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仰
團結一起

教會不該是一個週末簽到處
卡莉.威廉斯

  在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長大,安息日的概念總是代替了“星期六"。安息日會令人聯想到收起課本、一起吃飯、溫暖的團契,以及教會。除了偶爾的禱告聚會外,對於我十歲時的心智而言,教會就是一個週末簽到處。牧師是那負責“餵養”我們靈性的一位,而我的責任就是全神貫注地聆聽聚會的內容。我盡忠盡責地歡迎那些偶爾來臨的訪客,但對其他的一切就只是例行公事。

  高中畢業之後,我看到朋友一個接一個地離開教會。我依然留在教會中,但卻開始抗拒教會的含義。如果我僅僅是全球一千八百萬復臨信徒中的一員,那麼我參不參加聚會又有什麼關係呢?但我還是留下來尋找答案,為此而感恩。因著參與我的本堂和世界各地的不同教會,那實踐性的真理將我帶回到聖經中關乎教會的含義。

1. 由個人組成

  有些人覺得教會是個建築物,是個由各種政策和領導權構成的綜合體,或者乾脆就是個實體。正正相反的,教會就是你,也是我。我們每一個人組成了教會。正如水體是由一滴一滴的水組成,基督的身體正是由你和我組成的。沒有滴水就沒有海洋,沒有大家也沒有教會。

  當然,一個教會通常會有一棟用於崇拜聚會的建築物,但這建築本身並不是教會。如果我們將教會看成是個沒有生命的建築,就會將教會局限為一種週末的活動,而不是一種共同身分。此外,如果我們將教會看作一個實體本身(比如,教會這樣說,教會做錯了那件事,教會應該為這件事負責),那麼我們便是將責任從自己身上轉移出去,而忘記了我們自己就是教會本身,是基督的新婦。

  雖然我們不能比教會領袖高,但教會的溫度是由她的每個個體決定的。懷愛倫這樣寫道:“除非教友像尋找隱藏的珍寶那樣尋找真理,否則沒有一個教會能在聖潔中長進。”1懷愛倫沒有說傳道人、堂董會或者平信徒領袖,她說教友。除非我們個人與基督同行共進,否則我們的教會本身不可能向前邁進。

教會
教會是承認耶穌基督為主、為救主之信徒的團體。繼舊約時代上帝的子民之後,我們蒙召從世界出來,一同聚集,為要崇拜、交通、學習上帝的聖言,舉行聖餐、服務人群及向普世宣講福音。教會是從成為肉身的道基督,與寫下的道聖經獲得權柄。教會是上帝的家庭,祂所收納的兒女,其中的分子活在新約的基礎上。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以基督為首的信仰的團體。教會是基督的新婦,為使她潔淨與成聖而捨命。當祂凱旋復臨時,祂會獻給自己一個榮耀的教會,是祂的寶血所買來歷代忠心的信徒,沒有玷污、皺紋等類的病,是聖潔沒有瑕疵的。
(創12:3;徒7:38;弗4:11-15;3:8-11;太28:19, 20;16:13-20;18:18;弗2:19-22;1:22, 23;5:23-27;西1:17, 18)
2.呼籲侍奉

  當耶穌離開地上的時候,祂將最偉大的使命賜給門徒:“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眾門徒盡其全力去完成這個使命。他們一邊傳道,一邊醫治病人,甚至還要掛心滿足眾人肉身的需要(徒3:11-13;3:7; 6:1-7)。他們的榜樣教導我們,福音佈道和為基督贏得生靈並不取決於傳道人或領導團隊,向外佈道拓展是涉及所有門徒的。

  一個人該如何侍奉呢?懷愛倫這樣寫道:“只有基督的方法,能真正的感動人。救主與人同生活,作為人群謀利益的人。祂向人表同情,供給他們的需要,以此博得他們的信仰,然後再吩咐他們‘來跟我’。” 2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章中探討了基督的身子所有和所應具有的差異中的合一。如果我們都是講道人,那麼誰負責招待呢?如果我們都負責音響,那麼讓誰去服侍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並給大家預備食物呢?“若全身是眼,從哪裏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裏聞味呢?”(林前12:17)當我們在一起服侍的時候,我們必須運用上帝所賜的不同恩賜來侍奉,並吸引他人歸向基督。

3. 為團契而設

  聖經提醒我們不可忽略“聚會”(來10:25)。人類的本性中有種避免易受傷害、戴上面具的傾向。由此,許多人抱怨教會裏的偽君子太多。我們的教會沒有成為一個醫治病人的醫院,卻莫名其妙地變成了一個假聖徒的陳列櫃。

  路加在使徒行傳2:42節中用了一個特別的詞來形容早期教會的團契:koinōnia。這並不是指隨隨便便的“流連”,而是形容一種親密的陪伴或友誼,其中包含了良性的易受傷害和彼此間的仁慈和愛心。這裏並沒有記載說這些教友是完全人3,這意味著他們必須無條件地彼此相愛。他們彼此深入了解卻仍然相愛。這使他們享受到了安全和屬天的滿足。

  基督徒作家提摩太.凱勒用他優美的筆觸表達出了我們對這種真正基督徒友誼的需要:“接受別人愛自己而不了解自己,是舒服而膚淺的。接受別人了解自己而不愛自己,是我們最大的恐懼。然而,接受別人完全了解自己又真誠地愛自己,這簡直就像蒙上帝所愛一樣。這是我們一切需要中最迫切的。它使我們擺脫偽飾,幫助我們謙卑脫離自以為義,並使我們堅強地面對臨到我們的艱苦生活。”4

4.成長之地

  美國有個土著部落,在開會發言的時候只有一條規矩:如果你批評某樣事情,那你必須相應地提出一項改進建議。我們中許多人都善於批評教會,從全球總會會長正在進行的“可怕的"佈道實踐,到上個安息日傳道人應當講什麼道,都在我們的批評範圍之內。然而,在我們指出錯誤的同時,我們是否敞開心靈、伸出雙手加以援助並滿足需要呢?

  上帝為什麼要揀選以色列人作祂的百姓?祂為什麼要呼召你我成為祂教會的一分子?當上帝向摩西談到祂對以色列人的計畫時,祂這樣說道:“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出3:8)。上帝不僅要救他們脫離奴役,更要進一步領他們來到一個美好絕倫的新家鄉。

  我們也是這樣:上帝渴望帶領我們脫離從前有罪的狀態,幫助我們達到基督品格完美的地步,並且上帝希望我們團結一起。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互相溫暖,也是如此。教會是一個讓我們在耶穌裏共同成長的地方。



1 懷愛倫,《黎明前的黑暗》(美國愛達荷州,楠帕市,太平洋出版社,1997年),原文第7頁。
2 懷愛倫,《健康之源》(台北,時兆出版社,1999年),124頁,
3 致哥林多教會的書信可以排除這一迷思。
4 提摩太.凱勒與凱西.凱勒,《婚姻的意義》(倫敦: 霍德與斯托頓出版社,2011年),原文第101頁。(Timothy Keller with Kathy Keller,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2011), p. 101.)

卡利.威廉斯是R3 Missions的宣教幹事。她和家人住在美國馬里蘭州,她也正在此處進修,預備成為一位英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