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多樣化中的合一

多樣化中的合一
一年宣教
桑德拉.布萊克莫

  蘭斯提高聲調驚呼道:“你在開玩笑吧!你一定把它放在什麼地方了。”
  那天是蘭斯生日,他的朋友詹妮娜帶他去了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島的一家韓國餐廳去慶祝。他們在一個鐵路站準備回家,他們那輛列車剛剛開門時,詹妮娜突然驚慌地喊道:“哎呀,我找不到公交卡了。”
  “在你的口袋、你的包裏找找,”蘭斯說。“快點,列車開了。”
  狂亂地找了一番之後,什麼也沒找到,列車真的開出了,他們卻沒上去。就在那裏詹妮娜覺得她的一個口袋裏有什麼東西,並且成功地把她輕易忘了的公交卡找了出來。
  “在這兒呢!”她說。“我找到了!”


救災:“一年宣教運動"成員卡洛斯.桑切斯(最右)領導來自新墨西哥州桑迪亞景復臨中學的志願者搬運傢具給颶風桑迪的災民。[圖片提供:Larry Blackmer]

  蘭斯和詹妮娜跳上了下一班列車,鬆了一口氣,撲通一聲坐在他們的座位上。然後開始熱烈地談論他們最歡喜的話題:神學和宗教。坐在他們旁邊的四個人了解他們的討論,並加入進來。在他們的新朋友到站前,蘭斯和詹妮娜已經給了他們一些聖經教導的文字材料,他們各自交換了名片和電郵地址,以便保持聯絡。
  蘭斯後來提到:“他們下車後,我們彼此興致高昂並且大聲歡笑,以致眾人一直看著我們,他們奇怪發生什麼事了──為什麼我們那麼快樂。”
  他說:“詹妮娜找不到她的卡,是有上帝的美意。主希望我們與那些特定的人分享我們的信仰。”

開創一個新見證
  22歲的姜東源,大家都叫他蘭斯,是來自復臨教會全世界每一個分會的14個年輕人之一。他們目前在紐約參加總會青年部發起的“一年宣教”(One Year in Mission,簡稱OYiM)運動。這個運動構成了一個異象的第一個階段,要將志願者主義注入復臨教會青年人的DNA中。蘭斯的家鄉是在北亞太分會範圍內的南韓。組中的其他成員來自南非、俄羅斯、印度、坦桑尼亞、德國、敘利亞和澳大利亞。


剷雪:暴風雪後,“一年宣教運動"團隊中,有幾位來到當地復臨教會幫忙剷雪工作。[圖片提供:安東尼.斯坦葉]

  紐約的“一年宣教”運動的目標是要訓練這些年紀從20到39歲的年輕人,在他們六個月的逗留期間開發出一套完整的佈道方法,給他們機會直接參加領導層並且作出決策,利用他們的才幹幫助預備計劃於2013年6月開始的NY13佈道運動。
  然後他們要把所獲得的工具和技巧帶回自己家鄉的分會,另外花六個月的時間把他們所學到的教導新徵募的志願者小組,決定把什麼方法成功地應用於他們自己獨特的文化中。各聯合會和區會後來也要遵循同樣的過程。
  總會會長魏泰德說:“我們渴望年輕人參加龐大的傳道活動。我們這麼做的一種方式是通過‘一年宣教’運動,年輕人可以奉獻一年的時間在街角、在自己的本土或全世界從事宣教工作。”
  來自總部在馬里蘭州的總會和北美分會的不同教會領袖每週召開研討會,授權和指示這群青年進行不同形式的外展和佈道。

讓我們自己親自看看過去
  “一年宣教”主要是要為他人服務,這包括給無家可歸的人食物吃、幫助受到桑迪颶風影響的人作繼續清理的工作、看望療養院和受虐待婦女庇護所裏的人、作兒童計劃等。工作組的人還與街上的人談話並一同祈禱,這些人包括那些在紐約巿時報廣場上的。


禱告勇士:北美分會會長但以理.傑克遜(左)和大紐約區會復臨社區服務部幹事魯本.美利奴(右)鼓勵在曼哈頓住宅區帶領禱告事工的“一年宣教運動"團隊成員埃薩姆.哈比。[圖片提供:Larry Blackmer]

