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特寫
復臨運動的開始

上帝的時鐘顯明祂的計畫
1843-1847年
愛麗絲 R..烏爾艾絲

  從創世開始,上帝的記時鐘便在世界大事中顯出了他的引導之手。從先祖與先知的時代直到耶穌降生,每到有需要興起的時候,上帝總有他忠心的使者宣揚當時代的“現代真理”。
   十八世紀晚期和十九世紀早期,又到了上帝時間大鐘再次敲響的時候!

新信使的認定
  浸信會講員威廉.米勒耳從他在紐約州洛罕普頓的家鄉,開始傳揚但以理書8:14中的二千三百日/年的預言將要在一八四三年或一八四四年結束。他感覺自己有責任告訴全世界耶穌很快就要降臨。在緬因州,21歲的青年教師懷雅各接受了米勒耳的信息,便在1843年1月離開父親的家,騎上一匹借來的馬,開始了自己一生傳揚“現代真理”的工作。
  一位第七日浸信會的女士拉結.奧克斯.普勒斯登在新罕布什爾州的華盛頓和弗里德力克.維勒牧師分享自己的信仰,說第七日安息日很重要。不久,一小群米勒耳派復臨信徒開始遵守上帝的聖安息日。來自麻塞諸塞州菲海文的退休船長貝約瑟聽說了有群人正在傳揚新的“現代真理”,也獻身傳講這道理。
  在美國東北部各州,約有五十萬民眾期待著耶穌的即將復臨,他們全心接受並快樂地傳揚著這道非常的消息,即耶穌要在1844年10月22日降臨。那日過去,耶穌卻毫無蹤影,他們的幸福和喜悅轉眼間變作了憂鬱和絕望。在此之前,他們中許多人已經變賣農場,關閉商鋪,結清一切賬目,熱切地期待和他們最好的朋友耶穌一同飛往天國。然而現在,他們卻不得不忍受別人的譏誚,努力繼續在世上生活,並掙扎著準備度過北方的寒冬。在這些失望的信徒中間,在紐約州吉布森港有一個人名叫海潤.愛德生。


1844年12月: 怀爱伦在美国缅因州,波特兰见了生平第一个异象。

  愛德生邀請一些朋友到他家穀倉,共同獻上懇切的禱告,祈求上帝顯明原因,為什麼耶穌沒有照他們所期待的時候降臨。第二天清晨,當愛德生穿過他家玉米地,準備要去鼓勵其他失望的信徒時,他突然領受了一道亮光。這道亮光向他顯明,耶穌要在第二次降臨前,先進入天上聖所中的至聖所,為人類進行贖罪的工作。這些人對希伯來書8章和9章的進一步研究,確認了新的“現代真理。”
  1844年12月,家住緬因州波特蘭市的17歲少女愛倫.哈門領受了一個來自上帝的異象。她在異象中看到一群復臨信徒,他們走在狹窄的道路上,正從地上去往天國。她接受了上帝的神聖呼召,作他特別的信使,將上帝向她展示的告訴別人。

信使們團結一致
  1845年,愛倫.哈門旅行新英格蘭全境,在不同的聚會場所分享上帝所賜的許多信息,並遇到了毫不膽怯地傳揚耶穌即將降臨之“現代真理”的米勒耳派講員懷雅各。這二人在每件事工上見證到上帝的作為,彼此的友誼也不斷深化。
  貝約瑟在旅行途中熱心傳揚有關第七日安息日的“現代真理”。他在傳道過程中逐漸確信,如果能給相關人員留下一本小書或者小冊子,那將對福音工作非常有幫助。於是,在1846年,他出版了一本48頁的小冊子,取名叫做《第七日安息日——永恆的印記!》
  1846年8月30日,愛倫.哈門和懷雅各喜結連理,從此他們便攜手做工。同年11月,懷雅各夫婦和貝約瑟同時出席在緬因州托普瑟姆舉行的一次復臨信徒會議。從此往後,這三個人便開始團結一致,後來也成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最初三名創建者。
  1847年全年,這些上帝新的信使在新英格蘭各地做工,強調第三位天使的信息在復臨運動中的地位。速度雖慢,但步伐扎實,上帝終將揀選他的百姓並讓事情各就各位,使他最後恩典和拯救的信息得以傳揚。

