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仰
為何要有一名現代的先知?

為何要有一名現代的先知?
阿爾伯托.提姆

  1997年1月,我前往阿根廷河床復臨大學,為其神學博士學位課程授課。我在飛機上第一次看到了巴拉納河流域廣闊的三角洲地帶,以及其中數不清的支線運河與小島,這個三角洲綿延向前長達185英里(300公里)。安息日下午,課程主任開車帶我前往巴拉納河河岸。他對我說,每當一艘外國輪船經過這裏時,總要有一名熟悉當地水文狀況的領航員,帶領船隻通過有足夠水深的特定運河,安全穿過三角洲地區。
  試把地球的歷史想像成為一條波濤洶湧的河流,它經過高山峽谷一路奔流,途中有險灘也有瀑布,現在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三角洲,馬上就要流入“永恆”的海洋之中。在人類長河歷程最關鍵的時刻,上帝差遣特別的“領航員”來把他百姓將來必遇到的危險警告他們。我們稱這些“領航員”為先知。比如說,上帝差遣挪亞警告史前的人類洪水要來;差遣摩西去將在埃及人手下為奴的以色列人拯救出來;差遣以利亞和以利沙帶領當時代的以色列人脫離偶像崇拜的惡習;差遣施洗約翰宣告基督的第一次降臨。當上帝的百姓來到他們最後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的三角洲,面臨人類歷史最後關頭的屬靈挑戰時,上帝也差遣特別的領航員,來引導他的百姓安全地駛入永生的港灣。

需要一位現代的先知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接受“聖經,並專以聖經為一切教義的標準和一切改革的基礎”既然如此,為什麼復臨信徒還要接受懷愛倫(1827-1915),把她當作一位真先知呢?我們是否真的需要先知恩賜的現代顯現呢?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即便在聖經時代,也並不是所有真先知的著作都被收錄在聖經之中(參見代上29:29)。對於復臨信徒來說,懷愛倫是另一位在聖經正典作者以外的真先知,是上帝在人類歷史非常關鍵的時期──末時──所選召的。
先知的恩賜 先知是聖靈的恩賜之一。這項恩賜乃是餘民教會的一項特徵,它曾顯現在懷愛倫的工作中。她既是主的使者,她的著作乃是真理的延續,可信的資料,帶給教會安慰、引導、教訓及督責。這些著作也清楚表明,聖經是一切經驗與教訓必須接受試驗的標準。(珥 2:28, 29;徒2:14-21;何1:1-3;啟12:17; 19:10)

  如果現代基督教是個內部一致的宗教組織,其信仰完全紮根於上帝聖言的權威之上,那麼在這個末期就不需要先知恩賜的彰顯了。但當在這個世界上,基督教就聖經的理解比從前任何時期產生了更多的分歧之時,教會就需要這種恩賜,把人類對於上帝聖言的誤解完全掃除,這些誤解是由大量與聖經衝突的假設所引起的,這些假設來自人的遺傳、推理、經驗和現代文化。現代的先知恩賜並不是要取代聖經,而是要幫助讀者理解聖經,讓聖經自己來解釋自己,而不受人類觀念偏見的影響。

現代先知的責任和作用
  復臨信徒相信,在二千三百日預言的終點(見但8:9-14),真理將要因啟示錄14:6-12節中三位天使信息的傳揚而得以恢復。正如聖經中所描述的其他關鍵歷史時刻,這次在末時的真理恢復,也需要有特別的先知恩賜,目的是“(1)引人注意聖經,(2)幫助人理解聖經,(3)幫助人將聖經原則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先知恩賜的這些作用不應僅僅局限於復臨運動的早期,而應持續幫助我們,直到人類歷史的末了。
  耶穌在大筵席的比喻中曾很好地形容了這一點(路14:15-24)。當今世界,許多人因自己的物質財富(第18節)、工作(第19節)和社交活動(第20節)而極端心煩意亂。此外,現代社會的通訊設施和娛樂業的高度發展,也大大剝奪了人們本應花在上帝聖言上的時間。無論這些事看上去有多麼重要,都不能替代我們的屬靈產業。正如有人曾經這樣說:“一個人若沒有與上帝相處的時間,那就意味著他所度的是一種浪費時間的人生。”毫無疑問,我們需要時常受到提醒,關注我們的屬靈產業(見太6:33)。上帝賜下現代的先知恩賜,為了把我們的注意力轉回聖經中。
  即便是那些花大量時間研究聖經之人也有可能曲解其中的真義。正如我們剛才提到的,上帝立懷愛倫作現代的先知,為的是幫助我們,把我們從人的遺傳中拯救出來,使我們不致對上帝的聖言發生誤解。懷愛倫的著作“是一個篩檢程式,把人出於自己的私意強加在聖經真理上的一切遺傳的泡沫全都濾掉,讓聖經的信息純淨無暇地流入我們心裏。”
  有一種現象讓我們想起來都提心吊膽,即撒但也明白上帝的話,但卻未因此而改變自己的生命(雅2:19)。懷愛倫警告說:“有許多人的信仰,不過是理智上的信仰,徒有敬虔的外貌,內心卻未潔淨”她有說道:“個人可能聽到並且承認全部真理,可是仍對個人的虔誠和真實的經驗信仰毫無所知。他可能向別人解釋得救之路,可是自己卻被棄絕了。”先知恩賜的末世彰顯就是為了幫助我們順從上帝聖言使人成聖的感化力(見約17:17;太5:13-16)。

1863年,烏利亞.史密夫(Uriah Smith)使用在航海旅程的最後一部分所承諾來幫助航行的一位額外的“領航員”,來比喻懷愛倫的先知恩賜。見史密夫, “Do We Discard the Bible by Endorsing the Visions?” 《復臨評閱與安息日宣報》,1863年1月13日,第52頁

懷愛倫,《善惡之爭》,第三十七章,第5段。

2001年的一份可靠的資料來源提及全球有34,000個不同的“基督教教派”。 見David B. Barrett et al., World Christian Encyclopedia: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Churches and Relig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vol. 1, p. vi.

T. Housel Jemison, A Prophet Among You (Boise, Idaho: Pacific Press Pub. Assn., 1955), p. 371.

Alberto R. Timm, “Ellen G. White: Prophetic Voice for the Last Days,” Ministry, February 2004, p. 20.

懷愛倫,《喜樂的泉源》,第三章,第33段。

懷愛倫,《佈道論》,第十九章,第194段。

阿爾伯托.提姆博士原籍巴西,最近加入懷愛倫著作託管委員會,任該委員會副幹事。他和妻子瑪利育有三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