  北美分會“一年宣教”工作組成員詹妮娜.厄翁說:“社區服務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是我們每天都做的事。我們正在學習有意地在人們所在之地會見他們,幫助他們的需要,然後向他們指出福音。”
  來自巴西的莉斯.莫塔也是該工作組的成員,她參加的一個項目是在當地的公立初中每週輔導小孩兩個上午。雖然起初很難,因為學校禁止工作組提到耶穌或福音,但莉斯相信她和他人正在向孩童和學校的職員進軍。
  她說:“他們看到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也看到我們關心他們,就連老師們都擁抱我們,告訴我們說:‘我們會想你們的。’”
  在2012年10月颶風桑迪和2013年嚴酷的大風雪造成毀壞之後,該地區強烈需要救災形式的社區服務,來自澳大利亞的約書.伍德把它描繪為作見證的“巨大機會”。
  約書說:“我們一直在與復臨社區服務部同工,幫助那些受這些風暴侵襲的人,這花掉了原能用於福音傳道上的時間,但這仍舊集中在關心人上,只是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禱告團隊:“一年宣教運動"團隊成員在紐約地鐵站與過路人一起禱告。[圖片提供:安東尼.斯坦葉]

  2013年3月22日至24日週末,特別集中在計劃的服務方面。這14個年輕人在總會青年部幹事吉伯特R.坎吉、大紐約區會復臨社區服務部幹事魯本.美利奴和大西洋聯合會青年部幹事約瑟H.考泰斯的指導下,帶領數百名志願者在紐約全市進行“憐憫行動”計劃。亮點是來自美國七個州的數千名青年復臨信徒穿過布魯克林大橋去宣導同情,反對該城中的暴行。這事致使一些紐約人感到驚奇,想知道是否到了回歸上帝的時候。
  來自尼日利亞的保羅.奧戈嘎正在遠洛克維公立圖書館幫助給孩子講故事和教手藝的時候,來自受虐待庇護所一個婦女帶著她的三個孩子進來了。她看著自己的孩子聽了聖經故事,並且收到孩子塗色並寫上“媽媽,我愛你”的盒子,之後她問保羅屬於什麼教會。“當我告訴她我是一個基督復臨安息日信徒時,她問道:‘你的教會這麼活躍嗎?我要去你的教會。……一定是上帝帶我來這裏的。祂一定想讓我回到教會去。’”
  北美分會會長但以理R.傑克遜說:“大批年輕人參加[各種計劃和遊行],表明了我們的年輕人想要侍奉上帝的方式。他們不想藉著坐在教堂的長椅上再聽一首讚美詩來侍奉上帝。他們想要出去奉祂的名做些事。而這就是奉耶穌的名做事──去接觸人並且給他們希望。”
  傑克遜與他的妻子堂娜連同其他教會領袖一同訪問了幾個“憐憫行動”計劃並且參加了遊行。

全球教會的縮影
  來自14個地區的十四位年輕人(九男五女)一起緊密的生活和服侍,彰顯了“多樣化中的合一”。他們不僅要對付年齡、語言和性別上的差異,還要對付文化和神學上的差異。例如,蘭斯看紐約人彼此相待不是很尊重,特別是對那些處於領導地位的人──亞洲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約書曾住在印度,能看出在經濟狀況和生活條件上可能有的不同。他自己既在本土澳大利亞的家裏有12個房間的房子裏居住,也見過印度一家三代人擠在一個只有兩個房間的房子裏。


為憐憫而遊行:成千上萬的青年復臨信徒在“憐憫之周末”(Compassion Weekend)從美國的七個州遊行經過布魯克林大橋。[圖片提供:Larry Blackmer]

  神學觀點從強烈的傳統觀點到許多被歸於“自由主義”的教會觀點也有不同。例如什麼活動適合在安息日舉行的問題導致了激烈的辯論,有些旁觀者感到奇怪:在這麼多樣化的團體裏,到底能不能團結一致在宣教工作上呢?然而這些年輕人自己形容這些不同是“成長的經歷”,正在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他人和他人的生活方式。
  盧卡斯.·赫爾曼作復臨信徒只有兩年,他形容自己的祖國德國是“人民傾向於彼此不信任並且彼此避開對方觀點”的地方,不過他說在這個團體裏已幫助他與那些觀點和信仰不同的人有更好的關係。他說:“這個團體還幫到我個人,因為我一直去查考聖經好親自發現許多事。”
  “需要作些調整以便我們不致彼此得罪,特別是在安息日的問題上,”來自菲律賓的安東尼.斯坦葉說。“有一次蘭斯和我談了很長時間,彼此分享我們的觀點而沒有互相指摘。我很喜歡他的看法和觀點,向他學一些東西,反之亦然。我們不必接受彼此的信念,我們同意有分歧。但我們仍然互相擁抱,一起生活,一起共事。”
  來自俄羅斯的安娜.蓋維羅形容這個團隊“因我們不同的種族關係而多姿多彩──我們的皮膚、我們的習慣各異,可是,”她說:“我們在許多方面是相同的,……我們確實是在基督裏的兄弟姐妹。”


