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使徒行傳第二章的教會所用的方法解決衝突
教會中的沖突

教會中的衝突
努力達成共識
魏泰德

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衝突的存在便不可避免,即便在基督徒中也是如此。在基督教的開端,甚至更早的時候,信徒中便存在各種衝突。
我們這些忠心的復臨信徒如何應對這些衝突呢,尤其是當教會中出現衝突的時候?
使徒行傳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關於衝突的明顯例子以及基於聖經的解決之道,書中至少提到了三次教會內部的衝突。通過這些故事我們發現當時的信徒在物質需要、神學觀念以及彼此之間存在衝突。當時為解決這些衝突而提出的創造性、神學性建議對於我們今天處理教會內部衝突仍然是足以借鑒的寶貴經驗。

解決實際生活上的衝突(徒6:1-7
五旬節後,使徒們照管教會財務並且將生活必需品分配給信徒(見徒4:34, 35)。但是,隨著信徒人數的增多,教會信徒生活的後勤保障也隨之出了問題。
“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徒6:1)使徒們意識到自己無法承擔迅速發展之教會中所有的責任,他們認為應當將自己的部分工作分派給別人,好使自己能夠自由傳講福音。
使徒邀請那些感覺受到傷害的信徒“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第3節)所有人都對這個建議感到滿意。他們挑選了七人來擔此重任。使徒們為他們禱告,並“按手在他們頭上”(第6節),為應對衝突,使徒按立了教會的第一批執事。
藉著祈禱並聖靈的指導,這次衝突得以順利解決。“上帝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第7節)

解決神學上的衝突(徒15章)
耶路撒冷以北三百英里(四百八十公里)安提阿城的教會增長非常迅速。這座羅馬帝國僅次於羅馬城和亞歷山大城的第三大城市是福音佈道的中心。社會各階層的人紛紛加入教會,這裏頭不僅有猶太人,還有外邦人。
有些加入基督教的猶太人擔心外邦信徒把一些不受歡迎的習俗帶進教會。他們希望抵制這些,並且想要保持自己作為猶太人的特殊性,因此便堅持要求外邦信徒必須受割禮。這顯然是個宗教方面的問題,但是對於早期的猶太人基督徒來說,他們很難放棄自己的民族遺傳和作為猶太人的信仰特權。他們蒙召脫離自己作為以色列人的驕傲並表現出自己作為更高國度中公民的身份來。
對於許多猶太人來說,這種呼召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要求。政治和獨立主義的傾向導致了猶太人和外邦人的不睦和分裂。教會中的衝突非常嚴重以至教會有分裂的危險。最後,保羅和巴拿巴以及其他教會代表一同上耶路撒冷去,會見使徒和長老並其他教會代表,要商議如何解決這次的衝突。
在耶路撒冷解決這次神學教義衝突的過程記載在使徒行傳第15章中。
他們舉行了一次全體代表大會。既然基督是教會的元首,並且地上誰也不能擅取此權,那麼當教會領袖和代表商討影響教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事項時,他們就非常有必要祈求聖靈的帶領,於是經上記載說,“使徒和長老聚會商議這事。”(徒15:6)
會上有公開討論的時間。會上有人清楚地述說了安提阿教會的情形,隨後與會代表們可以討論以下問題:外邦人為了加入基督教是否有必要接受割禮呢?
隨後大會便展開一番激烈的討論,每個人都有權利發言。最後彼得站起來說話,他提醒與會代表注意他曾見到的那個關於不潔淨動物並且有聲音從天上下來的異象:“上帝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徒11:9)他講述了他在凱撒利亞與外邦人交往的過程,並且看到聖靈降在他們身上,正如降在猶太信徒身上一樣。
保羅和巴拿巴也舉例支持彼得的觀點,他們講述自己也曾看到聖靈在外邦人中間做工。
會議將主要論點總結並與聖經對照,並提出一項建議。當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後,主持會議的雅各把主要論點總結,並把彼得的見證與舊約聖經的預言對照:“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徒15:16-18)
使徒雅各看到彼得的見證符合聖經便建議道:“所以據我的意見,不可難為那歸服上帝的外邦人,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第19, 20節)
達成共識,把議案記錄,送交安提阿的外邦信徒。聽了使徒雅各的分析之後,眾使徒和長老認為這是正確的解決之道。他們寫了一封信,其中說明會議的決定,並交由保羅、巴拿巴和其他從耶路撒冷去到安提阿信徒那裏的基督徒一同帶去。
雖然外邦人對於這個結果非常滿意,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高興。懷愛倫寫道:“有一派野心勃勃而自以為是的弟兄不表贊成。這些人竟擅自進行工作;他們呼冤叫屈,吹毛求疵,企圖另作計畫,破壞上帝所命定傳福音信息之人的工作。教會從開始就有這一類的障礙必須應付,並且始終都有,直到末時。”(《使徒行述》第19章,段26)

