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希望的力量

對於從人的角度無望的任務,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

  下面是一篇講章的濃縮版,是作者在2007年10月馬里蘭州銀泉,全球總會的年議會上所講的。──編者

  當耶穌與他的門徒分享馬太福音24和25章的預言信息時,他已經完全知道了那很快就要發生在他身上的悲慘事件。他還對在一個分化的世界中他所愛之教會的未來表達了許多的關注。

  然而,很令人驚奇,他似乎不重視那些悲慘的運動,並要求他的跟隨者們不要被這一切迷住。對著令人沮喪的背景,當他將福音完全得勝的保證給我們的時候,他兩次揚聲以勝利的語氣說:“福音,要傳遍天下”(24:14),他說。將會有一個世界範圍的收割,“從天這邊到天那邊”(24:30,31)是由天使收聚的。

耶穌不是一個危言聳聽者

  在馬太福音24章中我看到了一個必然的畫面。耶穌以一個表達他對教會關注的警告作為開始。他像一個牧者那樣對所愛的羊群講話:“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迷惑你們”(24:4)。然後,他列舉了在他回到父那裏之後教會要遭遇的一些危險:冒名而來的彌賽亞,打仗和打仗的風聲,饑荒和地震。不過,耶穌只是輕輕帶過這些事,以致那重要性不至一個逼近復臨的預言指標。他似乎是在說,這是一條歷史將依循發展的路。毋須驚慌,毋須著迷統計數字,毋須花時間收集資料來證明這個時代比其他的時代更糟。在英文《信息版》的聖經,第6節如此意譯:“這是慣常的歷史;這沒有末期的兆頭。”

  接下來耶穌的講論更貼近他的教會,並首先談論他所預見到的那個可怕的時期。愛的得勝者顯得心碎,下結論說“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24:12)。但立刻來到13和14節,他作出兩個出人意外地積極的預言,關於堅定不移福音佈道(我們後面再來看這兩節經文。)

  不久,耶穌似乎又開始警告教會防備假基督(24:23)。他預言了一個空前未有的苦難時期,甚至還告訴我們那個時期將要縮短(24:21,22)。之後他描述了他真實來臨的情形(24:27-30),接下來的31節達到了他預言信息的一個新高潮,呼應了他在14節中所說過的。在14節中,他說福音要傳遍天下,在這一節,我們就認識到會有一個世界性的收割,“他的選民”將“從天這邊直到天那邊”被召聚起來!

  多麼奇怪,在橄欖山上他所說的奇妙話語,(就如同他自己一樣)被民族的領袖們拒絕和輕視,苦難和羞辱的死亡就在他的前面!

  “他要差遣使者”。這些天使是他的,因為他就是上帝。西乃山號筒的聲音極其響亮。那在他寶座前,把死人喚醒、把活人和死人一視同仁地召集的號筒響聲,又會怎樣更響亮、更令人敬畏呢!

  天使是他的,選民是他的;他們都是基督的,是他用寶血買來的;因為他們是“照父上帝的先見被揀選”(彼前1:2),賜給獨生子的。他們是他的,沒有人能從他手中將他們奪去。他的天使將從四方聚集他們來。無論他們在哪裏,或在世界最遙遠的角落,或躺在長期被遺忘的墓穴中,他們當中沒有人被落下。

  天使要將他們全部召聚──從小村舍中,也從宮殿裏;從亞洲擁擠的城市中,也從南美的高原(寒冷的高地)上;從西歐和北美高深的學術中心裏,也從戰爭流亡者的棚屋中。天使將會把每一個上帝的選民安全地帶到主前,就是那愛他們為他們死的主,他們相信他,他們愛他,信靠他甚至到死。

令人激動的預言

  我們現在要回到13和14節。在這裏我們看到兩個並排的基督末時信息的榮耀預言:一個關乎他信徒的堅定不移,另一個關乎普世的福音傳播

  它們被放在一起來表述,是因為它們是互相隸屬的。堅定的忍耐,對基督忠貞不渝,在福音信息的宣揚上是絕對必須的。是誰打算抵抗每一次對他們信心和愛心的打擊呢?是甚麼令他們如此堅定不移?他們天生就強壯、大膽,對肉體的疼痛和感情的悲傷不敏感嗎?