愛麗絲 R.烏爾艾絲是位退休的教育家,現在擔任復臨信徒遺產事工的編輯,也是剛退任的主席,致力於本會傳統和遺產的發掘和保護,現住在美國田納西州學院谷。

 

復臨運動開始起航
1848-1853年
便雅憫.貝克

  試想像一下,那個時候未曾有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不像今日全球有約一千七百萬信徒,有七萬一千多間教會和六萬六千多個聚會點,分佈在世界各個大洲差不多每個國家,所用的語言和方言將近一千種。那個時候只是一小群零零散散地聯繫著的青年人,散布在美國東北部的幾個州,大多是貧窮的。這些人在前一段日子曾經大受打擊,因為他們把一切放在一個最後沒有實現的希望上,在失望之後慢慢地把耶穌工作的性質、聖經真理,以及他們在地球歷史上的角色這幾方面拼在一起。此外,要記住對於這些人來說,在這些難以忍受的一日又一日,他們的將來並不像對我們這些在一個半世紀以後的人一樣那麼肯定或必然。

發軔
  那是1848年。米勒耳運動的情形仍記憶猶新──等候耶穌復臨的焦急心情、熱切的預備和傳道、竭盡全力作見證、日以繼夜的學習、長時間的禱告,以及後來無以倫比的失望。有些米勒耳派信徒,包括貝約瑟和他的太太普魯登斯、新近結婚的懷雅各和愛倫以及其他人,彼此都發現一個共同願望,從悲慘的失望中擺脫出來,再次更強烈和更真誠地冒出。他們不知疲倦地晝夜旅行,經歷酷熱和寒霜,穿山越嶺,費盡千辛萬苦,去拜訪從前的米勒耳派信徒以及所有對聖經真理感興趣的人,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安慰人、堅固人和教導人。
  在這段多產的季節中,聖經中曾經被忽略的真理重新得以發現,他們現在把成長中的運動聯合起來,由當年27歲、刻苦殷勤的懷雅各,和他那大蒙上天祝福、得到異象以引導信徒的21歲的妻子懷愛倫來領導。這些真理能將信徒團結在一起。對這些真理的醒覺來自不同而引人好奇的地方:來自喬治.斯脫斯寫給朋友的三封信,後來變成了一本小冊子,論述死人毫無意識地等待基督復臨時的呼喚;來自海潤.愛德生,這人在一片玉米和南瓜地裏頓然明白耶穌在天上聖所的中保代求工作;來自一位不屈不撓的第七日浸信會信徒拉結.奧克斯.普勒斯登,她在一次幽默的偶遇中,向無言以對的弗里德力克.維勒宣佈了敬拜的正確日子。

深掘


1848年2月: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出版《共产主义宣言》

  在這些日子差不多有二十多次會議,讓信徒聚集在一起,探討聖經上的真理,以決定他們的信仰。第一次會議在1848年春天召開。這些聚會在新英格蘭州和紐約州不同的地方舉行:穀倉、房屋以及其他各個地方。聚會過程中經常有有爭議性而直話直說的,大家辯論起來聲音很大,時間不斷拖延,議論著異乎尋常的信仰。但難以理解的,事情有上帝安排,從這些看來沒有希望的會議中,教義的系統開始成形,像看繪畫一樣,一幅畫漸漸填上內容並得以美化,成為深化了的共同理解。

