  由於復臨教會從未向非洲派遣過黑人宣教士,因此布蘭奇一家在這方面又成了先鋒。他們沒有可仿效的模範,真的需要剛強、勇氣和在對上帝旨意有強大的信心才能接受這馬其頓的呼召,但他們還是欣然前往。5月22日,科羅拉多區會為多馬.布蘭奇行了按手禮,並將他們的離去記錄在案。“我們立刻離開弟兄姐妹和教會同工,同時也離開那些我們為之操勞的生靈之後,我們到了從前的家丹佛,預備前往非洲的行程。……我們收拾了一些生活必需品,然後和朋友說再見,動身前往芝加哥。斯拜首牧師在那裏和我們見面,並將本次行程需注意的事項囑咐我們。”2

起身前往非洲

  1902年6月4日星期三清晨,布蘭奇一家乘船啟程前往英國倫敦,並於6月12日到達。他們在英格蘭的第一個安息日是在敦庫姆教堂度過的,他們在那裏受到了“所有弟兄的熱烈歡迎” 。3

  來到倫敦兩周之後,布蘭奇一家再次起程。陪同他們的是最初構思使布蘭奇一家踏上這條路的約瑟.布斯。他們從南漢普敦出發,要經過七周的海上航行才能來到東非,在一片新的土地上為主服務。他們已經將世界拋在身後,但卻可以信心滿懷地說道:“我們知道親愛的主將要帶我們到一大片收割的禾場中,我們也非常高興能在祂的葡萄園中做工。”4

不遵慣例的布斯

  在非洲贊比西河河口,他們被英國領事扣留了九天之久。這段時間使布蘭奇一家了解到了布斯的真實身份,以及他想讓他們去非洲的動機。原來,布斯熱誠地推動高度的親非洲人政治和社會主張。官方人士早就擔心某些非洲裔美國人宣傳的教訓和燃起的獨立思潮,甚至在非洲人中引起反抗的行動:“埃塞俄比亞人主義”── 一種非洲民族主義運動,於1890年左右開始於南非。當時非洲人的獨立教會開始形成,同時他們在聖經中看到的一段經文,成為了他們為所追求的理論基礎,就是“古實人 [原文為:埃塞俄比亞人] 要急忙舉手禱告。”(詩68:31)非洲的殖民主義者將“埃塞俄比亞人主義”與受過良好教育的美國黑人等同起來,雖然那有和這種想法相關的構思和行動的人應該是英國人約瑟.布斯,而不是非洲裔美國人多馬.布蘭奇才。

  布斯曾經寫過一本叫做《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書,他在書中勾畫了廢除英國殖民統治的藍圖。布斯認為各個種族之間應當完全平等,並且感覺上帝在呼召他反對不平等。他的工業宣教所是他培養非洲人的經濟和教育獨立的途徑。斯拜首和復臨信徒對於布斯這些想法毫無所知。教會費了好一番努力才讓當局相信布蘭奇與埃塞俄比亞人主義沒有任何關係。

  布蘭奇和布斯在“平原宣教所”陷入了巨大的紛爭。布蘭奇對於布斯的倡議沒有絲毫興趣,而是一心放在教導和傳揚福音上。布斯始終在從事一些項目,卻從來沒有足夠的錢支付所需的費用和布蘭奇的薪水。六個月之後,國外宣教委員會召回布斯並要求他在英國擔任書報員。

在平原擔任領袖

  布斯走後,布蘭奇獨自領導平原宣教所的工作,直到宣教委員會派遣約瑟.沃森並他的妻子和兒子來協助他們。但是不到一年,非洲的氣候嚴重摧毀了沃森的身體,使他在33歲便英年早逝,埋葬在宣教所的土地上,他的妻子和兒子隨後也返國。布蘭奇繼續領導工作,並於1906年7月14日組建了馬拉維的第一個復臨教會。

  布蘭奇繼續領導這個地區的教會,直到另外一位叫做約珥.羅傑斯的宣教士來到,並將這個宣教所重新命名為馬拉穆羅(意思是“誡命”)。隨後,布蘭奇一家在1907年前往南非,一方面是尋找較好的氣候,另一方面是為了兒子們升學。然而令他們失望至極的是,他們的孩子無法到白人的復臨學校就讀。這個原因,連同亨莉埃塔身體不適,使他們於1908年回到美國。多馬再次受命負責丹佛的有色人種教會工作。

  1911年,布蘭奇蒙召前往東賓夕法尼亞區會工作,留下了至少另一項先鋒性的功蹟。他在賓州費城組建了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費城第一非裔教會。這間教會後來改名為以便以謝教會,更成為如今費城地區數十間非洲裔美國人教會的母堂。亨莉埃塔於1913年4月4日在費城去世。

  布蘭奇一家在科羅拉多、馬拉維和費城都是福音工作的先驅。他們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政治和偏見上,而是傳揚福音並給許多人帶來真正的自由。他們在復臨教會歷史上留下的傳奇故事是本會國際宣教的開拓性典範,人人參與,從各處到各處,直到傳遍全球。



1 W. A. Spicer, “The New Missionary Enterprise: Nyassaland,” Advent Review and Sabbath Herald, May 27, 1902, p. 17.
2 Mr. and Mrs. T. H. Branch, “Called to Africa,” Advent Review and Sabbath Herald, July 15, 1902, p. 20.
3 Ibid.
4 Thomas Branch and Family, “On the Ocean,” Echoes From the Field, Sept. 3, 1902, p. 2.



迪維特.威廉斯自1990年起擔任北美分會健康事工部幹事,到2010年退休時已為教會服務了46年,也曾在非洲擔任傳道人和宣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