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之靈
懷愛倫和復臨教會基本信仰

懷愛倫和復臨教會基本信仰
她在總結教義上所有的角色
梅林.伯特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相信上帝呼召懷愛倫承擔先知的職分,相信她在本會的開始和建立時期擔當重要的角色。從1844年到1915年,懷愛倫見異象和得異夢的時間跨度長達七十多年。這些特殊的啟示對於教會和信徒個人是一種使其保持走在正路上的聲音,保證兩者更加接近聖經真理。這些特殊啟示沒有成為復臨教會任何基本信仰的起源,只是團結了信徒,而且豐富了他們對聖經的理解。懷著在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義發展歷史上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當我們看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最重要的獨特教義──聖所與安息日,以及兩者怎樣和三天使信息結合──­我們看到懷愛倫的啟示展現出來。一個再進一步的例證,就是懷愛倫在教導什一奉獻上的角色。

天上的聖所
  1845年3月,O.R. L.克羅哲在《黎明》雜誌(Day-Dawn)中發表他的首篇文章,聲稱耶穌於1844年10月22日開始在天上聖所中的至聖所工作。後來,他在《明亮日星》雜誌(Day-Star Extra)1846年2月7日的一篇題為“摩西的律法”長文章上,進一步闡述有關預表性贖罪日的概念。1
  懷愛倫在1847年撰文肯定了克羅哲的說法,她這樣寫道:“主在異象中向我顯明,一年多之前,就潔淨聖所這個問題,克羅哲弟兄蒙了真理的光照。”2雖然懷愛倫認定耶穌是我們的大祭司,豐富了對天上聖所的了解,但根基卻是克羅哲對聖經的分析而建立的。

安息日
  第七日的安息日是通過第七日浸信會傳到復臨信徒中間的。拉結.奧克斯是一位居住在新罕布什爾州華盛頓的第七日浸信會信徒,她和弗雷德力克.維勒分享了有關安息日的真理。很有可能維勒影響了T.M.普雷布爾,使他在1845年2月和3月寫了一篇文章和小冊子,從而帶領了貝約瑟接受了安息日的道理。3貝約瑟在1846年8月寫了一份重要的有關安息日的小冊《第七日的安息日,一個永遠的記號》。4
  新婚不久的懷雅各和懷愛倫本著聖經一起學習這份小冊子,從那以後他們也開始遵守安息日。直到第二年(1847年),懷愛倫才領受了有關安息日的異象。懷愛倫在讀貝約瑟的小冊子之前曾經聽過他對安息日的講論,但當時“並未感受到其重要性。”5上帝並沒有給懷愛倫異象,使她的思想轉向安息日,而是等待她自己學習聖經,將信仰建立在這項重要的教義性刊物之上。

安息日和聖所的結合
  對於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來說,最重要的神學發展還不是單獨存在的安息日道理和聖所的道理,而是這兩者的結合,成為了傳給世人的最後信息。1847年1月,貝約瑟有關安息日的小冊子再版發行,其中提出一個觀點,認為安息日中存在“現代真理”,或者說基於啟示錄11章19節和14章12節,有關安息日的問題中存在著關乎末世命運的重要意義。
啟示錄11章19節上說,天上的殿開了,在至聖所中顯出約櫃來。約櫃中存放的是刻有十條誡命的法版。三天使的信息把我們稱為一群將上帝當作創造主而敬拜他的人,並說我們是“守上帝誡命和耶穌真道的[原文為:有耶穌信仰的]。”對於貝約瑟來說,安息日之所以具有末世的重要意義,是因為它與耶穌在至聖所中的工作有關。
  懷愛倫看了貝約瑟改版之後的小冊子。1847年4月,懷愛倫見了一個“安息日光環異象,”這對啟示錄11章19節是一個形象化的說明,並且肯定了貝約瑟先前發表過的觀點。懷愛倫在異象中看到耶穌在至聖所中,看到他打開了約櫃並拿起刻有十誡的石版。當耶穌打開兩塊法版時,懷愛倫看到“一道光圈”環繞著第四條誡命。6懷愛倫所見的這個異象加深了當時大家對於聖經的理解。她在異象中看到復臨信徒“出去更加熱切地宣揚安息日的真理。”
  這次肯定性的異象幫助復臨信徒堅固了對於安息日的末世性意義,並且為在安息日的框架下傳揚福音提供了新的動力。這個教義是三天使信息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於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福音使命來說是最核心的神學基礎。
  因此我們看到,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最核心的基本教義——聖所、安息日以及兩者在福音使命內的融合,這些基本教義都不是建立在懷愛倫異象的基礎之上的,而是建立在認真學習聖經基礎之上的。異象在此過程中扮演的是肯定、更正和豐富其內容的作用。懷愛倫始終非常清楚,復臨信徒的信仰是建立在聖經基礎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她所見的異象之上。她在自己1851年寫的第一篇小冊子中這樣道:“親愛的讀者,我向你推薦上帝的《聖經》作為你信仰和實踐的準則。我們將要根據這《聖經》受審判。在《聖經》中,上帝已應許在‘末後的日子’使人看到異象;不是作新的信仰準則,乃是為要安慰祂的百姓並改正那些偏離了《聖經》真理的人。”7