印刷,印刷,印刷!
  同樣是在1848年,年輕的懷愛倫見了一個異象。她在異象中提前看到目前這個弱小的運動將來要發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她丈夫要“印一份小報並將它送給別人,”雖然它“起初很小,”但它終必獲得成功,變成“一道環繞世界的光明之河。”這在當時似乎是件永遠也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當時懷愛倫和懷雅各居無定所,身無分文,並且他們總共只有大約一百名信徒。但這對夫妻還是順從上帝的旨意,在1849年7月製作並發表了這份只有8頁的刊物,叫做《現代真理》,這份小報紙就是目前世界上數百份期刊、每天流動量超百萬份發行物的前身和先驅。由於這些出版物和男女老少佈道家的增多,信徒人數逐漸增多,從1848年有一百來人,到1852年有約兩千人。

是否建立組織?
  由於信徒人數的快速增長,就有必要建立某些組織。剛踏入1850年代後,當時復臨信徒中間沒有系統或者計畫,用來應付信徒的需要、管理財務、確認傳道領袖人選或把房產和地產的擁有權合法化。這種需要在教會的刊物《基督復臨評論與安息日通訊》上顯得尤其迫切。當時不斷增長的復臨運動的負擔大都在懷雅各夫婦身上,當他們提出構建組織的想法時,討論就開始了。從前米勒耳派的信徒對於籌建教會組織持非常謹慎的態度,因為他們原來就是從自己曾經受過許多迫害的教會組織中脫離出來的,因此他們對於類似組織的東西非常抗拒。誰也沒有想到,即將到來的席捲全國的南北戰爭,竟使這個剛剛起步的運動最終建立了自己的組織,因此得到力量將福音信息傳遍世界。

懷愛倫,《懷愛倫生平傳略》,原文第125頁。

便雅憫.貝克是歷史學博士,目前在美國馬里蘭州銀泉市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全球總會擔任檔案保管助理。

 

邁向教會組織
1854-1859年
斯坦利.希克爾森

  通過三名不同信徒的視角,我們可以觀察到,1854年到1859年間,上帝輕輕推動著他的百姓邁向教會組織。

家庭合一:亨利.尼可爾斯.懷特(1847-1863年)
  當亨利.懷特大約十個月大的時候,克拉利莎.邦弗埃便承擔起了照顧他的責任,讓亨利的父母能到各地工作。幾個月後,亨利被送到了位於緬因州托普瑟姆的郝蘭德的家中。郝蘭德19歲的女兒弗蘭西絲照顧了亨利五年。在這幾年中,亨利的父母只短暫的看望過他幾次。小亨利很難認識他的父母,這對他們來說是嚴峻的試煉。


1849年7月:《现代真理》(现在的《复临评论》)开始出版。

  1854年,亨利和他的家人在紐約的羅切斯特團圓,從此這個家庭才變得完整。但這個家中除了有亨利並他兩個弟弟之外,還有那些《評論與通訊》(又譯為《評閱宣報》)的工人,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大“家庭"。亨利的父母工作非常辛苦,經常每天工作16到18個小時,因此他們留給家庭的時間便非常短暫。
  1855年,懷雅各全家從羅切斯特搬往密歇根州的巴特爾克里克(Battle Creek)。在這裏,亨利第一次在某種程度上享受到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他們家中仍舊會有一兩位年輕姐妹幫助料理家務,照看孩童,並時常幫助照顧老人,但亨利從此卻不用再和許多印刷、校對、排版和裝訂的工人擠在一所房子裏了。雖然亨利的父母有時仍要長時間外出,但現在他和自己的弟弟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懷愛倫這樣回憶道:“從我們搬到巴特爾克里克開始,主開始改變我們居住擁擠的狀況了。”
  在上帝對於教會組織的計畫中,其中一部分就是家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上帝引導教會建立自己的成型組織過程中,他也賜給亨利.懷特和他的弟弟們一個他們可以確定是自己家庭的地方。

