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臨傳統
明尼阿波利斯,1888

復臨信徒的一個轉捩點

  100多年來,復臨信徒把1888年的全球總會會議看作他們教會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神學發展轉捩點。這次會議被視為我們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神學會議。雖然會議持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明尼阿波利斯會議(10月17日至11月4日)和在此之前的教牧學社(10月10-16日)都改變了復臨信仰的樣子。

導致明尼阿波利斯會議的事件

  1844年大失望後,教會先驅們就把精力集中在宣講重要真理,即所謂的里程碑真理上:聖所、預言之靈、三天使信息、有條件的不朽、復臨以及安息日。救恩和因信稱義被束之高閣,因為這些真理其他大多數教會也都在教導。為什麼要跟一個浸信會友或循道會友講他們所熟知的救恩呢?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安息日、人死後的狀況、聖所的真理等等。所以,我們的先驅們就著重宣講那些使我們與眾不同的教義──尤其是安息日和十誡。

  不幸的是,由於過分強調律法,靈性衰退了,不少人成了堅定的律法主義者。驕傲、自恃和安逸進入了我們的隊伍。大家所缺少的是與基督同行的經驗──那種從與基督聯結而來的喜樂和平安。律法與守律法成了一切。懷愛倫看到這種局勢寫道:“作為一個教會,我們一直宣講律法直到我們自己就像基利波山一樣乾枯,沒有甘霖也沒有雨露降下。我們必須宣講律法中的基督。”1

1888年10月10-16日的教牧學社

  當我們想起1888年的明尼阿波利斯會議時,兩個名字就會浮現在腦海中──鐘斯和瓦格納。他們是好朋友,而且都是《時兆》在加州的編輯。阿倫佐·T·鐘斯(當時38歲)曾在美國軍中服過役,是個自學成才的人。而艾略特·J·瓦格納(當時33歲)則大不相同,他受過經典的教育,曾受訓成為一名醫生,在伯特溪療養院工作過,但他的心在佈道事業上,所以他就轉行當了傳道人。

  在總會會議之前召開的為期一周的職工會上,對加拉太3章24節所提到的律法的爭論把教牧們分成了兩派。問題是:那個律法是師傅,是道德律法還是儀文律法?1886年,詹森曾在《評閱宣報》上發表過一篇題為“兩種律法”的文章。他在該文中宣稱“加拉太書裏提到的律法指的是儀文律法。”2幾個月之後,瓦格納又在《時兆》雜誌上發表了九篇系列文章。他在這些文章中聲稱加拉太書裏提到的律法是道德律法。當時住在瑞士貝賽爾的懷愛倫寫了封信給加州的這兩位編輯,責備他們發表的這些文章向世界表明了我們教會的兩份雜誌對某些教義的看法不一致。她沒有站在任何一邊,她只是不喜歡事情的做法。

  誰說的對呢?答案當然是雙方都是對的。兩種律法都引向基督。八年後的1896年,懷愛倫寫道,“在這段經文中(指加拉太書3:24),聖靈通過使徒所說的特別指道德律法。律法向我們顯明瞭罪,讓我們感受到對基督的需要,迫使我們為得寬恕和平安而逃向他。”3然而在1888年,她卻拒絕給出一個答案──或許當時她自己也不知道。

明尼阿波利斯會議

  會議在10月17日星期三召開。與會的共有90名代表,代表著27,000名教友。新工場的進展,同工的分配,城市宣教,一艘為南太平洋添置的新船(皮特凱恩號),以及許多其他的事項都被擺到了會議上。但今天,大會所有的普通事務都被忘記了。我們還記得的就是“大有憐憫的主藉著瓦格納和鐘斯向他的子民傳遞了一個特別寶貴的信息……就是藉著對中保(基督)的信心而稱義。它邀請人們來接受基督的義,通過對上帝所有誡命的順服得以顯明。”4

  瓦格納受邀做了一系列因信稱義的講座。我們不十分確切地知道瓦格納究竟說了些甚麼,因為只有從1891年起,總會會議的聖經研究才有記錄。但從他在明尼阿波利斯會議之前和之後所寫的,我們大致可以知道他講了些甚麼。

  先前大家普遍認為上帝所接受的公義只能通過對誡命的順服得到(當然是藉聖靈之助),一直到1888年。換句話說,就是成聖被看為救恩的基礎。

  基督在稱義之事上的工作被認為只是對我們過去的罪而言。早期的《時兆》上曾刊登過一篇未署名的文章,說“由於所有的人都干犯了上帝的律法,不能滿足他公義的要求,我們都得依靠基督,第一為從過去的過犯中得到赦免,第二為得恩典在將來能順從他聖潔的律法。”5

  可是,現在瓦格納卻說 (1)人的順從永遠不能滿足上帝的律法; (2)只有基督無可指摘的公義是上帝接受我們的基礎; (3)我們不僅需要基督遮蓋我們過去的罪,而且不斷地需要基督公義的遮蓋。

  聽眾的反應如何呢?有的接受了這個信息,並支持瓦格納(其中有懷愛倫, W. C. 懷特,S. N. 哈斯科爾等人);有的人則拒絕了這個信息(其中有U. 史密斯, J. H. 莫里森, L. R. 康拉迪等人);但大多數人則舉棋不定;他們不知道該相信甚麼。那些反對這個信息的人聲音相當大。這時,連懷愛倫也感到沮喪想離開,但上帝的天使告訴她,“不要這樣,上帝在這個地方有工作讓你做。人們正在像可拉、大彤和亞比蘭那樣叛亂呢。”6

  最終,大多數原本反對這個信息的人改變了態度,接受了因信稱義的信息,但也有的人離開了教會。

  明尼阿波利斯會議之後,懷愛倫和A. T. 鐘斯和E. J. 瓦格納一道把因信稱義的信息傳給各教會。他們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拜訪帳篷大會、工人會議和聖經學校。1889年,她寫道:“我還從來沒有看見過一個復興的工作進行得如此徹底,卻不帶任何不合宜的興奮。”7在明尼阿波利斯會議之後,許多帶有因信稱義之信息的書都出來了,其中包括《喜樂的泉源》和《歷代願望》。

  理解明尼阿波利斯會議上發生了甚麼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今天有人聲稱教會拒絕了明尼阿波利斯會議的信息,並呼籲全體悔改。另一些人則聲稱基督的本性才是瓦格納信息的重點。因為,在他的《基督和他的義》一書中,瓦格納提到基督取了有著犯罪傾向的罪身。他們聲稱教會拒絕了這個信息,因為教會從未公開接受過基督也有犯罪的傾向。然而,沒有證據表明瓦格納曾在明尼阿波利斯會議上講過基督的本性。他所強調的是基督的義與律法的關係。

  1888年的明尼阿波利斯會議是復臨教會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因為瓦格納和鐘斯,也藉著懷愛倫的支持,教會避免了對福音的片面理解。

  1 “基督為門徒的合一而禱告” 《評閱宣報》 (1890年3月11日刊)
  2 “兩種律法”《評閱宣報》(1886年3月16日刊)
  3 《信息選粹》原文第234 頁。
  4 《給牧師和福音同工的證言》原文第91,92頁。
  5 “基本原則”《時兆》(1874年6月4日)6《書信》 2a, 1892.7《評閱宣報》(1889年3月5日刊)

  杰拉德·普方得,原籍奧地利,現職美國馬裏蘭州銀泉鎮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全球總會聖經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