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臨信徒生活
H2O—純淨而簡單的水

  一個安息日的下午,當我擰開水龍頭的時候,感到有些奇怪:“為什麼有一股柴油的氣味呢?”我所住的校園有良好的供水設施,就在當天太陽下山之前,一支一流的供熱設備維修團隊,開始努力解決我們的供水問題。很快,一些大型卡車開到學校,為我們提供桶裝的新鮮水。而這些卡車就是隸屬於安澤國際救援協會(ADRA)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一直把用水看做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總會有源源不斷的水供我們使用。但這次經歷之後,我意識到每天會使用多少水,我又是多麼地離不開水!不僅要喝水,要淋浴,還要洗衣服。我還要用水刷牙、擦洗廚房操作臺、做飯時也要洗手,還要用水將鞋子上的泥土擦下去。我真是需要水!

“如果我曾經去過那裏……”

  如果水的供應中斷了,有一天校園裏出現了“水危機”,我看我們就得經常儲備雨水了──畢竟,菲律賓的雨季已經開始了。

  然而,《聖經》中在沙漠中長途跋涉的以色列人,就沒有這樣幸運了,他們儲備不了雨水。也沒有ADRA運水卡車的幫助──只有揚塵、石子、數量漸少的牲畜和可憐的乞求水喝的孩子。我能想像出那樣一種情景:在沙漠裏,以色列人三天未曾找到一點兒水,卻仍要向前行進。一旦有“前面有水”的消息在以色列人中傳開,他們該會是多麼地興奮啊!孩子們馬上又會渾身是勁,向前奔跑跳躍。牛羊洶湧如潮,焦灼地嗅著空氣中清水的氣味。揚塵、骯髒的衣服、重擔以及酸痛的雙足,一切的一切,都被人們拋在腦後。終於有水了!

  也許第一個到達池塘邊的是一頭牛或是一個小女孩,又或有幾個人同時到達的。也許在人們期望中水應該是微溫的,而不是冰冷的,但是他們決不會希望水是苦的。萬一他們發現水裏有污染或是不能用了,對他們而言一切也許更像是老天爺跟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我猜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那些人會立即感到雙倍的酷熱。漫天揚塵,人們饑渴難當並且勞累困頓。也許因此開始牢騷抱怨了。

  每每讀到以色列人在沙漠中跋涉的故事時,我總是頗為感慨的,一直詫異於他們那麼快就忘記了上帝向他們行的神蹟。我在想像中重新回到了《出埃及記》的年代。想像著自己就站在摩西的身邊,無奈地搖著頭,看著以色列人的那些小信行為。

  但校園出現供水問題這件事也留給了我一些其他的教訓。現在我意識到如果我是以色列人中的一位,在面臨供水污染問題時,也許會是站在第一排抱怨聲最大的一個人。也許我會大聲喊著:“沒有了水,我的孩子們該去喝甚麼呢?為什麼沒有一個更好的計畫呢?誰為我們負責呢?”

  我想,以前我只是把以色列民面臨的問題看作是屬靈方面的教訓,不知怎麼地把它與日常生活隔裂開來──至少是把它看做是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毫無關聯的事情。但是,因為曾經經歷過水被污染的現實,現在的我開始能夠理解以色列民當時的恐懼和擔心的部分原因了。我意識到,屬靈議題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我的屬靈生活並不應只限於安息日,也不應與我的日常生活隔離開來。在現實生活中,我會面對到更為悲苦的失望。我身處的環境中,會有我看不慣的人和事。為了孩子們,我該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擔心和憂慮呢?又或者,為了滿足我基本的情感和身體上的需要,有一天我也會向別人求助的。

學會感恩

  也許,我先前把太多的事情認為是理所應該的了,比如擰開水龍頭喝水這件事。我認為這種基本需要應該有人提供,就好像是得到允許生產前要簽訂一份事前同意協定一樣。但是,我卻忘記了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喝不到自來水,只能在自己家鄉使用接濟窮人的桶裝水。就這樣,我便已經忘記對身邊一切基本的事情要心存感激之情了:在餐前禱告,我口口說感恩,然而我是否真的是心存感激呢?我有一個舒適的環境居住,工作中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周圍的人也都愛我並支持我,對這一切我是否要心存感激呢?上帝引領我走出埃及,他也曾施拯救讓我改變過去的生活方式,他更為我犯下的所有的罪負上了完全的代價,對這一切我是否也都銘記在心呢?

  摩西的行為正是我需要去學習的:他向主發出呼求(出15:25)。我們並不知道他所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但似乎是這樣的:摩西看到問題時,就把它在上帝的面前一一列出。他與上帝有著開誠佈公的關係。他向上帝完全敞開心扉,說出自己所有的擔心和憂慮。隨後便發生了神跡。摩西變得安靜起來,給上帝對他說話的機會。上帝指示給他一塊木頭。也許他在心裏疑惑:“現在這個時候,一塊木頭對於污染的水源和一大群不高興吵嚷著要水喝的眾民有甚麼用處呢?”但是儘管摩西的疑惑並沒有消除一絲一毫,他還是遵照著上帝的旨意去行。他將這塊木頭扔進了水塘──突然間水變得甘甜可口了。

  我猜想第一個下到池塘去喝水的人必定會更加地懷疑。也許問題的解決辦法有些過於簡單了,畢竟那僅僅是一塊木頭,被擱置到一邊已有一段時間了。但是,那個人卻能伸出手舀水,在陽光下照上一照,也許還會聞上一聞,再試著嘗一小口。最後,他向大家宣佈:“水是甜的。”

呼求上帝

  我屬靈的生活目標就是要到達那個能夠向上帝呼求的地方。在那裏,我自己鋪上的靠自己尋求安全之處的地毯將不復存在。並且一旦我向主敞開心菲,我就要對聖靈開誠佈公,請求他向我顯明我需要的“那塊木頭”。也許這就像是一個電話,只要在電話裏簡單地說句“對不起”,就能修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便是更為複雜的事情也不怕,因為上帝是有著超乎一切的創造大能的。

  還有一個例子,為了滿足以色列民飲水的需要,上帝讓摩西敲一塊岩石(出17:6)。還有一次,他命令領袖們用杖在沙漠裏挖掘出數口井來(民21:16-18)。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受制於某種固定形式。它並不是兩個強大派系在進行政治遊戲。奇妙之處在於上帝願意同我一起步入我生活的小圈子,他願意參與進來,與我一同走過困境。

屬於我自己的木頭

  在校園的水源受到污染,大家期待能夠長期得到幹靜的用水的那幾天裏,每當我拎著一桶一桶的水時,我下定決心要更加徹底地敞開心靈的大門。只有這樣,我才能求靠到上帝向我顯明“那塊木頭”。有了它,我就能將我生活中的“苦水”變得“甘甜”。

  詹托·J·科琳貝爾,哲學碩士,是位於菲律賓甲米地西朗的復臨信徒國際高級研究學院(AIIAS)學術論文及研究習作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