經濟上的保障:馬利亞.簡(沃克爾).魯弗波洛(1832-1867年)
  1851年,馬利亞.簡.沃克爾嫁給了約翰.諾頓.魯弗波洛。約翰是個粉刷匠,又在週末也為第一日復臨信徒講道。他還經營窗扇上的鎖。約在他們結婚一年之後,馬利亞和約翰接受了第七日的安息日,並加入了紐約羅切斯特的信徒團體。約翰覺得自己有責任全職傳道,但馬利亞卻為他們的經濟擔心。約翰準備到紐約州西部各城鎮去旅行佈道,馬利亞懷著複雜的心情與她的丈夫道別。後來約翰的行跡逐漸延長,他又去到俄亥俄、密歇根、伊利諾伊和威斯康辛等州佈道。
約翰的“報酬”包括一件外套、幾箱蘋果和土豆、一些肉,偶爾還有一美元。1856年,馬利亞和約翰感到挫敗和灰心,離開了羅切斯特,來到愛荷華州的瓦康,約翰在建築業再次找到工作。然而上帝明白,奇妙地差遣懷雅各和懷愛倫前去鼓勵約翰夫妻重新回到傳道事工上來。馬利亞的心深受觸動,她眼含熱淚地懇勸約翰重新開始傳道。
  1859年1月16日,巴特爾克里克教會投票通過了教會工人系統保障條例,提供途徑給傳道人固定的工資。上帝繼續帶領他的教會邁向組織,好為馬利亞以及許多和她類似的家庭提供經濟上的保障。

互相信任:貝約瑟(1792-1872年)


1855年春:在密歇根州,伯特克勒建立第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堂,命名为"祈祷之所"。

  貝約瑟“老爹”是我們教會早期年紀較長的一位先驅。他原來是位船長並有自己的船隻,因此向來都習慣於負責任。在給予教會年輕領袖——尤其是懷雅各——應得的全部尊重的事上,貝約瑟經常為之掙扎。他和其他一些領袖有時會在工作上自作主張,因此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損害了教會同工的工作。
  但在貝約瑟心中,他信靠上帝的帶領。1855年,貝約瑟主持一次會議,會議最後表決要建議改變安息日的起訖時間。從個人角度來說,貝約瑟長久以來一直提倡下午6點是安息日開始和結束的正確時間。但他卻虛心接受了會議最後的表決結果,以日落作為安息日的起訖時間。約翰.科里斯長老這樣回憶貝約瑟說:“我覺得他有一顆善良的心,並且他知道如何更正錯誤,同時又不過分誇耀。”
  上帝對教會組織的計劃一直在向前推進。雖然這事經常處於艱難的鬥爭中,但上帝在初期便開始在這個教會中培育一種能夠讓大家互相信賴並精誠合作的氛圍。

. 懷愛倫,《基督徒經驗談》,第十九章。

. 同上,《懷愛倫生平傳略》,原文第121頁。

. 同上,《屬靈的恩賜》第二卷,原文第204頁。

. 同上,《生平傳略》,原文第159頁。

. 《復臨評論與安息日宣報》,1859年2月3日,原文第84頁。

. 《評閱宣報》,1923年8月16日,原文第8頁。

斯坦利.希克爾森居住在美國密歇根州,目前擔任懷氏著作託管委員會懷愛倫信箋與手稿的注解工作。

 

