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分享
对忍耐的思考

我因我们上帝的长久坚忍而困惑

  “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雅5:11)

  真的吗?在新约圣经对于这位先祖的唯一论述中,作者所强调的是他的忍耐和坚韧。然而,我们却看见在《约伯记》的前几章中描绘了这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发问说:为何?为何?为何?(见伯3:11,12)

  在约伯和他所谓的朋友们长长的讨论之后,主在显示他能力的旋风中回答了他。仅仅在那一刻他学到了忍耐的功课。依我看来,真正忍耐的一位乃是上帝。

  在英文雅各王版(King James Version)的新约圣经中“patience”(忍耐)这个词出现了34次,译自希腊文hupomone。然而,这个词的意思不仅仅是控制某人的情绪。英文新国际版(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的译者们把这个词译为“endurance”(耐力、耐性)。在这个现代的版本中,一节我们很熟悉的经文──启示录14: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如此写道: “This calls for patient endurance on the part of the saints who obey God’s commandments and remain faithful to Jesus.”(中文意思是:“在那遵守上帝诫命和保持忠于耶稣的圣徒一方,这需要忍耐的持久力。”

  我怎样获得“忍耐的持久力”这一不可少的美德呢?就是借着效法我们父上帝的榜样。只要看看他是如何塑造那些在希伯来书11章中所提到的信心英雄们的品格的。根据他们生活的精确记录,就是旧约圣经所记录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严重的品格上的过失。

  亚伯拉罕在说实话方面有些问题(创12:10-13;20:1,2)。雅各欺骗他的父亲(创27)。摩西和大卫有谋杀的罪(出2:11,12;撒下11:14-25)。基甸在上帝赐给他对米甸人的极大胜利之后,晚年却陷入了偶像崇拜之中(士8:27)。

  甚至参孙也被包括在那些“因着信,制伏了敌国,行了公义,得了应许……”(来11:33)的人当中。的确,我们的父上帝对他非常的忍耐。

更多关于参孙的事

  一个从天上来的使者向参孙的父母宣告说,他们的儿子将要开始释放以色列人。在敬虔的双亲的哺育下,参孙接受了上帝的祝福。他被委以重任,去呼召选民回归真正的敬拜。

  但他一开始就反叛了。参孙爱上了一个异教的非利士女孩,他迈出了向下的第一步。他的婚姻在灾难中结束了。年复一年,这个强壮的人所留下的记录就是凶杀和奸淫。

  参孙20年的不幸生涯在他爱上另一个异教女人大利拉的时候达到了高峰。他失去了头发和力量,落到了他敌人的手里,失去了自由和视力。

  “他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了,”经上说(士16:20)。这个令人悲痛的陈述留给我一个印象,参孙是绝望的,但上帝仍然爱他。

  他的眼睛被剜掉了,参孙被他的敌人残酷地虐待。他被放在监里推磨,最终悔改了他的罪。

  上帝展示了何等的忍耐啊!如果他能拯救这样一个叛逆者,那么他就能拯救每一个人。我们必须和参孙一起说,“主耶和华啊,求你眷念我。”(士16:28)

还有玛拿西

  作为我的最后一个例子,我指向犹大王玛拿西,他的父亲希西家王曾“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代下29:2)。但当玛拿西作王的时候,他反叛上帝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那可憎的事”(代下33:2)。他在圣殿中建立异教的丘坛,请教灵媒,并且拿他的儿子献祭──甚至比他的异教邻居们所行的更坏。玛拿西邪恶的统治拖延了半个世纪。

  环境变得如此败坏,上帝对王和王的百姓说话,予以干预。但他们不予理睬。这样耶和华呼召亚述王的军团司令们去处理这个叛逆者。他们把玛拿西王投入监狱,用钩子穿过他的鼻子,用青铜的锁链把他捆锁,并把他掳到了巴比伦。

  最终,王刚硬的心破碎了。“他在急难的时候,就恳求耶和华他的上帝,且在他列祖的上帝面前极其自卑。”(代下33:12)

  上帝垂听了这个与自己敌对了几十年的王的恳求,使他回归了耶路撒冷,恢复了他的王位。何等的忍耐,何等的爱啊!

  玛拿西悔改的故事和其它所提到的人告诉我,我们永远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人。圣经对此有这样的话说:“但你是乐意饶恕人,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慈爱的上帝。”(尼9:17)

  罗伯特·G·威尔纳写于田纳西州的学院谷。


宽大的饶恕;却有一个悲剧性的遗传相随

怀爱伦选摘

  “犹大国在希西家的时代强盛一时之后,又在玛拿西邪恶的长期统治之下再度堕落,那时邪教复兴,许多人都被引诱去敬拜偶像了。‘玛拿西引诱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以致他们行恶,比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灭的列国更甚。’(代下33:9)先前各世代的光荣过去之后,就有迷信与谬道的黑暗接踵而来。到处滋生蔓衍着种种严重的邪恶,──暴虐、压迫、以及对于一切良善的憎恨。正直被屈枉;暴行充斥各处。”(《先知与君王》第三十二章第1段,204页)

  “众先知忠心地继续传扬警告和劝勉,他们无畏地向玛拿西和他的臣民说话,但这些信息竟被藐视,背道的犹大竟不肯听从。主为要使众民看出他们若一直怙恶不悛就必有怎样的遭遇起见,就让他们的王被一群亚述兵掳去,‘用铜链锁住他,带到巴比伦,’就是亚述国的临时首都去。这种苦难使王醒悟过来,‘他……就恳求耶和华他的上帝,且在他列祖的上帝面前极其自卑。他祈祷耶和华,耶和华就允准他的祈求,垂听他的祷告,使他归回耶路撒冷,仍坐国位。玛拿西这才知道惟独耶和华是上帝。’(代下33:11-13)可惜这次的悔改虽然很明显,但为时已晚,势难挽救这个国家脱离多年拜偶像之恶习的败坏影响。许多人已经失足跌倒,再也不能起来了。”

  “在那些因玛拿西的不幸背道、而致生活经验堕落到不可挽救之地步的人当中,有他自己的儿子在内,他登位时年仅二十二岁。……这个邪恶的王并未蒙允许长久掌权。他登位以后才两年,正在他大胆作恶的时候,就在王宫中被自己的臣仆所杀……。”(同上第7,8段,2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