  大概不是!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有希望──他們信任他們救主的應許,並以這些應許作為他們生命的中心。

  當我看到福音和現代科技的支持一起取得的進展時,我非常驚訝。我們已經講過,在末時“必有多人來往奔跑,知識就必增長”(但12:4)。結果是讓人驚異的。現代運輸可負擔的價格、工作移民、在過去以持續紛爭聞名的地方出現和平、數位通信以及過去不富裕地區的相對繁榮──所有這一切刺激男女老少,從最熟悉的地方到最邊遠的地區,到處奔走。

上帝已經做成的!

  我得到特權,在羅馬尼亞做教會牧者的工作和我們教會電視臺的工作。在我來這裏的前一天,我教會的青年領袖們開始了一項明年去非洲佈道旅行的準備工作。我們從孤立中走出來,四圍察看,把世界當成我們的佈道園地。在這次委員會上,我們有一位非常年輕的平信徒來自羅馬尼亞。他是一個牙醫學的學生,他已經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參與了三個醫藥佈道的計畫!一個30人的團隊剛剛從肯雅回來──他們當中有一些是高中生和大專生,有羅馬尼亞聯合會會長的太太,以及司庫一家。

  當我看到每一天有數千個家庭加入我們斯波蘭塔電視臺的潛在觀眾名單時,我不能用語言表達我的欣喜之情,斯波蘭塔電視臺是希望頻道大家庭中的新成員。如今我們期待近兩百萬個家庭借電纜和直接的衛星廣播收看我們的節目──不包括互聯網絡(Internet,或譯網際網路)。在五個月裏,有一百二十萬人次訪問了我們的網站,在那裏人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實況轉播。

  真是難以置信!我們幾年前才開始使用人造衛星技術(配合Net’96和Net’98,然後是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經上記著說的ACTS 2000計劃),而現在,只是幾年之後,我們有一個24小時7天廣播的羅馬尼亞節目輸入全歐洲的數百萬人家裏!

  有一天,我們的一個技術員向一家公司定購一項產品。當他把自己的電子郵件位址告訴對方時,那個人問道:“真的嗎?你為斯波蘭塔電視臺工作?我非常喜歡它。恭喜你!”我剛從一位觀眾那裏收到一條信息,起初他的有線電視公司把我們的節目加入了目錄,這使他十分心煩,並要求公司把我們去掉。但公司沒有這樣做,現在,這個人正等著要講述他有多喜歡我們呢!

  發生在羅馬尼亞的事只不過是這個成長中的世界性工作的一小部分。從這個特別的地方,光的溪流,令人起敬的倡議,慷慨的捐款,流向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是為著這個單一的目的:盡可能快地將福音傳遍整個世界。與過去相比,這更是希望的一代,在從前似乎是一項無望的任務現在卻正在成就中。對於這樣的人,耶穌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路21:32)。

不是借助科技的力量

  然而,最終的成功不是由誰擁有最好的技術決定的,也不是誰最有效地管理著財力資源決定的。福音要傳遍世界,耶穌說,只借著那些忍耐到底的人。忍耐和堅持不動搖的唯一理由就是希望

  有時候希望之民的見證來自於意想不到的方式,就是隱藏在表面的軟弱和失敗之下。它對人所產生的影響常常只有在經過漫長的耽延之後才能帶出來,就像下面的故事所證明的。這個故事是我從一份羅馬尼亞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上抄下來的。作者是一位我從來不認識的記者,出版時間是2007年初,當時國家正在猛烈地辯論某些宗教自由的問題,乃是圍繞著從羅馬尼亞的教室裏移除東正教的聖像展開的。標題是“原諒我,碧垂斯!”故事是這樣的:

