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健康
幅射的風險

作為病人,我關心所有放射科醫師給我們的治療。我擔心會導致癌症,結果弊多於利。你怎樣看?

  生活中常常需要平衡風險和回報,這也同樣適用於診斷性放射。對於診斷一些類似骨折、動脈阻塞、癌症和很多不經檢驗則無法確診之病症,用診斷性放射的價值實在難以估計。在影像的改進和更高的清晰度方面,電腦的加入的確使診斷上的造影變得極為精密,這種情況在我年輕初當醫生時只能夢想。並不是所有醫學上的造影都涉及輻射;超聲波和磁力共振並不涉及輻射,但電腦掃瞄(CT掃瞄)涉及。

  輻射可破壞細胞中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是細胞的控制台),可引發錯誤指令,轉而導致失控的細胞分裂,我們稱之為癌症。在自然的情況下,我們的四周圍盡都是輻射,只不過很弱。用來衡量輻射的單位叫做“毫西弗特” (millisieverts,mSvs),我們每年從自然界中會受到3mSv的輻射。

  由於從二十世紀初期輻射量開始激增,現在我們每人平均多受了3mSv的輻射(譯者按:相信是以每年計算)。這包括醫療過程中的所有輻射,也包括從核子試驗、核電站、電視機、微波、機場X光掃瞄器、電腦、煙霧探測等而來的輻射微塵。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增長,因為在1980年每個人的累積量只是0.5mSv。大部份輻射的增加可歸咎於電腦掃瞄(CT掃瞄)。每種放射診斷檢驗所釋出的輻射量是不同的。美國放射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有害輻射防護學會(Health Physics Society),以及在《哈佛心臟通訊》(Harvard Heart Letter)所報告的統計數字,給予以下的輻射數字:

  牙科x-光(Dental X-ray)0.005mSv

  胸部x-光(Chest X-ray)0.02mSv

  乳房x-光(Mammogram)0.7mSv

  腹部電腦掃瞄(Abdominal CT)10.0mSv

  心臟電腦掃瞄(64張切片)(Cardiac CT [64-slice])7-23mSv

  心臟電腦掃瞄(320張切片)(Cardiac CT [320-slice])10-18mSv

  血管擴張術(Angioplasty)7-57mSv

  顯然,電腦掃瞄(CT掃瞄)的確把輻射量提高了很多倍。美國國家科學院電離幅射之生物效應委員會(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Committee o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Ionizing Radiation)已估計,在每1,000個曾有一次10mSv電腦掃瞄(CT掃瞄)檢查的人當中,將會有一個額外的癌症個案發生。(詳細數字是由420個“自然地”發生的癌症個案,增到421個總個案。)

  真正令人擔憂的事情是使用電腦掃瞄(CT掃瞄)的急速發展。有些醫生為了保障自己免受誤診之指控而安排的電腦掃描,與因真正的疑似病案所安排的一樣多。

  由於癌症需要經過10年至20年才會發病,一個80歲的人接受電腦掃瞄(CT掃瞄),遠比18歲的人安心。

  問題是不宜要求做電腦掃瞄(CT掃瞄),也不要同意去做,除非這對提供生死悠關的資料非常切合。病人必須留意他們給予醫生的壓力,其實醫生跟他們一樣只是人。

  *《哈佛心臟通訊》,第19卷,8號,2009年4月。

 

 

Allan R. Handysides, 全球總會健康事工部的幹事。

 

Peter N. Landless, ICPA 的執行幹事和健康事工部的副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