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道 2
本會領袖重申公共對外事工的重要性

他們說,佈道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次活動”

  佈道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次活動。這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世界教會領袖在最近一次回顧全球對外事工工作時說的話。

  在2010年第59屆總會大會召開之前的最後一次傳福音見證會議(Council on Evangelism and Witness, 簡稱CEW)上,幾位代表談到傳統的教會對外事工經常是為期一周的公眾佈道會,卻很少有後續的跟蹤調查;然而今天公眾佈道的有效性有賴於地方教會中活躍的獻身教友們對新信徒的友善和門徒訓練。



福音佈道領袖:復臨信徒佈道家馬可·芬利,教會2010年春季會議,美國馬裏蘭州銀泉市。芬利在兩天的會議日程中圍繞福音佈道和彙集見證發表了相關演講。

  2010年4月1日,在本會春季大會之前的一整天會議上,全球總會副會長邁克爾·L·賴安,向聚集在世界教會總部的代表們說,教牧同工、佈道家以及其他領袖應當在信徒中培育出一種“參與文化”。

  “制訂預算分配、雇用一位佈道家和安排會議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在傳福音時身無分文,那該做些甚麼呢?”佈道家及上哥倫比亞區會會長傅博仁向代表們提出了這個問題,同時還說到平信徒──“那些擁有傳福音生活方式的活躍信徒”──就是答案,“無論你身在馬尼拉還是在曼哈頓。”

  佈道家布魯斯·鮑爾提醒代表們要將耶穌在《新約》中的對外事工方式謹記在心──在與人分享信仰之前先要滿足人們的需要並且建立起信任感。

  “如果你連人們是哪裏人都不知道,那麼你的講道就不會有效果,”鮑爾說道。“友誼是向人們做見證的基礎。”

  鮑爾同樣消除了人們佈道時的“通用型”傳統觀念。“沒有一項對外事工會進入到每一個人的內心,”他說道。同時還補充說,對外事工不應當隨意地完成,而是要在頭腦中先對人們進行研究一番。之後,賴安重申了自己的觀點,號召大家要做“處境化對外事工”。

  作為此類對外事工的個案研究,全球總副會長及CEW主席馬可·芬尼和印度佈道家詹森·斯瓦密達斯概括了復臨教會在印度金奈的對外事工情況。據芬尼說,那裏的教友數目從1994年的7人增加到今天的154人,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深思熟慮的佈道”,比如說教會各個小組在該城市的一些主要地鐵站聚會,芬尼說道。

  在上、下午會議中間的問答時間裏,北亞太分會會長李在龍歡迎把重心放在平信徒佈道的工作上面,但是卻提到我們仍是需要具有關於如何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人們參加聚會的想法。

  “平時我們只是告訴教友們要‘走出去參與事工,’但是我們卻很少承認他們的工作。我認為如果我們這樣做的話,人們就會受到鼓勵繼續去傳揚福音。”李說道。

  本會泛歐分會會長伯蒂爾·維克蘭德說,有所需要也是“教會文化”中的一項改變。

  “如果說教友們只是參加聚會、聽講道並且交納十一稅和樂意捐的話,那麼這所教會一定是很有缺陷的。”他說道。同時還另外補充說一些教會把智力強調得高過靈性,教義高過關係;並且已經發展成為“太過聖潔”的教會,因為他們一直都在強調“排外主義,但這卻是以損失憐憫心為代價的”。

  在一些教會領袖認為像泛歐一類的地區並不接受傳統對外事工模式之時,南太平洋分會領袖巴里·奧利弗和加里·韋伯斯特說,即使在所謂的“後現代”文化中,我們通過公共傳福音活動也可以把福音在那裏推廣開來。

  “我們已經看到在澳大利亞市區進行公共傳福音活動後,得到了人們積極的回應,這與我們在太平洋島國中所見到的情景是一樣的。”本會南太平洋分會會長奧利弗說。

  在那裏,本會運作的公共傳福音學院培養並訓練出許多青年宣教士,之後將把他們安排在一些缺少堅定領袖的地區。根據一份學院報告,最後取得的成果是一些地區的教會成員數目翻了三番。

  南美分會會長厄頓·科勒與大家分享了他所在地區把事工重點放在了大範圍傳揚福音的計畫上,該計畫的設計初衷是要使教友聯合並且激勵呈不斷增長態勢的傳福音活動。

  科勒說,該分會的最為成功的專案是“簡單並且相關聯的”。比如說,人們最近在通過強調人們要從每日壓力的固定模式中解放出來,每週要有一天休息日。

  之後,代表們聽到了一份來自保加利亞的報告。CEW在保加利亞提供的基金正在逐漸地使人們意識到並且開始反對該國大型穆斯林羅馬社區中存在的兒童婚姻制度。這個社區裏的兒童通常都會在10歲到12歲時被迫在包辦婚姻裏成婚。歐非教會會長布魯諾·維他利爾說道。

  芬尼說,強調教會的希望信息要有實際意義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話──即,《聖經》會對我的婚姻有所幫助嗎?《聖經》能對我的家庭生活有所幫助嗎?──如果你再加上這兩條,那麼我們在與人分享信仰時就會更加直接,超乎我們以往所想像的。”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