達成共識
1860-1863年
阿爾伯特.提姆



1859年1月16日:伯特克勒教会投票通过了教会工人系统保障条例之后,牧者家庭,例如约翰和马利亚?拉夫伯格,开始接受经济上的资助。

  早期守安息日的復臨信徒最初反對在地方教會層面以外建立任何教會組織。他們的思想仍附和米勒耳派傳道人喬治.斯脫斯,這人曾在1844年初這樣寫道:“教會不可出於人意去組識,否則一旦組織就成為巴比倫。”但是,有兩個主要因素促使早期守安息日的復臨信徒最終建立起組織架構,好把他們分散在各地的會眾聯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第一個因素是隨著這個運動的人數增長和地理上的擴展帶來的實際挑戰。在1860年代初,在新英格蘭全境直到西邊的愛荷華和威斯康辛州,已經有若干守安息日的團體建立起來,若由得他們自己,不久就要陷入會眾制和教義的爭論之中了。
  另一個促使建立教會組織結構的因素是在教義上對信徒合一的理解(見約17:20–23;林前12:12–30;弗4:11–16),因為只有通過一個可以在各地方教會內而又超越所有地方教會的教會組織才能實現信徒合一。於是,在1850年代期間為地方教會選出特別領袖的選舉之後,教會組織的過程繼續進行,那些來自各教會的代表首先幫助選出他們的區域領袖,最後選出他們的總領袖。

為新生的組織命名
  在籌建組織的過程中,很關鍵的一步就是為出版工作以及後來的宗派本身選取一個正式的名字。1860年10月1日,在密歇根州巴特爾克里克(Battle Creek)召開的總會會議通過以下提案:“議決,我們稱自己為‘第七日復臨信徒’(即後來翻譯為中文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稍後,懷愛倫這樣說道:“我們所能取的名稱,必須是適合於我們的立場,才能表明我們的信仰,及顯出我們是一班特別的子民。……‘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這個名稱,把本會信仰的真情本色表現在人前,使那些求問真道的人凜然感悟。”



1863年5月20-23日:多个区会的代表在密歇根州,伯特克勒建立总会。

組織框架到位
  在地方教會層面以外建立教會組織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建立教會州區會。1861年10月,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第一個區會在密歇根州建立起來,約翰.諾頓.魯弗波洛,摩西.赫爾和M. E.康耐爾任委員會成員。1862年,另外六個區會建立起來,它們分別是:南愛荷華州(3月16日),北愛荷華州(5月10日),佛蒙特州(6月15日),伊利諾伊-威斯康辛州(9月27日),明尼蘇達州(10月),紐約州(10月25日)。
  教會組織建立過程中的高潮就是總會的成立,從此總會能夠協調並監督各區會的工作和活動。1863年5月20-23日,來自紐約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愛荷華州和明尼蘇達州的代表齊聚在密歇根州的巴特爾克里克,為總會制訂章程並選舉首長。此次會議決定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採取教會組織代表制,各州區會派遣代表,每年一次選舉總會首長。
  懷雅各被團體代表一致推選為總會第一任會長,但他卻拒絕了這一職位,為的是避免別人的誤解他推動建立教會組織的意圖。最後,約翰.拜英頓代替懷雅各,成為第一任會長。烏利亞.史密斯擔任書記(譯者按:現在中文稱為行政秘書),E.S.沃克爾擔任司庫。總會執行委員會由懷雅各、約翰.拜英頓、約翰.諾頓.魯弗波洛、J.N.安得烈和G.W.亞曼頓組成。至此,在1863年年中,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有了以下三層組織:地方教會、區會和總會。聯合會和分會是在二十世紀初期才加上去的。

吸引在一起
  懷愛倫認為組織結構是各個階段的教會所不可缺少的,即便是世界末期的教會也是如此。她這樣警告道:“有些人以為我們既到了末世時代,上帝的每一個兒女盡可單獨行動,不受任何宗教團體的約束。然而主指示我:在這種工作中沒有所謂各人單獨行動的一回事。天上的眾星受著約束的定律,並且互相感應,遵行上帝的旨意,一致服從那管理其行動的定律。照樣,主的聖工若要健全穩固地進行,他的子民也必須互相團結。”

 

懷愛倫,“本會的名稱",《證言精選》第一輯。

同上,“論獨斷之誤",《證言精選》第三輯。

阿爾伯特.提姆博士原籍巴西,最近開始為懷愛倫著作託管委員會工作,擔任副總幹事。他的妻子是馬利,育有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