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我為何相信有來生

並非癡心妄想

  現代的人類日益覺得就像漂浮在一個遼闊的、深不可測的海洋上的一塊浮木。在男男女女背後,是一個虛無的永恆,完全出於偶然,他們在永世以前浮現了。在永世的虛無之後,他們出現了,要經過一個短暫的人生。後來呢?一點兒希望都沒有。他們只能靠著他們的兒子、孫子和下代活著。

  我相信來生。我相信當我吸入最後一口氣時,我的故事不會結束。我相信今生只不過是一個開始。最好的還在後面。

  我的信仰遠非只是一個心願或一個希望。它是安穩在五個根基上的。

第一個根基:上帝,而非偶然

  我的過去並非一件偶然的事,我的將來也不是。

  在理查·羅傑斯的《音樂之聲》裏,瑪利亞發出了哀鳴“沒有什麼事來自虛無的,虛無永遠不能。”我們的理性回應這種觀點。這世界──連同其不可思議的複雜的生態系統,其季節的循環往復,其海洋深處、陸上、天空之上無數的生命形態──並不只是偶然發生的。我們人類連同我們複雜的身、心、靈──我們並不是偶然產生的。這個宇宙,巨大得超過想像,有恒星、行星、超新星、夸克,以及黑洞──它比一個“虛無”不知道多多少!決不是一個“虛無”產生它的。

  著名的宇宙學家斯蒂芬·霍金主張,宇宙原本起源於兩種方式中的一種──要麼是重力,要麼是上帝。但那回避了問題的實質:重力是從哪兒來的呢?為什麼不把上帝置於萬有的起源呢?

  當我們回顧我們背後的永恆時,關於起源的選項就只歸結為兩個了──自然主義或超自然主義。前者認為萬有過去、現在、將來都可以得到說明,乃是建造在宇宙的真實結構內部的法則運行的結果。在自然以外什麼都不是必要的──沒有奇蹟,沒有上帝;只有自然就足夠了。但是這種說法沒有回答我們存在的最基本的事實:宇宙存在。我們存在。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呢?

  在過去的50年中,一個有趣的發展已經使大量的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拒絕了關於起源的純粹的自然主義解釋。他們對概率的研究使他們得出結論說,宇宙是如此美好地調諧過的,以致機率壓倒性地支持一個神聖心意的干預。

  在轉而贊同超自然主義的著名實例中,或許最著名的就是哲學家安東尼·福路了。在二十世紀,他是無神論的代表,藉著系列叢書、文章和演講,極有口才地反對上帝的存在。然而,福路終其一生是保持自己開明接受證據的,而且證據最終使他放棄了他所長期持有的立場。在《有一位上帝:世界最聲名狼藉的無神論者如何改變了他的心》(哈珀萬,2007)一書中,福路總結道:“自然法則,生命及其目的論的組織,以及宇宙的存在──只有根據一種智慧才能得到解釋,既能解釋它自己的存在,也能解釋世界的存在。……[證據]已經使我接受一位自有的、不變的、非物質的、全能的、而且全知的一位存在”(第155頁)。

  當福路提到生命的“目的論的組織”時,他心中思想的是成為宇宙基礎的目的意識。一位設計師使它各在其位,並且使它向一個目標移動。而我,作為這個宇宙的一部分,也在這位設計師的目的中有份。我的起源不在於偶然而在於上帝。所以我的將來也不在於偶然而在於上帝。此生之後還有來生。

第二個根基:音樂

  在把我們指到我們自己以外的所有神聖的易遇奇緣的本領中,最有力的一種才能就是音樂了。雖然音樂可以被用來餵養我們基本的本能,但是如果正當地使用它,就會把我們提升到上帝的寶座那裏。

  音樂是神秘的。雖然它跟世界沒什麼必要的關係,但它卻深深地根植在我們人類的本性裏。它在嬰兒期就表現了自己,它也表現在每個文化裏,是每個文化的中心。著名的神經學者奧利弗·賽克斯把這種對音樂的愛好稱為“音樂神經學”(musicophilia)。在他以這個名稱命名的書中,他引用了查理斯·達爾文關於音樂的起源的難題:“既然產生音符的能力或快樂是對人類來說用處最少的本領……就必須把它們列在人所蒙賦予的最奧秘的本領之中。”*

