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之靈
歐洲的福分

歐洲的福分
牧養幼小的教會
傑哈德.凡德勒

  歐洲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息在北美之外第一個傳播的大陸。一位歸信了基督教的波蘭神父米迦勒.貝林納.捷可夫斯基(1818-1876)心中燃起了熱烈的願望,想到歐洲去做一名宣教士,要在那裡餵養基督復臨安息日教會。當時的教會領袖拒絕了他的請求,他卻取得星期日復臨派信徒的支持。1864年,他來到意大利北部的托勒皮利斯,就是瓦典西人曾居住的山谷,在這裏組織了一個小聚會點,然後便開始對這群人傳揚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道理。他還在瑞士和羅馬尼亞還建立了其他聚會點。
  後來,歐洲迎來了北美第一位正式受教會派遣的宣教士。應瑞士信徒的強烈要求,全球總會派遣約翰.尼文斯.安得烈前往歐洲。他於1874年10月16日到達瑞士的納沙泰爾,和他同來的還有他的孩子查理和馬利亞(他的妻子已於1872年去世)。他在歐洲為主工作了九年,於1883年去世,享年54歲,葬在瑞士萊茵河邊的巴塞爾。
  歐洲還是懷愛倫出訪的第一個大洲。1884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的第二屆歐洲宣教士大會上,通過請全球總會派遣懷愛倫夫人和她的兒子懷威廉前來歐洲的宣教基地。懷愛倫和她的兒子雖遠隔重洋,但仍積極回應這個邀請,於1885年8月,乘船到達英格蘭利物浦。他們在這裏受到了英國宣教士雜誌《現代真理》主編M.C.威爾考克斯的接待。英格蘭的聖工於1878年由英國漢普郡當地人威廉.因格斯發起,後來J.N.勞波婁夫婦在這裡用了五年把聖工建立起來。
  在英格蘭期間,懷愛倫到訪了格里姆斯比,這裏從1884年就開始作為區會和出版社的總部。此外,懷愛倫還到訪了其他一些城市,包括倫敦和南安普頓。184年,懷愛倫在一個異夢中蒙指示看到這個世界上那些行將淪亡的城市,主告訴她:“你們始終不可忘記這一事實,即是你們所傳的信息,乃為一種普及全球的信息。這信息要傳至一切城邑,一切鄉村;並要在大道及小路上宣揚。你們不可使這信息的傳揚只限於一區一地。”

住在瑞士


1887年,怀爱伦(右二)参加挪威的莫斯帐篷大会

  後來,懷愛倫和她的兒子從倫敦乘火車來到多佛,從那裏渡過英吉利海峽,來到法國加萊。  1885年9月3日,他們來到瑞士巴塞爾,就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在中歐的總部之所在地。在接下來的兩年中,他們一直住在那裏。
  懷愛倫到訪當地出版社的時候,“惠特尼牧師〔他於1883年接續J.N.安得烈的工作〕說:‘我們上樓上之前請去看看聚會廳。’這是一樓的一間很好的房間,光線柔和,設備齊全。懷夫人環顧房間四周之後說道:‘這是一間很好的聚會廳,我覺得我從前見過這個地方。’……當她來到印刷房時,印刷正在進行中,懷夫人說道:‘我曾經看到過這裏的印刷工作。這間屋子給我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當時正在印刷房工作中的兩名青年立刻上前,被介紹給訪客。懷夫人和他們親切握手,然後問道:‘還有一個工人,他在哪裏?’惠特尼牧師問道:‘您說的是誰?’懷夫人回答道:‘這裏還有一位年紀較大的工人,我有一道信息要傳給他。’惠特尼牧師解釋說那印刷房的主管到城裏辦事去了。
  “原來在十多年前,懷夫人曾在巴特爾克里克(Battle Creek)當著一大群聽眾講述她在異象中所見的事,就是在外國的地方有很多工作成就,她說她曾見到印刷廠在外國很多地方運行,印制很多關於現代真理的期刊、小冊和書籍。”毋庸置疑,這經歷對於歐洲的工人和教友是個極大的鼓勵,對他們相信自己正從事主的工作帶來肯定。
  懷愛倫到了瑞士巴塞爾後不久,便參加了在當地舉行的第三屆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歐洲各區會宣教士大會。會議其中一項決定,就是邀請懷愛倫和她的兒子“到訪斯堪的那維亞、英國和其他地區。”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懷愛倫從她位於瑞士巴塞爾的臨時住處出發,到訪了德國、意大利、法國、丹麥、瑞典和挪威的很多教會和信徒群體。