  “大約二十五年以前,我是布加勒斯特一個工人區的七年級小男生。我有一個同學叫碧垂斯。她個頭不高,漂亮,聰明。她坐在第二排中間的位子上。她是班裏最好的學生。不經過許可她從不講話。她的穿著打扮都遵照學校的規定。簡而言之,與我們這些剩下的──吵鬧、骯髒、叛逆的孩子相比,她就是一個夢一般的孩子。”

  “對於全班同學,碧垂斯乃是一個謎。我們都深深地嫉妒她。那時候,對於一個上學的孩子而言,每週漏掉一整天的課是一件難以置信的事情。除了漏掉星期六一整天的課之外,碧垂斯還會在星期五的最後一節課之前離開。我們所有的學生下午都有課,當黃昏即將降臨的時候,她會整理她的東西然後消失。她就像灰姑娘一樣在午夜之前匆匆離開舞場。”

  “碧垂斯是一名醫師的女兒,她的家庭是屬於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每個星期六她都被報告為毫無理由的缺課。學校的校長和其他的管理人員經常要求她的父母來學校,在那裏他們被責備、羞辱和威脅。碧垂斯自己則在學校的每一次會議上都要被討論和批評,她的信仰被斥責和輕視。”

  “一個星期五的下午,我們上歷史課。還有五分鐘就快要下課的時候,老師建議全班同學阻止碧垂斯離開。‘現在是讓這個特殊的待遇停止的時候了’,她說。‘我會要求你的同學們把你留在班裏。我也要留在這裏,直到下一個老師來。’”

  “碧垂斯,在威脅面前沒有畏縮,靜靜地開始收拾她的東西。老師叫我們去干涉。有一些男孩子,包括我在內,躍到門口,關上房門。另一些人則圍著她,試圖說服她放棄。碧垂斯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在聽了幾分鐘我們無知的侮辱後,她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好像要保護自己一樣,並開始了哭泣。眼淚順著她的臉頰流下來好像兩條找到了白晝的小溪。我們都呆住了,變得毫無能力。有一種全然的安靜,好像全班同學同時得了啟示一樣。我們都感到羞愧。”

  “沒有人理睬老師的抗議,我們所有的人都謙遜並帶著悔意,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碧垂斯出去了,眼淚依然在她美麗的臉上流淌。那些年間,只有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同志的特寫是學校裏唯一可以出現的肖像。”

  “從那一天起,當離開學校的時刻來到時,碧垂斯不再有任何難題了。一種神秘的團結在我們當中發展。我們事實上在幫她離開──我們圍著她,與她一起走到走廊的外面不讓老師看見她。我們把星期六課堂上的筆記與她分享,我們甚至在考試的時候悄悄地向她耳語──儘管她從不需要這樣。兩年以後,她和她的全家移民了。自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她的消息了。”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裏,如果只有一所學校,裏面只有一個學生來自具有不同信仰的家庭,肖像就要從教室裏被拿走。否則,一群孩子要一遍遍地經歷碧垂斯的痛苦故事。”

  “你看,25年之後,這個人講了出來。作為一個12或13歲的男學生,與一個小小的守安息日的復臨信徒一起所遭遇的事已經改變了他的認識,並在多年以後,給了他道德上的勇氣,去站在一個不大流行的立場上。與一個以她的信心作了見證的堅固基督徒在情感上的相遇,已經開始了一段終會有結果的進程。”

建立希望

  我們的任務──我們主要的任務──是去建立這種希望的見證人。這些見證人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我們每一充滿精力的時刻都值得花在他們身上,每一鼓舞人心的講章都值得對他們宣揚,我們的每一場培訓都值得賦予他們,我們所做的每一犧牲都值得去肯定、授權並裝備他們。如果沒有那些具有這樣的希望去預備忍耐到底的人,教會中所有的資產都是無用。教會中所有的資產都用來建立這樣的希望之民也不嫌多。

  他們是耶和華軍隊,保存最好的秘密──搖不動、打不敗、不能壓制、不能替代。希望之民!我們是他們當中的一部分嗎?我們向他們有所貢獻嗎?

  艾德里安·博卡尼努,是羅馬尼亞希望頻道的幹事,也是歐非分會中一個地方教會的牧者。