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俄国制造

评阅宣报出版社的故事
《复临信徒世界》新闻编辑安得烈.麦克切斯尼





苏联访客:1986年10月,图中穿灰色外套的康斯坦丁.卡哈奇夫连同右边的魏尼尔和左边的哈罗德.奥蒂斯一起参观评阅宣报出版社设备。
  在美国马里兰州黑格斯敦市,当时有一队狙击手和搜爆犬守卫着评阅宣报出版社。

  在出版社的大厅里,多名职员怀着迫切的心情等待着。

  然后,一架直升机降落在草坪上,上面载着当年的苏联宗教事务高级官员康斯坦丁.卡哈奇夫和招待他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全球总会会长魏尼尔。

  片刻之后,他们进入大厅,受到工作人员鼓掌欢迎。卡哈奇夫合掌微笑对大家表示感谢。我们是从评阅宣报档案馆所保存的一段稀有录像上看到这幅场景的。

  时任评阅宣报出版社社长哈罗德.奥蒂斯,当忆起1986年10月的这次特殊访问时,声音中仍旧带着哽咽。他向我们介绍当时卡哈奇夫在看到出版社轰鸣的印刷机工作时的反应。

  奥蒂斯在2013年录像访问中说:“我们当时正在印刷《复临信徒评论》,印刷速度每小时三万份。当时他[卡哈奇夫]拍着我的肩头说:‘你们必须到俄罗斯去,也给我们建造一座类似的印刷所。’”

  复临教会果真就这样做了。

  类似这样的故事巩固了评阅宣报出版社在复临教会内部作为主导力量的地位,虽然它刚刚进入新纪元,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首次再没有自己的印刷设备。

  今年六月,拥有评阅宣报出版社的全球总会和出版社持分者选派的代表决定关闭黑格斯敦已经多年亏损的印刷所。全球总会将继续保留对评阅宣报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并将继续出版它的许多书籍和文字材料,其中包括《复临信徒评论》和《复临信徒世界》。这些出版物仍旧继续保持评阅宣报的标志,将由教会在美国的另一家重要出版社——太平洋出版社出版。

  现任全球总会会长魏泰德的爸爸就是带同苏联官员到访评阅宣报出版社的。魏泰德说:“评阅宣报出版社曾经长期宣扬复临真理,我们非常感激这份遗产──它会一直继承下去。”

  他还说:“我们对评阅宣报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多年以来的忠心服务表示诚挚的感谢。许多生灵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得以进入天国。”

  黑格斯敦印刷基地的关闭使评阅宣报出版社的许多工作人员极度失望,他们中许多人在这里工作了数十年。许多现任和退休工作人员在这里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接受采访,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强烈希望印刷厂能够继续运行下去。

  虽然如此,没有人对复临教会表示不满。相反,他们将自身的悲伤放在一边,兴致勃勃地讲起评阅宣报出版社在传扬耶稣即将复临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马可.托马斯在2010-2014年担任评阅宣报出版社社长,也在出版社工作多年。他说:“印刷的威力是令人谦卑的。为评阅宣报出版社工作,感觉就像出版业的梅德塞斯-奔驰车厂。”

“上帝这样筹划”



十九世纪后期在密歇根州巴特溪(Battle Creek)的评阅宣报出版社。



工作中的美术部门。
  托马斯见证了当年苏联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席卡哈奇夫的来访。卡哈奇夫在十二天的访美行程中要会见纽约和亚特兰大的许多教派领袖,期间就到访了黑格斯敦市的评阅宣报出版社印刷厂。这在美苏交往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托马斯在他办公室接受的一次采访中说:“当时的情景真的很‘酷’,因为到处都是特勤局人员,还有许多狙击手和搜爆犬。我们是有直升机坪的,但由于七十号,他们不让他[卡哈奇夫]在直升机坪降落。”

  七十号州际公路是很接近评阅宣报出版社大楼的一条主要公路。

  在乘直升机返回华盛顿特区途中,卡哈奇夫提醒坐在他身边的奥蒂斯,说他希望建立出版社的事。

  奥蒂斯在电话采访中说道:“在回华盛顿特区的途中,卡哈奇夫一直在向我描述如何实现这事的计划。”

  奥蒂斯说:“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投缘,当然,我想这是上帝安排的。”

  奥蒂斯决定在寒冷的冬天过去之后前往苏联。然而卡哈奇夫却催促他尽快成行。于是,奥蒂斯和夫人鲁思在1987年1月乘坐飞机到莫斯科。奥蒂斯说,卡哈奇夫马上向他们报以热情的欢迎,其热烈的程度比他在美国评阅宣报出版社受到的欢迎有过之无不及。

  奥蒂斯接着说道:“他在机场迎接我们,让我们通过外交通道进入苏联。他待我们像外国元首一样。他给了我们两个星期时间在苏联各地走走看看,并在境内的复临教会中讲道,那些教会自1917年以来未曾见过全球总会的牧师。”