  如果進化論不能說明我們對音樂的喜愛,《聖經》則能說明。聖經告訴我們說,音樂在創世之初就出現了,那時“晨星一同歌唱”(伯38:7)。而且當基督與撒但之間的大鬥爭最終解決時,音樂也會出現。那時歷代的贖民會唱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全天庭都會唱出讚美和感謝的詩歌(啟15:2-4; 7:9)。

  當我們度過在地上的時間時,音樂可以時常陪伴我們,提拔我們,鼓舞我們的心。威廉·康格里夫論到它時說得是對的:“音樂有吸引力,可以使野獸平靜,軟化岩石,彎曲多節的橡樹。”甚至當我們不能聽時,無聲的音樂也能在我們耳中響起。

  我無法想像沒有音樂的生活。這個神聖的恩賜對我是誰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它在我的生命中脈動,向我保證我是上帝的一個孩子,而且祂願意我永遠在祂面前,充滿天國的旋律。

第三個根基:正義

  與愛音樂相似,一種正義感對人類來說也是基本要素。若有人缺乏是非感,像有些人做的那樣,我們就認為他在精神上是有病的。我們稱他們為精神病患者。

  正像音樂一樣,自然主義完全不能說明正義。我們明白並且感到正義,因為我們是按上帝的形像造的,而上帝是正義的。

  “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亞伯拉罕問道(創18:25)。確實。如果不能指望上帝總是行公義──如果祂是變幻無常的──我們就有大麻煩了。道德上的混亂成了現今的風尚,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規則行事。但是,正如聖經所強調的,上帝在品格上是信實的、不改變的,是我們永遠可以認為行公義的一位。

  在我們現今這個敗壞的世界裏,正義往往垂下她的頭。生命是不公平的。那些有夠金錢的人往往可以逃脫控告,而貧窮的人,處於社會邊緣的人,以及外僑卻得不到公平待遇。宇宙的主,祂是聖潔的,注意到每一不公不義的行為。那吩咐祂的百姓在一切的交易上要公平誠實的主,要支持窮人、孤兒、和外地人(申24:17),祂必不許“真理永遠在絞刑臺上,錯誤永遠在寶座上”這種事態無限期地繼續下去。“祂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祂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徒17:31)。

  我相信有來生,因為正義要求有來生;所以必有所有人類都要交賬的一天。不僅我的正義感要求這樣──上帝公義正直的本性也要求這樣。那就是為什麼但以理書描述了一個宏大的法庭場面的原因,其中有“亙古常在者來給至高者的聖民伸冤,聖民得國的時候就到了”(但7:22)。

第四個根基:永生的正式宣告

  對於有信心的人,甚至在今生天國就臨到了人間,並且使他們預嘗了將來如何。“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大愛,竟稱我們為上帝的兒女!”(約一3:1)他繼續說:“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第1節)。

  懷疑者和不信者可能搜羅他們已知的論據,反對上帝的存在和來生,但是對我們已經接受耶穌為救主和主的人來說,那些論據根本算不得什麼。我們在我們自己裏面就有答案──耶穌。

  同樣在約翰一書中,還奏響了保證。使徒再三寫道:“我們知道……我們知道……我們知道……”在這封書信的結尾,這種信心達到了一個頂點:

  “我們知道凡從上帝生的,必不繼續犯罪,從上帝生的,必保守自己,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我們知道,我們是上帝的兒女,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我們也知道,上帝的兒子已經來到,且將智慧賜給我們,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裏面,就是在他兒子耶穌基督裏面。這是真上帝,也是永生”(約一5:18-20)。

  在今生,上帝已經賜給了我們關於永生的正式宣告。但是最好還沒有來,要等到耶穌再來我們與祂面對面的時候:“親愛的朋友啊,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約一3:2)。

