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問答
在敬拜中舉手

  在會眾唱歌的時候日益普遍的舉手和揮手的實踐,有甚麼聖經的支持嗎?

  這個問題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但它卻顯示出我們對以聖經為根據的敬拜和不違背聖經指示的敬拜感興趣。這個問題也暗示,在歌唱時揮手引起了一些不安。我將會談及在敬拜活動中手的使用。有一點很清楚,在聖經裏大體禱告期間才會有儀文式的用手的情況。

  1. 非語言的行動:在思想和情感的表達中,肢體姿勢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對聖經中非語言行動在敬拜中的角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它們的意義。在聖經中,我們只看到姿勢、手勢、運動及面部表情的語言。古時候的近東藝術品可以說明許多的手勢。我們發現聖經中所提及的手勢在古代近東崇拜和禱告的背景裏也是很普遍的。

  2. 舉起手:“舉起手(yādîm)”或“舉起手掌(kappayim)”的表達實際上是同一個意思。它們被用於不同的上下文,在一些場合表達不同的意思。“舉起手”是一種手勢,在敬拜的上下文中表達崇敬。那些在聖殿中服事的人被懇請“你們當向聖所舉手,稱頌耶和華。”(詩134:2)。手勢顯示出讚美的物件乃是耶和華,並且在行動中包括了全人。它也被用作向耶和華獻上一個懇求的禱告,“我呼求你,向你至聖所舉手的時候,求你垂聽我懇求的聲音。”(詩28:2),就好像禱告被置於手掌之上,舉起到耶和華跟前,請求他接受一樣,“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詩141:2)。在其他的情形中,手勢似乎表達出人的願望,就是接收從耶和華而來的所要求的東西,“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我在床上紀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你。”(詩63:4,5),“夜間,每逢交更的時候要起來呼喊,在主面前傾心如水。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餓發昏。你要為他們的性命向主舉手禱告。”(哀2:19)。舉起手似乎是在表達一些更深的東西,一些與人的心有關的東西:“我們當誠心向天上的上帝舉手禱告。”(哀3:41)。舉起手相當於在與上帝的交通中向上帝舉起敬拜者裏面的人。

  3. 伸開手:這種情況下的動詞是pārash(展開),所表達的意思是把手伸向人的前方,不一定舉起來。在敬拜者向聖殿,諸天(王上8:38,39,54;詩44:20),或耶和華(出9:33)伸出手的時候,這個姿勢就會出現。只有在懇求的禱告中(王上8:54;賽1:15;出9:29;哀1:17),或者在一個很深的上帝同在的需要時(詩143:6),才會特別地伸出手去。詩篇88:9說:“我的眼睛,因困苦而乾癟。耶和華阿,我天天求告你,向你舉手。”詩人祈求耶和華幫助的需要是這樣強烈。在深深的需要中,敬拜者走向耶和華,伸出手向他求助。這種更強烈的手勢是一種個人對上帝信靠(詩44:20)和把心向耶和華奉獻(伯11:13)的表達。

  4. 那怎樣呢?據我所能確定的,在聖經中,敬拜之時是沒有揮手的。舉起手很普遍(參:提前2:8)。聖經沒有規定敬拜的手勢,但它描述了對通常實行的接受。古代基督教藝術品顯示,基督徒曾經向兩側伸出手臂和手來禱告,以他們的身體描寫釘十字架。今天,較有代表性的是我們把手握在一起置於身後或身前,或者只是將手垂於側旁。偶爾,我們可能將我們的手掌合在一起並互鎖我們的手指——一種在古羅馬人和蘇美爾人中普遍的實行。另一些時候,合掌指先向上——佛教和印度教中常見的。在我們教會中新奇事物的引入,受到靈恩派敬拜系統的影響,可能破環以我們的創造主和救贖主及他的話語為中心的敬拜。跟隨我們所在之處的會眾通常實行的敬拜上帝的方式可能更好。

 

 

 

 

Angel Manuel Rodríguez(安吉爾·曼紐爾·羅得裏格斯)是全球總會聖經研究院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