教導孩童:莉斯.莫塔在遠洛克維公立圖書館幫助孩童做手工藝。[圖片提供:Larry Blackmer]

  團隊中的有些人是在復臨教會長大的;有些人,如來自敘利亞的埃薩姆.哈比,三年前才受洗,不是在復臨教會長大的。埃薩姆是他家中和他那個地區唯一的復臨信徒。在敘利亞,他在安息日那天獨自一人,他說他必須“創造”他自己的活動。安息日上午他個人作禮拜,有時聽宗教頻道,然後去探訪朋友或社區中其他需要某種幫助的人。
“我花時間做好事,向人表明我關心他們,”他解釋說。
  來自丹麥的波奈爾.拉斯姆森說到該團隊的共同使命乃是團結的因素。她說:雖然每一個人都來自不同的文化,但“我們都帶著一個宗旨和目標來到一起,而那就是要以耶穌為[計劃的]中心,並且一起靈修,一起禱告。”
  來自坦桑尼亞的耶利米.馬路拉補充說:“這些差異並不要緊,我們並不好戰,我們也沒有不斷討論我們的差異。我們總是想如何利用我們所擁有的不同看法接觸許多的文化。”

紐約綜觀
  紐約巿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一年宣教”團隊中的一些成員不禁驚愕。埃薩姆特別想要明白為何“人們拼命要來紐約”。
  “他們只是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他們要經過很長的路程到很遠的地方去工作,然後再走很遠的路程回家。他們並不享受生活。在我的國家,我們享有更多的休息,更少的工作。在這裏他們要更辛苦地工作,好花更多的錢。”
  約書同意這一點,並且說這種生活方式還引起了佈道的困難,因為復臨教會的教友也要工作那麼多時間,所以缺乏時間和精力去向自己社區的人做宣教工作。


基本需要:幫助提供食物和基本需要給社區中有需要的居民,是“一年宣教”團隊的優先工作。[圖片提供:安東尼.斯坦葉]

  他說:“他們可能想要參加宣教工作,但地點限制了他們。”
  來自印度的達里爾.約書亞對該城有不同的看法。他稱讚在這裏發現的許多工作機會和個人成長的機會,對於沒有經濟能力在自己的祖國供養家人的僑民來說尤其如此。
  他說:“他們掙錢以便能寄回家裏去。要是他們的家人在這裏跟他們在一起,他們就能更好的供養他們,教育自己的兒女。”
  移民家庭構成了紐約巿人口的一大部分,其中許多人都是在紐約長大的,稱紐約為自己的家鄉。
  在墨西哥的小鎮長大的卡洛斯.桑切斯發現紐約人不如墨西哥小鎮的居民友好。他還認識到要接觸紐約巿的人,必須先通過交談獲得他們的信任。
  卡洛斯說:“我們每天早上離開公寓前,總是求聖靈引導,然後我們就確信上帝會把祂希望我們與之談話的人放在我們面前。”


颶風後的生還者:“一年宣教運動"的安東尼.斯坦葉與一位在颶風桑迪生還的青年人合照。[相片提供:“一年宣教運動"]

  該地區寒冷的天氣對來自南非的奧維娜.皮雷來說一直是個挑戰,但她正在適應其他方面。她說她現在能確定那個諺語說紐約巿是一個不眠之地。
  “我在Facebook上發佈了一張魯本牧師和我在凌晨一點半在食品雜貨店購物的一張照片!”
與她來紐約之前別人告訴她的相反──紐約人從來不微笑──奧維娜發現當她向別人微笑時,大多數人也會向她微笑。然而,有一次例外依然使她揪心。有一天她注意到一個人顯然在酒或毒品的影響之下,那人穿著一件夾克,對他來說太大了。大家正盯著他看,但是當他仰臉並且看到奧維娜時,她微笑了。
  她說:“他不知道怎麼反應,”她說:“意識到他都不習慣有人向他微笑,表示小小的親切,真令人心碎。”

值得嗎?
在此次會見時,“一年宣教”團隊還沒有完成他們在紐約巿六個月的學期,但他們宣教的努力正在結出果實,他們也確信:上帝在那裏親自帶領了他們每一個人。
達里爾說:“上帝個別地揀選了我們,我們可能還沒有完全明白祂為什麼揀選我們,但我們各人都必須有某種特別的貢獻,即使我們自己什麼都沒有。但把我們帶到這裏的是上帝,我們只想侍奉祂。”
要獲悉更多關於“一年宣教”的資訊和觀看復臨新聞網製作的關於該計劃和團隊成員的視頻,請訪問http://oneyearinmission.org.
*關於更多NY13的資訊,請訪問www.ny13.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