第五個根基:耶穌

  在所有生在這個地球的不知道多少億的孩子中,有一個是分別站立的,是獨一無二的。拿撒勒人耶穌,馬利亞的兒子,乃是歷代所盼望的那人。

  雖然耶穌生在卑微的環境中並且年輕的時候就死了,祂卻是世上最廣為人知,被認為是最有影響力的人。祂溫柔的、富於同情心的服務他人的生活,以及祂的教訓,簡單然而深刻,平常可是永恆,已經鼓舞並且繼續要鼓舞大量的男男女女接受祂是上帝聖子的主張。

  耶穌過的一生,雖然穩穩紮根於這個世界,卻不斷超越這個世界。祂說到祂從馬利亞降生之前的存在,說到祂在這地上的時間完結時回到父那裏去。祂看自己帶著一個使命來的:要顯示上帝像什麼樣的,並且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祂教導並且活出了好消息──上帝向所有人傾注了愛與接納,特別是傾注在窮人和處於社會邊緣的人身上。

  人們湧向耶穌的運動不久就對宗教權威們造成了威脅,他們圖謀要除掉祂。他們有他們的辦法:一個春天的星期五的早晨,見到拿撒勒人耶穌被釘在羅馬的十字架上。午後祂死了,祂的屍體被安放在一個從岩石中鑿出來的墳墓裏。

  這場耶穌運動本該瓦解了,這個人的名字也該在猶太人的歷史中變得不為人知。但是某種令人驚奇的事發生了:屍體不見了!一塊大石頭曾被滾過去擋住墳墓的入口,並且守衛森嚴。然而,耶穌的屍體不見了,這是一個直到今日都無法按照自然主義得到滿意解釋的事實。

  那時,幾乎在同時,關於祂復活了的報告開始流傳了。耶穌在幾個場合向祂的密友們顯現了,有時向幾個人,有時向許多人。他們見到了祂,他們聽到了祂,他們摸到了祂;祂跟他們一起吃了。他們完全確信這就是他們在髑髏地之前就認識的同一位主。他們就出去到遠近各處傳講這事,最終要傳到地極:耶穌從死裏復活了!

  基督教最早的記錄,新約聖經文獻,活現著耶穌戰勝死亡的確定性。這些經卷中有幾卷是使徒保羅寫的,他並不是起初那十二個使徒中的一位,而是在耶穌復活數年之後向他顯現的。保羅以這種方式概述了那個好消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15:3, 4)。

  一個詞可以抓住耶穌的本質──生命。“生命在祂裏面,那生命就是全人類的光。”(約一1:4)。“凡信子的,就有永生”(約3:36)。“我來了,要叫他們可以有生命,並且有豐盛的生命”(約10:10)。

  耶穌所提供的生命在品質和持續時間上都是永遠的。它開始於現在我們“接待祂”(約1:12)的時候:我們出死入生了。而且因為我們與耶穌密切結合在一起了,我們在地上這短暫的生活結束後,我們就要永遠與祂一起生活。祂向我們保證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約11:25, 26)。

  或許你會說:話,話,話!誰知道它們是不是真的?

  然而我們可以知道。因為耶穌是活著的,我們可以認識祂。祂能成為我們的救主,主,和朋友。請再聽保羅的話:“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2:20)。

  耶穌。祂是我相信在今生之後的生命的最後也是最大的理由。

* * *

  我們的本體雖為塵土,但我們受造卻要為星辰。永生在我們心中跳動:我們是照上帝的形像造的,祂叫我們去祂的家。

  如果我們沒能回家,天國會遭受損失。在那大筵席的餐桌上,我們的席位將是空的。我們將永遠成為一件本可實現卻未實現的事。

  親愛的朋友,您有一個來生。我們內心已經捕捉到它的音樂之弦了,我們已經感覺到它在彈奏了。耶穌,復活的主,叫我們回家。

  ──威廉 G·詹森是《評閱宣報》和《復臨信徒世界》雜誌的前任編輯。

  * 奧利弗·賽克斯,Musicophilia(音樂神經學): 音樂的故事與大腦 (Vintage Books, 2007), p.x.( 中文譯名: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天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