解決信徒人際關係上的衝突(徒15:36-40
歷代以來,即便在基督徒中間,人際間的糾紛層出不窮。當保羅和巴拿巴即將離開安提阿時,他們倆人之間也出現了不和的意見。這兩個人想去拜訪並鼓勵其他地方的信徒,於是便為這次行程做準備。但是,當巴拿巴建議帶上年輕的約翰馬可同行時,保羅卻拒絕了。年輕的馬可當初因為佈道旅行的艱苦而離開了保羅他們,因此保羅這次拒絕再帶他同行。
但是巴拿巴卻看到了馬可的潛質並想要在福音工作上鼓勵他。保羅和巴拿巴這兩位經驗豐富的傳道人意見分歧很大,最終決定各走各路。巴拿巴帶著約翰馬可走一路,保羅帶著安提阿教會大力推薦的信徒西拉走另一路。
幸運的是,這並不是故事的終局。通過巴拿巴的指導,約翰馬可成為了主手下一個堅強的工人,並且後來也和保羅重歸於好,保羅提到他時稱他是“叫我心裏得安慰的”(西4:11)和“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後4:11)的人。
我們從這兩位受人尊重的教會領袖之間出現的衝突學到了甚麼呢?
他們並沒有掩蓋彼此的分歧,但卻沒有讓這個分歧牽涉到其他領袖或者整個教會。
當他們無法達成一致時,他們決定暫時分道揚鑣,而不是在這種不合中無限期地拖延下去。
雖然他們意見不合,但卻照舊彼此尊重,也沒有說對方的不是,繼續支持對方為主做工。

教會管理的聖經基礎
明年春天(2013年)我們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將慶祝這個建立在聖經基礎之上並由上帝掌管之組織的一百五十年紀念。我們的教會以全部聖經作為信仰的基礎,始終都在尋求聖靈的帶領。
所有到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全球總會總部參觀的人都會發現,這裏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樓房中間用玻璃圍起來的一個透明會議室。這裏是教會領袖祈禱、討論、並為影響全球教會發展之大事投票表決的地方。我們的教會不是由某個人來做主的,全體教會的工作都仰賴於聖靈的運行,我們對事項的討論和表決都要受到聖靈的帶領。
全球教會各級管理組織,從地方教會到區會,到聯合會,到分會,到全球總會,我們取得一致的意見,都是通過聖經、預言之靈、誠懇的祈禱以及聖靈的帶領之下,藉著民主表決投票的方式達成的。
當我們學習並遵循記載在使徒行傳中初期教會的榜樣時,我們可以確實地感覺到上帝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必帶領我們。上帝呼召我們在他的話上聯合一致並在聖靈的帶領下共同努力。使徒保羅邀請基督的門徒參與到“與他和好的職分”(林後5:18)中來。
當我們臨近世界末了時,我們一定不能允許魔鬼用衝突或不睦來分裂教會。讓我們為教會的復興和改革而懇求主。惟有復興和改革才能帶來晚雨聖靈的降下,惟有聖靈能保守我們在聖經的信仰和傳福音給世界的使命中保持一致。我們必須遵循早期教會門徒的榜樣,這樣我們才能實現作為上帝末世門徒的使命。
懷愛倫寫道:“自從使徒們息勞以來,業已經過一千八百多年了;但他們為基督的緣故而辛勞犧牲的歷史,依然是教會最珍貴的遺產。這一部歷史是在聖靈指示之下寫成的,記在經中以便各世代跟從基督的人可獲得勉勵,得以發出更大的熱心,更認真從事救主的聖工。”(《使徒行述》第58章,段1)。
願上帝帶領他的教會,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參與到“與他和好的職分”中來,願我們每個人都盼望聖靈來帶領我們,令我們在行使教會代表職權並在做出決定的民主過程中能夠保持團結一致。願我們因高舉基督、因他聖經上的真理、他的公義、他那為我們這個時代而發的信息、他在聖所中的侍奉、他的安息日、他三位天使的信息以及他即將復臨而團結一致。

魏泰德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全球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