评阅宣报的起源



全球运动:加利福利亚州北部的一位平信徒杰克.亨得森想象给全美国每个家庭分赠《善恶之争》。 他发动了一场全球运动,让教会在2012年和2013年分发了一亿四千二百万份《善恶之争》。(照片由Ron Quick提供)
  评阅宣报可以追溯到1849年,当时复临教会的共同创始人之一怀雅各布创办了一份名叫《当代真理》的期刊—— 《复临信徒评论》的前身。一年后,他创办了第二份期刊,名叫《复临评论》。不久,他将两份期刊合而为一,称之为《第二次降临评论和安息日通讯》,一年后改名为《复临评论和安息日通讯》。怀雅各布于1852年获得了一台小型印刷机,将该刊物付诸印刷出版。

  当时对于非营利机构并无法律认证,因此怀雅各布拥有其全部所有权和经营权。早期的复临信徒对于建立正式的教会组织心存疑虑,但同时又意识到,一旦怀雅各布发生问题或不测,那他们将瞬间变得一无所有。于是,他们组建了一家出版机构,命名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出版协会,”也就是后来的评阅宣报出版社。

  早期的出版社和刊物实际上是一个整体,而复临运动的合一也要归功于该刊物,直至1863年成立了正式的教会组织。

  从1982年到2006年担任《复临信徒评论》编辑的威廉.约翰逊这样说:“就我们教会的几乎整个历史来说,这公报跟出版社和教会密不可分。对教会来说,《评论》是其工作的前沿,用希望、教义和使命将复临教会的信徒团结在一起。”

  评阅宣报出版社的一位历史爱好者和长期的图书编辑吉拉德.维勒说,这份刊物所起的建立社群的作用,有如当今的社会化媒体一样。

  维勒和妻子(评阅宣报出版社多产作者潘妮.埃斯蒂丝.维勒)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它曾是当年的Facebook。’教会是由分隔各地且不同于其他人的团体组成的。《评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这份刊物上表达自己的失望、恐惧、挫折与孤独。”

  潘妮.埃斯蒂丝.维勒表示:“当你读这些给编辑的来信时,便能感到以上的情绪。”

  评阅宣报出版社原是在马里兰州塔科玛公园与全球总会共享综合大楼,1982年迁往黑格斯敦市。自此,《复临信徒评论》开始从评阅宣报出版社中分离出来,其编辑部仍留在全球总会总部,如今在马里兰州银泉市。

  近年,《复临信徒评论》及较新的姐妹期刊《复临信徒世界》占据了评阅宣报出版社每年百分之25的营业额。太平洋出版社将从2015年开始印刷这两份刊物。

  《复临信徒评论》和《复临信徒世界》编辑比尔.纳特说:“虽然评阅宣报出版社停止印刷,但《复临信徒评论》的使命仍旧继续进行,不会改变。”

心爱书籍的图书馆

  评阅宣报出版社后来走出了《评论》的影子,如今它更广为人所知的、昂贵复杂的出版项目,就是阿瑟.马思威著的儿童书籍——十册的《圣经故事》。

  这套丛书从1953年到1957年间出版,其中的四百多个故事涵盖了从创世记到启示录的内容。这一出版项目为人侧目的原因,在于评阅宣报出版社决定在该套丛书的几乎每一页上都设置彩色插画。在计算机设计尚未出现的年代,这一计划给插画设计师亨利.安德森以及拉瑟尔.哈兰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他们在印刷前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预备这些图画。

  当时的投资数额庞大,托马斯投入了数万美元,可以使类似企业濒临破产。评阅宣报出版社企业通讯部干事金姆.佩克汉姆表示,即便是在今天,这样规模的投资也足令许多复临教会的出版商望而却步。

  佩克汉姆说:“比如,菲律宾出版社绝无能力支付这种制作,所以我们给了它出版权。我们也给了太平洋出版社出版权。”

  太平洋出版社也是由怀雅各布一手建立的,它的成立时间只比评阅宣报出版社稍晚一点。太平洋出版社于1874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建立,并于该地区驻守一百多年,直到1984年迁往爱达荷州的楠帕市。

  佩克汉姆说:“这里是发源地,一切都是从这里起步的。”

  评阅宣报出版社在鼎盛时期每年发行30,000套《圣经故事》,太平洋出版社的产量也与之类似。另外15,000套则由南方出版社印刷,这也是教会拥有的出版社,在1980年与评阅宣报出版社合并。

  评阅宣报出版社还发起了其他的大型出版项目,其中包括1953年至1957年出版的七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注释》,由本会资深编辑F.D.尼科尔编辑,并融合了本会数十名神学家的努力。“马加丛书”是另外一套以杂志形式出版的系列书籍,目的是让学生们推销来赚取学费。这个项目从1986年开始,第一套书是怀爱伦《基督比喻实训》的缩略版,书名是《祂教我们如何去爱》,第一版印刷了三十万本。

  2009年,评阅宣报帮助全球总会致力于怀爱伦《善恶之争》便宜版本的出版发行工作。这项工作是由平信徒杰克.亨得森发起的。他将这本书的成本降到了当时前所未闻的60美分,而评阅宣报出版社则答应以每本书1.1美元的价格将其邮寄到美国任何一个地方。该书外运多达两百万本。

