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問答
不僅是一個大魚的傳說

  我聽人說約拿的故事只是一個比喻。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許多對立的聲音,造成了大家的困惑。請你一邊禱告,一邊讀約拿書,讓聖經自己對你說話。人的聲音往往是不可靠的,除非他們很明顯是以聖經經文為根據。在這裏,我會談一談為什麼有人認為從約拿書從史實角度看是不可靠的,以及認為約拿書是史實的原因。

  1. 一本獨特的先知書:當我們拿約拿書和其他的小先知書作比較的時候,約拿書顯得十分與眾不同。其他小先知書強調的都是傳揚上帝對他子民的信息。而約拿書則著重強調了先知的經歷,幾乎沒有強調傳揚的信息本身。我們看到的似乎是對一個故事的敍述而不是對一則預言的描寫。於是學者們開始訊問:約拿書到底是一卷什麼樣的書呢?

  對於這個問題,已經給出了許多答案;你所聽到的是其中的一種。比喻是將一樣東西和另一樣東西做對比,從而達到教訓人的目的。但是這個解釋的問題在於,學者們很難達成一致──約拿書到底要和甚麼東西做對比。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觀點。如果你單純地去讀這卷書,你會發現它講的是上帝委派一位先知到一個非以色列城市傳講審判信息的故事。和以利亞、以利沙的故事一樣,它把敍述的故事和傳揚的信息結合在一起。

  2. 本卷書的非史實性:為了搞清約拿書到底是一卷什麼樣的書,很多學者假定它並不是對歷史事實的敍述,而是一則虛構出來的文學作品。他們持此觀點的理由包括這個故事缺乏可信性。一個人怎麼可能在魚肚裏呆了三天后,出來的時候還活著呢?其他質疑本書歷史可信度的理由還包括:1)走遍全城不需要花三天那麼長的時間(3:3);2)“尼尼微”王的提法是錯誤的,應該是“亞述王”;3)整個異教城市的人全都悔改了,聽起來難以置信。

  3. 敍述具有史實性:如果我們能按照文字本身接受聖經記述,我們不難得出這是一卷以故事敍述方式所寫的先知書。換句話說,敍述本身包含了預言的信息;這兩者之間並不互相矛盾,是有可信性的。在200年之前,人們就是這樣看待這卷書的,那時聖經權威還沒有被人的推理所代替。而現代的方法卻不給上帝任何神聖干預人類歷史的機會。這就使得學者們不得不重新定義約拿書的性質。

  但是本卷書的歷史確實性在一開始的介紹中(1:1)就已經陳明;耶穌自己也對此表示了肯定(馬太福音12:38-41;路加福音11:29-32)。如果我們接受上帝會以超過我們理解範圍的方式對歷史進行干預的話,那麼關於大魚和約拿的故事就會成為記述中可以信賴的部分。

  所謂的在歷史上互相矛盾的情況其實也並不矛盾。如果“尼尼微”一詞是用來指尼尼微這個地區的話,那麼三天的路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它覆蓋了方圓三十到六十公里的地方。有的時候,寫作的人提到某王時會用他居住的城的名稱(例如,列王紀上21:1);因此,“尼尼微王”這種稱呼也是具有歷史可靠性的。儘管沒有其他的聖經依據來支持,但全城的悔改也並非很難想像。一些學者指出,在約拿到尼尼微之前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這為尼尼微城居民的改變做好了心理上的準備。城裏發生了兩次瘟疫,還出現了一次日蝕,被認為是個凶兆。但是,很顯然,他們很快就忘記了真神上帝。

  人的智慧是有用的。但是當它已經代替了聖經中明明向我們顯示的實情時,我們應該相信上帝的話語。在一個喪失方向、混亂困惑的世界裏,這是我們惟一安全的選擇。

 

 

 

 

Angel Manuel Rodríguez(安吉爾·曼紐爾·羅得裏格斯)是全球總會聖經研究院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