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分享
粗糙的棱角和毛邊

上帝的奇妙工具

  它們看上去毫不起眼,粗糙、醜陋,實在沒什麼值得說的。

  我們去參觀一家工廠。一名工人正將這些石頭舀進一隻鼓狀的大桶,他往裏面加上沙子、鋸末和水,之後將桶關閉密封。他按下開關,這只大桶就開始“跳舞”了。搖晃、翻轉、扭動,這只大桶不停地運動。它發出的聲音震耳欲聾,但卻挺能引起人的興趣。工廠裏有數十隻這樣的大桶在工作,當我們站在高處觀看時,實在沒有任何東西能讓我們看出這些桶裏有什麼寶貝。是的,這些石頭進入大桶之前看上去絲毫不能引起人的注意,它們又粗糙又醜陋。但當我們看到一個已經運轉了數周之久的大桶開啟之時,我們被其中所發生的變化驚呆了。這些裹著泥沙和鋸末的半成品寶石出現在我們眼前。貓眼、粉晶、紫晶、瑪瑙、碧玉等數十種寶石,個個珠圓玉潤,再沒有粗糙的棱角和毛邊。工人們將其按照大小和品質仔細分類。粉色、深藍色、紅色、白色、綠色,突然間,這些光華繚繞的寶石似乎將整個屋子都照亮了。1

粗糙的寶石和教會

  看到這些粗糙的石頭變成光華奪目的寶石,這種視覺上的震撼讓我想到了教會。教會不是一幢建築物,不是一個組織,而是一個由不同人生道路、不同民族和種族背景之人組成的團體。每個人身上都有棱角和毛邊,最後他們發現自己都進到一個被稱為教會的環境中來。

  我在德國的黑林山長大,這裏降雪很多。青少年時,我很喜歡越野滑雪,並參加了一個俱樂部。俱樂部裏的每個人都很喜歡這項活動,並都願意刻苦訓練,以期在比賽中拿個好成績。然而教會卻不是俱樂部。按照聖經上的比喻來說(弗1:5, 17; 2:18, 19),教會更像一個家庭。設想一下,滑雪俱樂部裏的成員如果不喜歡他們的教練或同伴,他大可以退出,另尋一家更合自己心意的。而我們在家庭裏就沒有這種選擇權。我們身處這樣一個團體當中,它比我們更大,它的建設不是以我們的好惡為標準的。

磨去棱角和毛邊

  你教會裏坐在你旁邊的弟兄姐妹有沒有時不時刺激你一下呢?你有沒有發現當你看到公告欄裏的某個名字時自己也常唉聲歎氣呢(“這次不又是他!”)?教會裏的人發表奇談怪論,這是否也讓你“心潮澎湃”呢?儘管我們很高興自己能夠成為上帝末期教會的一分子,並致力於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使命,但我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都體會過這些情緒。衝突矛盾,大的小的刺激摩擦,這似乎是全世界家庭(以及教會)的一部分。我們的天性並非親近上帝、受他的引導,而是以自我為中心、滿是人類肉體的屬性。

  新約聖經有許多故事反映出早期教會的衝突。某些時候,這些緊張情形是由於人們之間衝突的個性或者被人拋棄的感覺所致(見徒15:37-40;13:13節有關馬可的敍述)。有些時候神學分歧也成為衝突的起因。使徒行傳第十五章表明,第一次耶路撒冷會議充滿了〔嘈雜的〕討論和爭論 2。但是,有一個故事卻表明,相互摩擦的過程也是教會成長的一部分。

  還記得彼得在安提阿與保羅的衝突嗎?聖經在加拉太書2:11-14節對這個不愉快的小插曲有段簡短的記述。這件事情被收入聖經旨在提醒我們,沒有誰是永遠正確的,彼得不是,保羅也不是,更不要說你我。懷愛倫對這件事的評論表明出教會衝突中的一個基本規律,即〔所有層面〕的領導位置都有可能導致自我的膨脹和觀點的扭曲:“這一有關偏離正義原則的記載,對於一切在上帝聖工上肩負重任的人乃是一個嚴肅的警告,要教訓他們不可犧牲正義,卻要堅持原則。”3

  當彼得因耶路撒冷弟兄的壓力而不再像往常那樣與外邦信徒一起吃飯時,保羅就不再保持沉默了,他“抵擋”(見第11節)彼得。這裏所用的希臘文辭彙感情色彩是非常強烈的:雅各書4:7節使用與之相同的詞語來勉勵基督徒要“抵擋魔鬼。”那麼,彼得是如何對待保羅的批評呢?加拉太書對此並無詳細記載。保羅在這件事上再次高舉了福音,就是靠恩得救的佳音。我個人覺得彼得能理解保羅的做法,並自己悔改。他已經做好準備去接受他人的批評。他是教會這個“大桶”中的一部分,而這個桶裏裝的都是粗糙有棱角的“半成品寶石。”

上帝打磨的工作

  我一直在思考上帝在我生命中[及在他教會中]打磨棱角的工作,我從聖經中得到一些教訓,或許對大家有多幫助。

  1. 對於教會來說,謙卑是個關鍵性因素。耶穌邀請我們來學習他的樣式,因他心裏柔和“謙卑”(太11:29)。彼得自己也呼籲我們“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彼前5:5)。當我們個人言語、性格、行為鋒利的邊緣導致傷害時,謙卑是最好的療藥,並且當別人直接批評我們時,謙卑還是最有效的溝通途徑。

  2. 承認錯誤和悔改並不容易,但卻需要成為我們教會生活的一部分。當他人帶著謙卑的精神並以聖經原則為基礎向我們提出批評時,我們就應該說,“我錯了,請原諒我。”弟兄姐妹之間的緊張有時是會造成傷害,但最終應該讓我們更加親密。

  3. 根據耶穌在馬太福音18:15-20節中的教訓,解決教會裏的罪與衝突應該有個漸次遞進[多步求解]的過程。直接去找弟兄溝通往往比公開攤牌更有效果。然而,另一條原則也應引起注意:公開的罪必須公開譴責並加以解決。保羅就是“在眾人面前”抵擋彼得的(加2:14),因為這件事涉及到一個重要的神學問題並與整個教會有關。

  4. 這個加工寶石的過程提醒我們,教會裏的弟兄姐妹身上儘管有許多粗糙的棱角和毛邊,儘管大家性格習慣各不相同,也經常會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矛盾和衝突,但他們都是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並由耶穌的寶血所贖回,他們的價值和美麗遠超過這些半成品的寶石。保羅這個人向來英勇無畏,尤其當他看出有當機立斷的需要時,他更不會委婉客氣、裝腔作勢。他在腓立比書2:3節提醒我們一條重要的原則,“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

  這對於我們這個不斷運動、不斷產生摩擦的教會“大桶”來的確是個好的建議。

  ──吉拉德A·克林貝爾是《復臨信徒世界》雜誌的一名副編輯,他和妻子尚塔爾並他們的三個女兒生活在美國馬里蘭州銀泉市。

  1 南非開普敦附近西蒙斯頓的“礦石世界,”為托普斯通所有,絕對是個值得一觀之地。你可以從www.scratchpatch.co.za/index.htmlwww.topstones.co.za/index.html網站上瀏覽寶石的加工過程。
  2 使徒行傳15:2節中的“紛爭”也可以翻譯為“爭論,辯論,討論。”
  3 懷愛倫,《使徒行述》第19章,第31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