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之靈
一股活的大能

懷愛倫

  雖然世界需要同情,需要上帝子民的祈禱及援助,更需要在基督徒的生活上看見基督,然而上帝的子民也同樣地需要有機會,以便能引起他們的同情心,使他們的祈禱有功效,並培養一種與那神聖典範相似之品格。



  上帝把窮苦、不幸、疾病、遭難的人安置在我們中間,就是要給我們這些機會。他們是基督留給教會的遺產,他們應當受照顧,像祂自己要照顧他們一樣。上帝用此來清除渣滓及煉淨金子,賜給我們以所需要的心靈及品格之教化。

  主盡可無需我們的合作而推進其工作。祂並不倚靠我們的金錢,我們的光陰,和我們的辛勞。然而教會在祂的眼中看來是極寶貴的,是祂珍藏珠寶的箱子,監護羊群的羊圈,祂切望見她是無瑕疵、皺紋等類的病。祂以言語所不能形容的愛渴念著她。即因此故,祂賜我們為祂作工的機會,並接受我們的服務,作為我們的愛與忠之象徵。

  主把窮苦的人放在我們之中,是試驗我們,使我們看明自己心中的隱意是什麼。我們不能離開正理而得安全,我們不能幹辱公平,我們不能漠視仁慈。當我們見到一個弟兄墮落敗壞,我們不可從路那邊走過,乃當以堅決而迅速的行動,去幫助他,以應驗經上所說的話。我們不能作與上帝的特別指示相背馳的工作,而沒有使我們工作的效果反映在我們的身上。在我們的良心上應當有根深蒂固的,堅定的認識,在我們的行動上凡足以貽羞上帝的事,絕對是與我們無益的。

  好像鐵筆在磐石上刻字一樣,我們也當在良心上寫下,人若輕看慈悲、憐憫,及公義,若忽略窮人,若不顧受難之人的需要,若無愛心和禮貌,他就是使上帝不能與他合作,去培養他的品格。當我們對別人感覺有慈憐同情之心時,要用自己的利益及特權去救助他們的需要,我們心思的培育就更易成全。我們若為自己積聚把持一切,就必使靈性貧乏。凡願承擔上帝所派之任務,照基督的方式去作的,就可接受基督的一切德性。



  我們的救贖主派使者去對祂的子民作見證。祂說道:“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3:20)然而許多人卻拒絕接受祂。聖靈等待著要軟化及折服人心;但他們卻不願開門讓救主進來,因為怕祂會要求他們一些事情。因此拿撒勒的耶穌便走過去了。祂切望將祂豐富之恩典與福惠賜給他們,但他們拒不接受。人拒絕基督進入祂自己的殿中,這是一件何等可怕的事啊!這是教會何等大的損失啊!

  一切善行是需要我們以犧牲為代價的,可是在這個犧牲上,就使人得到訓練。這些義務使人們與各種天性和嗜好相衝突,但在履行這些義務後,我們就對於自己品格上的那些可非議之習性,勝了又勝。戰爭繼續進行,我們便這樣地在恩典中有長進,如此就可反照基督的形像,並被預備好在上帝國內蒙福之人中有份。

  人若將自己從主所接受的拿來分給窮苦的人,就必得到屬世的和屬靈的福氣。耶穌曾行神蹟給五千饑餓疲倦的群眾吃飽。祂揀選一塊舒適的,可以容納他們的地方,吩咐他們坐下。於是拿起五塊餅和兩條小魚。無疑地當時已有許多人評論此事,說這一點東西要吃飽五千饑餓的人,婦女孩童還不在內,乃是不可能的。但耶穌祝謝了就將食物交在門徒的手中去分散。他們分發給群眾之時,手中的糧食都一直在增加著。到群眾都吃飽了,眾門徒也坐下與基督同享上天所分賜的食物。這件事對於每位基督徒是一個寶貴的教訓。



  那清潔沒有玷污的宗教,“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我們的教友非常需要一種關於實際敬虔的知識。他們需要力行克己與犧牲。他們需要向世人證明自己是效法基督的。因此,基督所要求他們去作的工,不是可以叫別人代作的,或把自己應負的責任交給一些委員會或機關去代辦。他們當藉著犧牲自己的金錢、光陰、同情心,及個人的努力,去幫助病痛的人,去安慰傷心的人,去救濟窮困的人,去鼓勵沮喪的人,去照亮黑暗當中的生靈,向罪人指明基督,去使人心明白上帝律法之要求,俾使他們的品德與基督相似。

  人們正在觀察衡量那些自稱相信現代真理的人們,看他們的生活和行為是否代表基督。上帝的子民謙卑懇切地參加這與眾人有益之工,就可向真理所進入的各城鎮居民發出一種勸善的感化力。如果一切明白真理的人能利用所遇到的機會去推動此種工作,每日向附近的人作些小小的仁慈的行為,就可以向鄰居表現出基督來,同時福音也要顯出是活潑的能力,而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了。它必顯明是實際的,而不是出於幻想或狂熱的結果。它也要比講道理、讀宣言,或念教條,更重要得多了。

本文的中文翻譯取自“教會的需要”一文,載於懷愛倫著的《證言精選》第二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相信懷愛倫(1827-1915)在她七十多年的公開事工中,行使著聖經上所說的預言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