什一奉獻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所有的基本信仰都是通過查考聖經得出的,而不是發源於懷愛倫的異象。另一個例子是關於什一奉獻。
  1858年,J.N.安得烈在美國密歇根州伯特勒克里克(Battle Creek,又譯戰溪)舉辦了一次聖經學習班,旨在探討福音工作如何得到支持。8這次學習的結果是在1859年採納了一種稱為“系統慈善”的捐獻計畫,它的另一個名稱叫作“系統性的捐獻。”
  首個指導方針是“弟兄們”每週應當留出五到二十五美分,“姐妹們”每個星期留出二到十美分。除此之外,那些比較富有的人還可以每週在他們每一百美圓的財富中抽出一到五美分。這次學習並未提到什一奉獻。
  懷愛倫用以下的話表達了對系統性慈善的支持:“上帝在系統性慈善這件事上帶領著他的百姓。”9但是上帝卻沒有通過異象來更正他們的計畫,使其反映出聖經中有關什一奉獻的教導。直到1876年和1879年之後,目前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所實踐的聖經中有關什一奉獻的教訓才被採納。10後來,上帝使用預言性的恩賜給他百姓以指導,告訴他們如何以最佳的方法使用什一奉獻來支持福音工作並教會的各項事工。
  異象在這個問題上再次起到了肯定、更正和使其內容豐富的作用;而這些教義並不是由異象中發源的。上帝一直在等待,直到他的教會從聖經中學到了相關的問題。對於復臨信徒來說,他們要將自己的信仰建立在聖經的基礎之上,而非直接通過預言性的異象而得到,這一點對於他們非常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應對懷愛倫預言性的工作和復臨信徒基本信仰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心存感恩。我們說懷愛倫是真先知,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證據就是,她始終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聖經之上。上帝使用預言性的恩賜來鼓勵、堅定、更正並豐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基本信仰。聖經永遠是一切教義的根源。上帝帶領著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有我們今日所珍視並與世人分享的基本信仰,是小心研究聖經的結果而非懷愛倫的異象的結果。

1 O.R.L. Crosier和F. B. Hahn, Day-Dawn(在Ontario Messenger最後一頁刊出), 1845年3月26日;O.R.L. Crosier, “The Law of Moses,” Day-Star Extra, 1846年2月7日。
2 懷愛倫致伊利.科提斯的信,1847年4月21日,載於懷雅各著,《寫給“小群”的一言》(A Word to the Little Flock)(緬因州布倫瑞克:懷雅各,1847年),第12頁。
3 湯瑪斯.普雷布林,“安息日”,《評論與通訊》,1870年8月23日,在《以色列的希望》中重印,1845年2月28日;一份證明“根據十條誡命”是應當遵守一周的第七日為安息日,而不是第一日的小冊子(Nashua, N.H.: Murray and Kimball, 1845)。
4 貝約瑟,《第七日的安息日,一個永遠的記號,從起初到進入聖城的門,根據十誡》(New Bedford, Mass.: Benjamin Lindsey, 1846)。
5 懷愛倫,《給教會的證言》卷一,(華盛頓特區:評閱宣報出版社,1948),原文75, 76頁。
6 懷愛倫,《早期著作》(華盛頓特區:評閱宣報出版社,1882年),原文33頁。
7 懷愛倫,“經歷與目睹”,《早期著作》(中文版),第172段。
8 約翰.魯弗波洛,《教會和教會的秩序、組織與紀律》,原文107頁。
9 懷愛倫,《給教會的證言》卷一,原文19頁。
10 D.M.卡耐特,“系統的慈善,或聖經中有關支援聖工的計畫”,《評閱宣報》,1876年2月17日;“系統的慈善”,《評閱宣報》,1878年12月12日。

梅林.伯特是位於美國密歇根州柏林泉市安得烈大學校園內的懷愛倫著作託管委員會分支辦公室的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