  这项分发《善恶之争》的活动还激起了现任全球总会会长魏泰德的兴趣。他鼓励评阅宣报出版社以及全球其他复临教会的出版社,将该书的发行规模设定在一亿本。最终,全球总共发行了一亿四千两百万份全版或缩略版的《善恶之争》,其中包括两千万次的电子版下载。

回顾苏联



新形象:施亚涛手持《互相理解》,他说这份刊物彻底改变了复临信徒在苏联的形象。(照片由安得烈.麦克切斯尼提供)
  奥蒂斯在第一次访问莫斯科期间,曾对卡哈奇夫谈起当地本会传道人如何缺乏书籍和培训。奥蒂斯说,数月之后,苏联当局为当地复临教会提供了一处破败不堪的学校建筑充当神学院,那就是扎奥克斯基复临大学的现址。

  奥蒂斯对卡哈奇夫的评价甚高,他说:“他对教会怀着崇高的敬意,并以对待世界级别的外交官的方式对待我们。”

  1992年,复临教会的出版社——生命之源——在扎奥克斯基校园内建立起来,并且靠着奥蒂斯提供的一部印刷机生产出大量的书籍。

  奥蒂斯说他从一名瑞典人那里得到了一部价值三百万美元的印刷机。这个人本想印刷俄罗斯文圣经,但破产了。

  奥蒂斯回忆当时的情形说道:“我给那人打电话说:‘老兄,我连一百万都没有,但让我们谈谈吧。’于是我们谈了一会儿。随后我说,‘我甚至连五十万都没有,但让我们再谈谈吧。’最后第三次我说,‘如果你把机器打包航运到扎奥克斯基,我将付给你三十万美元的现金。’结果他就这么做了。”

  奥蒂斯曾于1978年至1988年担任评阅宣报出版社社长,之后在全球总会担任苏联和俄罗斯事务顾问,他说:“这台印刷机直到今天仍在运作。”

  现年76岁的奥蒂斯,现在还会到俄罗斯旅行,与现年81岁的卡哈奇夫重聚。去年他们在莫斯科以南两小时车程的扎奥克斯基大学聚首,在一个安息日的下午和该校学生畅谈往事。

  全球总会副会长施亚涛曾在前苏联生活过多年,他说评阅宣报出版社对苏联的贡献絶不仅限于在俄罗斯将本会印刷发行。评阅宣报出版社在卡哈奇夫访问美国之后很快出版了俄罗斯语的期刊。在他的帮助下,这套期刊得以于1987年在苏联发行。这份高质量的彩页期刊名叫《互相理解:纵览苏联和美国复临信徒》,这份期刊将复临信息介绍给苏联大众。1988年,评阅宣报出版社发行了该刊物第二期,这次的主题是家庭和儿童。

  施亚涛曾以扎奥克斯基神学院院长和欧亚分会会长的身分,与俄罗斯的复临出版工作紧密合作多年,他说:“评阅宣报出版社早在1987年就已经创造出人们对于高质量出版物的渴望。这两份期刊重塑了苏联地区复临信徒的形象,为在扎奥克斯基建立出版社铺平了道路。”

信心的遗产

  虽然苏联官员访问可能成了当时新闻标题,但特勤局来评阅宣报出版社布防并非只有那一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身为复临信徒的乌干达副总统参孙.基瑟卡访问这里,狙击手再次站在旁边候命。

  托马斯说:“我当时去了广告部,又再次看到许多特勤人员在我后面,还有几只搜爆犬。”

  基瑟卡就任乌干达副总统前是名职业医生,曾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多次访问美国,其成果就是让评阅宣报出版社往非洲付运了大量以艾滋病和毒品为主题的《信息》杂志特刊。

  全球总会副会长和《信息》杂志前编辑白德尔说:“当时,这些特刊成为了评阅宣报出版社历史上发行量最大的特刊,目的在于应对美国和非洲大陆的艾滋病危机。”

  评阅宣报出版社还为其他国家贡献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为当地出版事业的开展捐献设备、派驻工作人员。其中一例,首席装订工基什.亚历山大曾于1989年飞往南美洲,帮助圭亚那的复临教会出版社安装图书生产线。

  曾于1996年至2000年担任欧亚分会出版部干事的霍华德.斯科金表示,评阅宣报出版社在他任职期间曾经是这里的天赐洪福。

  斯科金说道:“我需要手稿,需要授权,我没有资金,便向评阅宣报出版社提出请求,我说:‘弟兄们,我需要这些书。我会付版税的,但请别先收费。’”

  评阅宣报出版社减免了许多费用,并以其他方式帮助,这让斯科金的工作快速向前推进。

  斯科金原来在非洲和中东的复临教会出版社工作,后来来到美国黑格斯敦市评阅宣报出版社工作,并于2014年初以市场部副主任一职退休。

  斯科金说他在俄罗斯的经验告诉他,评阅宣报出版社为全球缺乏手稿的本会出版社提供了特别的帮助:信赖他们手里有高质量的内容,值得翻译并再版发行。

  他说:“当他们看到那个小小的字母标识‘R’时,便可以打开书本,放心阅读。”

安得烈.麦克切斯尼是《复临信徒世界》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