遊歷歐洲
  懷愛倫的第一趟行程是乘坐火車經過德國到達斯堪的納維亞。這片區域共有18個教會以及約800名守安息日的教友。在挪威的克利斯蒂納,當地一個宣導節制的組織的主席邀請懷愛倫在軍隊的體育館裏發表講話,這裏是當地最大的會堂。懷愛倫選擇從宗教信仰的觀點來闡述有關節制的看法。出乎意料之外,聽眾“起初剛聽時感覺很驚訝,然後產生興趣,最後大家深受感動。”當時到場的1,600人中許多都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其中有國教的主教,還有許多其他教會的牧師。這次演說是懷夫人在歐洲聽眾人數最多的一次。
  歐洲的信徒面臨著許多獨特的問題,其中包括國家的義務兵役制以及安息日上學的問題。有些父母在安息日把孩子留在家中守安息日,受到了政府的罰款制裁,還有些被監禁。面對這些問題,懷愛倫敦促教友與學校當局商討一些特別安排。“如果這樣不行的話,那麼他們的就簡單直接,無論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都要順從上帝的要求。”
  懷愛倫在意大利參觀了當年瓦典西人曾經居住過的山谷。她登上了博比奧山,參觀了一個洞穴,從前一群瓦典西人在此因為逼害者燃點的火而在煙霧下窒息而死。懷愛倫在歐洲參觀一些跟宗教改革有關的地方,這幫助她去修訂1888年出版的《善惡之爭》。她的兒子懷威廉於1934年這樣寫道:“我母親在瑞士巴塞爾居住的這兩年時間,她參觀了許多與當年宗教改革運動的大事息息相關的地方。這使她當年在異象中看到的景象在腦海中豁然一新,並使得書中關於宗教改革之日子的那些部分得到了重要的增訂。”

返回美國
  1887年8月3日,懷愛倫在利物浦登上了“羅馬城號”汽船,踏上了她的回家之旅,並於當月11日到達紐約。懷愛倫在她從瑞士回到美國四個月後登載在《評閱》上的一篇文章中詳細記述了對這段在歐期間工作的回憶。“經過兩年的歐洲之旅,我們看不出在當地工作的情況比在美國不同地區的情況有更多令人失望的理由。”懷愛倫在歐洲的兩年時間對那裏的教會發展是個極大的祝福。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歐洲的復臨信徒人數達到了大約七千人,是北美大陸之外信徒人數最多的大陸。

 

  關於懷愛倫在歐洲的日子我感謝在D. A. Delafield, Ellen G. White in Europe (Grantham, Eng.: Stanborough Press, 1975) and Arthur L. White, The Lonely Years: 1876-1891 (Hagerstown, Md.: Review and Herald Pub. Assn., 1984). 找到的資料。

懷愛倫,“城巿中的工作”,《證言精選》第三輯。

Ellen G. White, Life Sketches of Ellen G. White (Mountain View, Calif.: Pacific Press Pub. Assn., 1915), pp. 282, 283.

Ellen G. White, in Review and Herald, Nov. 3, 1885.

Ellen G. White, in Historical Sketches (Basel, Switz.: Imprimerie Polyglotte, 1886), p. 211.

Ibid., p. 216.

Quoted in Arthur L. White, The Ellen G. White Writings (Washington, D.C.: Review and Herald Pub. Assn., 1973), p. 127.

Ellen G. White, in Review and Herald, Dec. 6, 1887.

傑哈德凡德勒原籍奧地利,目前在總部位於美國馬里蘭州銀泉市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全球總會聖經研究院擔任兼職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