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縱覽 活得成功
活得成功

這篇文章出自全球總會副會長邁克爾·賴安的講章,是為出版而改編的。──編者

  韋斯伯爵是一個芝加哥匪盜,有著粗野蠻橫的名聲和美好生活的熱情。在1920年代期間,他以行賄、欺騙、謀殺的方式成為芝加哥黑社會賭博、欺詐及暴力的最高等級罪犯。韋斯多次試圖暗殺競爭幫派的領袖奧卡朋。在冷血地謀殺了一個對頭後,他會臭名遠揚地留下一句“一去不回”。但成就韋斯伯爵傳奇的卻是他的嗜好,他稱之為“成功的生活”──生活中所有“美好”的東西:女人、食物、快車、以及娛樂。

  韋斯伯爵28歲就死了,他的身體被奧卡朋的一個打手用機關槍打出了許多的洞。他也走了自己一去不回的路。

激發我們的是甚麼?

  這就帶來一個要點,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定義,“活得成功”意味著甚麼。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價值是甚麼?是甚麼驅動我們?是甚麼消耗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精力?我們希望成為什麼人?在我們的生命結束時,我們對使用我們所擁有之機會的方式將如何交賬呢?

  不久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確定了三個關鍵的價值觀,以界定作為一個世界性的運動的我們是誰:合一、成長和生命的品質。這些價值觀描述了我們集體的身份,並且幫助調整我們的計畫和我們對資源的使用──既在地方教會的層面和也在國際層面。

  合一:我們是一個家庭,因我們對上帝的信仰、我們對他真理的愛慕,以及我們對他快要來臨的盼望而緊密結合。

  成長:我們委身與他人分享我們所發現的喜樂和安全。

  但“生命的品質”我們究竟是指甚麼呢?在三個概念中,這個可能需要最多的定義。它肯定不是指通常的“消費者”意識──積累最新的和最好的,在物質的意義上要“舒適”。也不是只關心我們如何感受──我們的健康、教育、或個人的幸福感。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所追求的生命品質──“活得成功”──意味著一些獨特的東西。它源自形成我們生活的基本原則──這些內在的,往往不知不覺地指導我們如何生活,在我們清醒的每一個時刻驅動或大或小的決定。對於復臨信徒而言,生命品質意味著在生活中要有一隻眼睛朝向大的圖景,就是在善與惡的宇宙性戲劇中我們都是表演者。

  彌迦先知描述上帝對“活得成功”的定義,“我朝見耶和華,在至高上帝面前跪拜,當獻上甚麼呢?豈可獻一歲的牛犢為燔祭嗎?耶和華豈喜悅千千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嗎?我豈可為自己的罪過,獻我的長子嗎?為心中的罪惡,獻我身所生的嗎?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6:6-8)

  活得成功──追求生命品質──在其最基本的層面意味著一種服侍的生活。它意味著首先為他人著想並把他們的需要置於我們的之上。它意味著以同情環顧我們的四圍,在對我們的社區最基本的關心上成為一個參與者。最重要的,活得成功意味著把我們的心靈和生命放在上帝的手中。

一個實際的例子

  耶穌講了許多活得成功的故事。我特別喜歡的一個記載在路加福音10章中──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這是一個我們熟悉的故事: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遭到了強盜的攻擊,並把他打個半死丟在路邊。一個祭司和一個利未人都從那邊過去了,並沒有給予幫助。當時有一個撒瑪利亞人──一個被視為“仇敵”的人──停下來並包裹那人的傷口,帶他到店裏去,並為他付了醫藥和照應的費用。藉著這個故事耶穌給了我們一個“活得成功”的生動和實際的例子。

  然而,我時常對走過去的祭司和利未人感到驚訝。是甚麼令他們下耶利哥去呢?為什麼他們覺得他們的日程那麼重要,以至不能被妨礙呢?他們不是“壞”人:他們是社團的支柱,重要的靈性領袖。也許祭司被一個緊迫的任務所呼召要去照顧某人的靈性需要。也許利未人是去完成一項與聖殿的服務有關的重要任務。但無論讓他們走在去耶利哥路上的是甚麼,他們都有自己走過那個正在流血、將亡之人,而繼續趕路的優先事項。他們走過去了,使他們的行動合理化了,也提醒了自己為什麼他們的使命是那樣的重要。

  很可能作為一個基督徒,作為一個小心謹守律法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教會的成員,卻沒有完全理解基督對“活得成功”的計畫。尤金·彼得森的聖經解釋中關於馬太福音5章最後幾節的信息,寫道:“假如凡你所做的,都是可愛的,你期望得到獎勵嗎?任何人都可以這樣做。如果你只是對那些迎接你的人打招呼,你還期望一枚獎章嗎?任何一個普通的罪人也會這樣做。總之,我的意思是,長大成人。你們是國度的子民。現在活著就要像它。活出上帝為你創造的身份。按照以上帝對待你的方式,慷慨和仁慈地對待他人。”

  活得成功是何等的命令啊!

  我們教會的先鋒們理解這個生命的途徑。他們的故事是由犧牲和服侍為特徵的。我想起了一些人,好像到阿根廷的平信徒佈道士先驅喬基·瑞非,以及我們第一位到亞洲的另一個平信徒佈道士亞伯蘭·拉路。並且今天,在世界各地,全球性使命的先鋒們、佈道士們和義工們在繼續闡明那向外聚焦而不是向內聚焦的生活。

  當我們遇見某人為基督“活得成功”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影響。在1944年的聖誕夜,我的父親是日本俘虜收容所的一個戰俘。當他和他的朋友坐在一起渴望家鄉的時候,門被打開,一個衛兵進來了。戰俘們的第一反應是恐懼:在晚上到營房視察是史無前例的。衛兵站了一會兒,就開始唱歌,用英語,“平安夜,聖善夜,萬安中,光華射……。”在歌曲的結尾,他說,“我是一個基督徒。聖誕節快樂。”他把一小袋硬糖留在臺階上就走出了門。我的父親從未忘記這個人的仁慈,他在可怕的個人風險中,設法給那些是他仇敵的人帶去安慰。

  今天,活得成功不是韋斯伯爵對成功生活的定義所認為的。甚至不是關於我們教會如何定義生命品質。不是關於像我一樣每個安息日坐在同一個長凳上的人。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個人為自己定義“生命品質”。我們必須決定我們將怎樣使用我們的時間和資源,以及我們將對我們周圍人的需要如何反應。我們是否要僅僅為自己而活得成功,直到我們最後踏上那不可避免的“一去不回”?或者我們要為基督,為永恆選擇去活得成功?

  邁克爾·賴安是安息日復臨信徒全球總會的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